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本怎麼活得舒服?金子良太郎的三大秘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金子良太郎。


40歲,仙台小市民,在日本生活15年,家裡有三個孩子,常年在家裡喊「爸爸!馬桶堵了!」「爸爸!iPad沒電了!」的人。日子過得雖不富貴,但總算被歲月磨出一身「撿便宜」的本領。今天就把我這些「土方法」貢獻給來日本旅遊或短居的朋友們。


出門在外嘛,大家最關心的無非三件事:

  1. 喝熱水。
  2. 找廁所。
  3. 給手機充電。

別小看這三件事,搞不定的話,旅行再美好也會變成「苦行僧修行之旅」。


一、如何在日本喝到熱水?

來日本的朋友經常抱怨:「怎麼到處都是冰水?」


沒錯,日本人對冰水的執著,就像台灣人對珍奶的堅持一樣。夏天喝冰水、冬天也喝冰水,餐館裡自來水冰得像剛從雪山裡流下來一樣,端上來的時候還帶著冷氣。


那怎麼辦呢?

  • 便利商店的秘密武器
    幾乎所有便利商店都有「熱水機」,原本是給買泡麵的人準備的。但只要你「假裝」買了一個泡麵,裝個熱水,就能堂堂正正地喝一杯。別真只拿著保溫杯走進去喊「我要熱水」,那樣會顯得有點奇怪。
  • 速食店/咖啡店
    日本的麥當勞、星巴克,你點個最便宜的東西(比如100日圓的咖啡),通常都可以主動要求「一杯熱水」。我老婆懷孕時,哪裡都不敢亂喝,這招救過無數次。
  • 自帶保溫壺
    如果你要逛景點,最保險的方法還是帶一個保溫壺,早上在飯店把水燒好帶出去。別嫌麻煩,你會發現走到下午,其他人牙齒打顫喝冰水時,你還能悠悠地喝一口熱的,幸福感瞬間拉滿。

二、免費廁所在哪裡?

別笑,廁所才是文明的根基。


日本的廁所乾淨到什麼程度?朋友兒子第一次去日本玩,進去廁所後瞪大眼睛說:「爸爸,日本的廁所比遊樂園還好玩!」(因為有音樂、暖座、沖水聲音掩飾器)


那旅遊時怎麼找到?

  • 車站
    幾乎所有車站都有廁所,免費又乾淨。特別是大站,比如東京站、大阪梅田,洗手間比百貨公司還乾淨。
  • 便利商店
    在日本,便利商店就是萬能救星。大多數便利商店都能借用廁所,而且乾淨程度比你想像高。只要記得,順手買個東西當「入場券」,一瓶水、一顆飯糰都行。
  • 百貨公司 & 市役所
    這些地方的廁所,乾淨程度能用「閃閃發光」來形容。特別是市役所(相當於台灣的區公所),人不多,環境好,還能順便蹭空調。

⚠️ 不能做的事


千萬別把廁所當「休息室」。日本人雖然客氣,但如果你一屁股坐在馬桶蓋上玩手機半小時,外面排隊的人會想掐死你。



三、哪裡可以免費充電?

來日本旅遊,最怕手機沒電。谷歌地圖打不開,瞬間跟「迷路的貓」沒兩樣。

我的經驗:

  • 咖啡廳
    星巴克、Doutor(日本的連鎖咖啡店)、甚至一些麥當勞,都會提供插座。點一杯最便宜的飲料,就能合法名正言順地充電。
  • 大型車站/新幹線候車室
    比如東京站、新大阪站,候車室裡有免費的插座,專門給等車的人準備。
  • 圖書館
    如果你在日本短居,強烈推薦附近的公共圖書館。不光有插座,還有免費WiFi和冷暖氣。人生三寶一次滿足。
  • 百元店的「隱藏小物」
    100日圓商店(如大創)有賣一次性充電器(小小一個,裡面自帶電池,能救急)。雖然不是免費,但100日圓就能讓你導航回旅館,也算「幾乎免費」。

金子良太郎的友情提醒

  1. 能做的事:利用公共設施,隨手消費一點小東西,這樣大家都開心。
  2. 不能做的事:不要在便利商店門口插上自己的延長線;不要霸佔插座一整天打遊戲;不要用廁所洗衣服(真的有人幹過)。

