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認識台灣一家低調卻實力堅強的科技公司——所羅門科技(SOLOMON Technology, 2359.TW)。
從電子零組件代理商起家,到跨入能源設備、光電顯示,近年更在 AI、3D 機器視覺與機器人應用上大放異彩。你將看到:
- 所羅門的業務全貌與產業定位
- 他們的核心產品如何改變製造與物流
- 最近財報的重點數據與經營挑戰
- 機器人與 AI 業務如何影響財報表現
- 我對於這家公司未來的觀察與風險思考
如果你想了解台灣在「機器人 + AI」產業鏈中的潛在明星公司,這篇文章絕對能給你一個全面的視角。
公司介紹:從1970年代走來的轉型故事
所羅門科技成立於 1973 年,早期以電子零組件代理起家,提供連接器、電容、半導體等產品給本土電子產業。1996 年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代號:2359),並於 1999 年整併為集團。
如今的所羅門,總部設於台北內湖,由 董事長陳政隆 帶領。這家公司已經不只是零組件代理商,而是橫跨 能源設備、光電產品、自動化控制、AI 與 3D 視覺、機器人應用 的多角化企業。
它的角色有點像是「科技界的變形蟲」:根據市場趨勢,隨時調整方向,並且在 AI 與機器視覺領域找到突破口。

所羅門SOLOMON
業務分類:六大主力領域
根據公開財報與官方資料,所羅門的業務可以分成六大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