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天作之合》愛...不是等對的人,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關於《天作之合》電影的部分,之前有寫了一篇文章,那篇聚焦在電影的導演與形式;但這部片對我來說,真正觸動的部分,其實發生在電影之外。於是閒聊一下,《天作之合》這部電影,在條件選擇之前,你應該做些什麼?!

raw-image

條件是工具,愛才是體驗

在現實交友市場,各式各樣的APP充斥,在一張照片顯示在手機銀幕前,我們早就學會把人轉換成欄位:年齡、身高、學歷、收入、嗜好,以至於「是否願意週末早起」這類生活細節。每個人都變成一張可篩選的試算表,只要調整條件,演算法便會溫順地遞上「可能適合你」的臉孔。看似效率驚人,卻也讓人疑惑:明明條件都很齊全,怎麼會那麼衰小,撿來撿去,就是選到一顆龍眼?

《天作之合》的開場,在混亂的婚禮裡,女主角Lucy用一句話幫一位新娘釐清心意:「你之所以想結婚,不是因為他夠體面,而是他讓你覺得自己有價值。」這句話幫電影定了調,也是Lucy對自己的提醒。因為經過一番波折,劇終,她與John親吻時,鏡頭不再追逐光鮮,而是靠近兩個人真正的表情,那是一種有人看見了你,於是你也比較喜歡自己;條件放一旁,把「價值感」擺中間。

我們喜歡與某個人在一起,不是因為對方身上的標籤替我們加分,而是因為在他身邊,我們感覺自己更值得、更安心。條件能吸引目光,但價值感才是讓人留下的理由。Lucy的這句話,像一把乾淨的小刀,將「條件」與「價值感」分開。條件可以漂亮、客觀、可陳列;價值感則是私密、流動、只在相處中出現。前者保證了被看到的可能性,但只有後者,才讓人願意留下,跟你談一場戀愛。

raw-image

愛情不是對決,而是對話

在電影裡,Lucy的故事很好理解:她和清寒的舊愛John分手,拚出事業,然後遇到了單身市場的「獨角獸」,條件出色的Henry。來來回回一圈,最後她選擇回到John身邊。這段過程,有人會說她「看開了條件」,也有人說她「選擇了愛情」,更多的人是不知其所以然,覺得導演席琳宋亂拍一通。

其實《天作之合》並不是一部傳統浪漫愛情喜劇電影,也不是感性與物質的對決,這部電影拍的是一個人與自我實現談判的過程。當你把自己放在交友市場,從一串條列式的選項,定義了別人,也把自己交給他人決定「你是誰」的眼光。當我們還需要外界認可來證明自己時,條件說就顯得重要且可靠;可是,當我們逐步有了自我定義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價值,條件這回事就變得可笑。接著,我們開始尋找的,就是一份能讓這份自我安穩呼吸的關係,以及這段關係存在的空件。

對許多人而言,條件從來不是虛榮,而是生存策略,外在條件越多,就越會限制自己的可能性…條件是工具,不是信仰;愛是體驗,不是證明。在一段關係裡,真正的困難,在於我們太習慣把「別人看得懂的條件」放進最前面,因為它能迅速換得掌聲與放心,年齡、身高、收入、學歷、長相,乃至性器官的數字,這些都把人變成貨幣流通市場的指標,讓我們在陌生的市場裡有了討價還價的底氣。但價值感這種東西,必須在相處裡慢慢生成,無法事先開價。

raw-image

條件讓人放心,價值感讓人留下

說到選擇,Lucy的一段話外之意很動人。John沒有保證名車豪宅,他給的是另一種承諾:「我看見你老去的樣子,和一群很像你的孩子。」這不是華麗誓詞,而是把「你」擺在未來想像的中心位置。相比之下,Henry條件像舞台佈景,能撐起場面;但讓人願意留到散場的,往往是那種被好好對待、被真切看見的價值感。

於是我們可以試著把問題換了方向:在一段關係裡,我是否因為對方的關係,可以更喜歡自己?如果答案經常是否定的,即使對方條件耀眼,也不過是會讓你在對方的光裡失焦。那不是誰的錯,而是證明:我們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間,還沒有達成協議。

這是個很容易落入二分法的討論,要嘛選條件,要嘛選擇愛…其實我們不妨把它視為一道關於「時間」的問題。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下一個定義: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需要擁抱不同需求的排列組合。這樣說應該不會有意見吧?!當自我尚未成形時,條件像是個支架,架起了你對未來的想像,就像在交友軟體看到那些所謂的「天菜」,就準備想小孩的名字;可是事實往往是:當自我逐漸飽滿後,「愛」往往才有空間,長出更複雜的枝葉。

raw-image

不是等對的人,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天作之合》提供的不是「拋棄條件、擁抱愛」的公式,電影拍的是另一種路徑:當你先把自我安頓好之後,才有信心選擇與自己價值感相容的關係。電影的最後,不是因為Lucy更高尚,而是她更不需要把與別人的關係當成證明題。尋找的不是對的人,而是能喜歡自己的自己。