日本人對「公共規矩」很在意,你如果超出界限,他們雖然不會當場罵你,但會在心裡默默替你蓋上一個章子:「啊,這傢伙不懂事啊~」


結語

以上,就是我這個仙台小市民15年來總結的「三大生存妙招」。


喝熱水、找廁所、充手機——這三件事搞定了,你在日本的旅行就能舒舒服服,不至於狼狽。


我們家三個孩子總笑我:「爸爸出門就像生存遊戲一樣。」但我覺得,人生不就是一場遊戲嗎?能找到免費的快樂,就是最大的人生勝利。

希望這些小技巧能讓你在日本旅行時,過得像在家一樣安心。


下次有空,我再給大家分享「怎麼在日本撿便宜菜」——那可是連老婆都佩服的生存技術呢。

  • #日本旅遊
  • #仙台生活
  • #金子良太郎碎碎念
  • #日本自由行必備
  • #旅行小妙招
  • #日本生活經驗談
  • #旅遊省錢攻略
  • #公共設施活用術
  • #小市民的智慧
  • #日本出行小貼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子良太郎的沙龍
2會員
77內容數
感謝大家,也謝謝每一個點讚與追蹤,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 我會繼續用平實的筆觸記錄在日生活的點滴,希望未來也能陪你走一段文字的路。🙏
2025/09/08
大家好,我是金子良太郎。 一個在日本仙台生活十五年的台灣小市民,家裡三個孩子,平常最大的樂趣就是去超市買特價牛奶,順便想著:明天到底該不該換一種打折的咖哩塊? 不過,今天我想聊的不是便宜牛奶,而是恐懼。 是的,就是那個晚上躺在床上,突然冒出來的聲音: 「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Thumbnail
2025/09/08
大家好,我是金子良太郎。 一個在日本仙台生活十五年的台灣小市民,家裡三個孩子,平常最大的樂趣就是去超市買特價牛奶,順便想著:明天到底該不該換一種打折的咖哩塊? 不過,今天我想聊的不是便宜牛奶,而是恐懼。 是的,就是那個晚上躺在床上,突然冒出來的聲音: 「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Thumbnail
2025/09/06
大家好,我是金子良太郎。 我在日本仙台住了十五年,家裡有三個小孩,是一個很普通的爸爸。以前我跟大家一樣,相信「好好讀書、進好公司、努力上班,就能過好日子」。但是這幾年,我長時間沒有固定工作,反而活得更清楚了。今天就想跟台灣的朋友們聊聊我的一些體會。 社會的規則,真的是自然的嗎?
Thumbnail
2025/09/06
大家好,我是金子良太郎。 我在日本仙台住了十五年,家裡有三個小孩,是一個很普通的爸爸。以前我跟大家一樣,相信「好好讀書、進好公司、努力上班,就能過好日子」。但是這幾年,我長時間沒有固定工作,反而活得更清楚了。今天就想跟台灣的朋友們聊聊我的一些體會。 社會的規則,真的是自然的嗎?
Thumbnail
2025/09/05
最近一則中國留學生洩密案新聞,充滿不合理之處,引發筆者質疑其為國安部門自編自導的警世寓言,用以轉移高層責任並滿足宣傳需求。文章分析事件疑點,包括學生身分、情報傳遞方式、報酬金額等,並指出此類間諜案多為套公式故事,藉由犧牲小人物來掩蓋系統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9/05
最近一則中國留學生洩密案新聞,充滿不合理之處,引發筆者質疑其為國安部門自編自導的警世寓言,用以轉移高層責任並滿足宣傳需求。文章分析事件疑點,包括學生身分、情報傳遞方式、報酬金額等,並指出此類間諜案多為套公式故事,藉由犧牲小人物來掩蓋系統性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430825 為何去東京旅行,也要更換裝備去完成任務呀?!😭😭😭
Thumbnail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430825 為何去東京旅行,也要更換裝備去完成任務呀?!😭😭😭
Thumbnail
我記得我剛來日本留學時, 家徒四壁。 連個像樣的杯子盤子都買不起, 餐具大都是接收學成歸國的學長學姐代代相傳下來的。 其中有一個深紫色的馬克杯用它來泡茶喝熱牛奶剛剛好, 我很喜歡。 有一天洗的時候不小心磕碰到了, 缺了一角。 覺得丟掉很可惜, 後來還是一直用著。
Thumbnail
我記得我剛來日本留學時, 家徒四壁。 連個像樣的杯子盤子都買不起, 餐具大都是接收學成歸國的學長學姐代代相傳下來的。 其中有一個深紫色的馬克杯用它來泡茶喝熱牛奶剛剛好, 我很喜歡。 有一天洗的時候不小心磕碰到了, 缺了一角。 覺得丟掉很可惜, 後來還是一直用著。
Thumbnail
金澤市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心,同時也是充滿著傳統工藝和美食的地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們在金澤的旅行故事,不僅體驗了當地的傳統工藝和美食,更在一家咖啡店意外與老闆的交流中有了深刻的感悟。這趟旅行讓作者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旅行中最寶貴的部分。
Thumbnail
