嗨各位格友們~
曾經有一個妹妹遇到以下的問題,想跟各位一起來聊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或遇到過。
就是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的人說出來為什麼帶來的效應會相反?
無論是在家庭中、職場或政商名流都有諸如此類的現象。
比方說:A&B用讚美的口文跟C說:你的包包好好看。
但C對這二位有不同的反應。
回應A:你真有眼光。
回應B:還好吧!
這可能牽涉到彼此的情感連結關係的深淺,
更廣範來說則跟文化背景和社經地位、家勢背景也會有相關。
也有一些是特殊狀況可能會讓大家跌破眼鏡,這視角在現實裡的少數人身上發生。
就是有些人是被刻意被鎖定的,不知不覺成為了被霸凌的對象(被當獵物),無論做什麼或沒有做什麼都被刻意用一些排擠或對待不友善的方式來回應。
這現象很少被討論但他卻札札實實的發生在社會或世界的某些人身上。
有時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反應上可能會認為,這類問題應該是被害人本身一定有什麼狀況吧!
但仔細反思想想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不是也是被社會教出來的思維反應?
我們的思維是不是己經被塑造成默許諸如此類的被害人一定有問題?
或會認為有一定程度上的身心理上的問題?
很詭譎的是很少去探討加害人的心理反應,為什麼會有從眾反應集體霸凌或排擠被害人的這種身心理上的問題。
這不僅讓我想到旬子說:「人之初性本惡」人天生就有惡的作為和思維。但旬子也表示所以人要受教育,才有機會改惡向善所以他稱之為「偽善」。也有句俗語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那我們就以二部韓劇的內容來看看
就以這二部影視韓劇來推敲,在現今社會裡或世界某些地方,這些問題應該都真實的存在著。
第一部影視韓劇 黑暗榮耀
故事涵蓋校園欺凌、復仇、犯罪、機能不全家庭等主題,講述高中時期遭同校學生欺凌、被老師和母親陷於不利的文同珢,在成年後向欺凌者展開復仇的始末。
這部劇也引起許多的共鳴但正反的評論。
好像都聚焦在復仇這一部份以及女主角的成長到被霸凌到如何成功的復仇。
但她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完成復仇的過程。
第二部影視韓劇 金字塔遊戲
劇情講述每個月進行一次秘密投票選出被孤立者的白蓮女高二年級五班,分為加害者、受害者和旁觀者的學生們逐漸陷入暴力的殘酷生存排名戰爭。
這是建立階級金字塔遊戲的人是家世背景雄厚的「公主」白夏凜(張多雅 飾),為了終結這個階級遊戲,秀智也從「遊戲目標」進化成打破階級遊戲的「狙擊手」,引發上層階級和試圖打破金字塔的下層階級之間的戰爭。
人有許多想像空間或創作力,假使一直被相似輪翻上演的電影、戲劇一直強調某些內容或劇情時,那表示跟現實面脫離不遠也一定有其來由,為什麼群眾感受會不深刻或沒去探究加害人這方面的心裡狀況?
有可能只是沒遇到或者是被隱藏著避重就輕沒被公開。
若有遇到一定會很有感~~但似乎也很難找到同溫層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