如果把交友APP當作一個市場,那不妨在逛逛時,加上一個不會顯示在頁面上的條件:「在他/她身邊,你是否能夠變得更自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可以做回自己且不必時刻假裝、防禦;是可以暫時笨拙、可以承認不安、可以自然流淚表露悲傷,可以與彼此的不完美相處。可惜這個欄位無法在交友APP裡打勾確認,需要透過相處去感覺。所以當你發現與某人在一起時,腦中那位嚴苛的內在觀眾正在逐漸退場,這通常就是價值感開始生根的徵兆。

所以,與其選擇一個身高180的帥哥,不如選擇一個「有真心道歉且學習」技能的人;選擇一個富二代,先選一個跟你目光一樣望向同個方向的人;選擇一個你需要事事遷就他/她,你更應該問問自己:我在他面前是否更願意說真話?我的幽默有被理解嗎?我是否被鼓勵去成為更喜歡的自己?人生低谷時,他願意陪伴?快樂喜悅時,你想第一時間分享?若多數是「否」,條件再好也只是漂亮的背景板。(即使是像克里斯伊凡或佩德羅帕斯卡這麼漂亮的背景板。)

raw-image

請把自我價值感放回關係的中心

上述的問題或思考,很多都是關於「我」!我常說不管你跟誰談戀愛,最終都是跟自己談戀愛。談戀愛的本質是滿足自己的想像,以及成長需求。多少人為了一段關係,放棄了自己?為這個自我實現命名...戀愛也可以替換成職涯,也可以是某種生活秩序、創作企圖、或身心穩定等。當你能清楚說出「我想把哪部分的人生做好」,你也就比較不會把與別人的關係,當成所有空缺的萬能填補。

完成一部分的自我,反而讓愛有喘息的空間。

最後,我想替「條件」說句公道話:它們不是愛情的敵人,只是不該被誤用為衡量自我價值的尺;而「愛」也不是條件的對立面;若一段關係能讓我們安心而不自卑、自由而不放縱、有責任同時不窒息,那便是條件與價值感互相成全。當我們不再需要透過別人的眼光證明自己,才真正有能力在市場的喧鬧裡,走向那個讓我們感覺有價值的人。老話一句,無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我們無法控制誰會出現在生命裡,但我們可以決定,當那個人出現時,我們是否已經成為值得被好好對待的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2會員
528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7/08
尾瀨朗用了十年的時間描繪這部作品,從1988年連載至1991年。三十餘年過去,《夏子的酒》依然不顯陳舊,就在於這部作品中,酒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時間與人的共同產物。夏子所守護的,是一種逐漸被忽略但不可替代的價值觀—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尾瀨朗試圖將酒的精神重新翻譯給當代社會理解。
Thumbnail
2025/07/08
尾瀨朗用了十年的時間描繪這部作品,從1988年連載至1991年。三十餘年過去,《夏子的酒》依然不顯陳舊,就在於這部作品中,酒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時間與人的共同產物。夏子所守護的,是一種逐漸被忽略但不可替代的價值觀—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尾瀨朗試圖將酒的精神重新翻譯給當代社會理解。
Thumbnail
2025/06/13
從西門町天橋到蘇慧倫的〈我們都是好人〉,這篇文章探討歌曲中隱含的同志意涵,以及在那個保守年代,同志族群如何用「好人」這個詞彙來隱晦表達情感與自我認同。
Thumbnail
2025/06/13
從西門町天橋到蘇慧倫的〈我們都是好人〉,這篇文章探討歌曲中隱含的同志意涵,以及在那個保守年代,同志族群如何用「好人」這個詞彙來隱晦表達情感與自我認同。
Thumbnail
2025/06/05
這趟峇里島之旅,因行李遺失,經歷沮喪、採購的狼狽後,最終在努沙杜瓦區的The Bale Villa找到了平靜,並在Olivia Ong的Bossa Nova音樂陪伴下,領悟到與心愛的人分享風景,即使不完美,也能縫補出珍貴的回憶。
Thumbnail
2025/06/05
這趟峇里島之旅,因行李遺失,經歷沮喪、採購的狼狽後,最終在努沙杜瓦區的The Bale Villa找到了平靜,並在Olivia Ong的Bossa Nova音樂陪伴下,領悟到與心愛的人分享風景,即使不完美,也能縫補出珍貴的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在對的時候相遇,那是最好的,不怕它僅有一次,不怕它終會變質。只有電影可以把時間軸一分為二,再來一次。不可以重來的瞬間,他說他要珍惜一輩子,我也要。言語無用,就拍電影,讓人可以一直看。敏喜說,你將來拍的電影我都會看的。喜歡過的,會變成不喜歡,喜歡過,就很好。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太重要,先走了。
Thumbnail
這種憧憬或浪漫的樣貌,它不是一個抽象而虛幻的概念,它真實存在,如此魅力。
Thumbnail
這種憧憬或浪漫的樣貌,它不是一個抽象而虛幻的概念,它真實存在,如此魅力。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