金澤市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心,同時也是充滿著傳統工藝和美食的地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們在金澤的旅行故事,不僅體驗了當地的傳統工藝和美食,更在一家咖啡店意外與老闆的交流中有了深刻的感悟。這趟旅行讓作者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旅行中最寶貴的部分。
Thumbnail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Thumbnail
前提摘要:年近50歲名叫小K,規劃5年後到日本過生活,屆時有個不動資收租,支撐當地的消費,或是有個資產可以轉換為自住房,於是幫他找找東京物件。 前一次東京物件No.5,位於台東區淺草駅,價格5500日幣(新台幣1210萬、匯率0.22),走路10分鐘有三種地鐵出入口, 9年
Thumbnail
前提摘要:年近50歲的小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不動資收租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或是可以做為轉換自住房的資金來源,要我幫忙找一間東京的物件。 (東京三大區圖) 網站連結:https://www.sinyijapan.com/tw/knowledge/cityintroductio
Thumbnail
前提摘要:年近50歲的小K,計劃未來到日本過生活,希望有個不動資收租可以支撐他在當地的消費,或是可以做為轉換自住房的資金來源,要我幫忙找一間東京的物件。 (東京三大區圖) 網站連結:https://www.sinyijapan.com/tw/knowledge/cityintroductio
Thumbnail
閒志Kenji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旅行的愛好者,專長於日本鐵道文化和風景攝影,並提供實用的旅遊資訊和攻略。如果你對日本自助旅行、風景攝影或鐵道文化有興趣,歡迎追蹤他的個人帳號,一起探索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Thumbnail
閒志Kenji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和旅行的愛好者,專長於日本鐵道文化和風景攝影,並提供實用的旅遊資訊和攻略。如果你對日本自助旅行、風景攝影或鐵道文化有興趣,歡迎追蹤他的個人帳號,一起探索日本的每一個角落。
Thumbnail
面向瀨戶內海,一整年因為降雨量少,幾乎都是出太陽的日子,故有晴天之國美名,同時也是紅遍全球桃太郎故事的起源地。這裡是一個富有日本傳統之美的地區,不論是建築、道路、人德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日本傳統風情,即使在千變萬化的改變中,也依然將傳統保留得很好。這裡有許多的歷史痕跡,是來到日本的我們值得探究,在周
Thumbnail
面向瀨戶內海,一整年因為降雨量少,幾乎都是出太陽的日子,故有晴天之國美名,同時也是紅遍全球桃太郎故事的起源地。這裡是一個富有日本傳統之美的地區,不論是建築、道路、人德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日本傳統風情,即使在千變萬化的改變中,也依然將傳統保留得很好。這裡有許多的歷史痕跡,是來到日本的我們值得探究,在周
Thumbnail
五人自由行東京 點進來看看機票訂購心得、日本省錢撇步、出國感冒應對、推薦和不推薦的地方!
Thumbnail
五人自由行東京 點進來看看機票訂購心得、日本省錢撇步、出國感冒應對、推薦和不推薦的地方!
Thumbnail
話說,這次去到日本的5+2位台灣人基本上不會日文,像我大概就是能聽懂簡單的打招呼和單字,感謝長久以來愛看動畫和日劇的洗禮。但大多時候,我們還是依靠田中、Q桑和MARU桑的翻譯,或是用簡單的英文可以跟大家比手畫腳地聊天。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想用幾篇可愛的小故事,紀錄我們在金山微住遇到的人事物。
Thumbnail
話說,這次去到日本的5+2位台灣人基本上不會日文,像我大概就是能聽懂簡單的打招呼和單字,感謝長久以來愛看動畫和日劇的洗禮。但大多時候,我們還是依靠田中、Q桑和MARU桑的翻譯,或是用簡單的英文可以跟大家比手畫腳地聊天。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想用幾篇可愛的小故事,紀錄我們在金山微住遇到的人事物。
Thumbnail
 老爹年輕的時候,有幸可以讓公司選定外派日本。而當時参與外派,只能說年輕人對工作充滿熱情,也沒有談什麼外派的津貼,就以一般出差(就是日支報銷的方式)的方式去了日本。不得不再說一次,那時候真的是熱血青年,我下飛機踩到日本土地的第一時間,連“あいうえお“是什麼”碗糕“都不知道,現在想起來真的
Thumbnail
 老爹年輕的時候,有幸可以讓公司選定外派日本。而當時参與外派,只能說年輕人對工作充滿熱情,也沒有談什麼外派的津貼,就以一般出差(就是日支報銷的方式)的方式去了日本。不得不再說一次,那時候真的是熱血青年,我下飛機踩到日本土地的第一時間,連“あいうえお“是什麼”碗糕“都不知道,現在想起來真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