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Blackwell效應!Enterprise SSD五大廠Q2營收洗牌,最大黑馬曝光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前言:讀完這篇你會收穫什麼?

AI 正在改寫半導體與儲存產業的遊戲規則。2025 年第二季,隨著 NVIDIA Blackwell 平台正式規模化出貨,加上北美雲端服務商(CSP)瘋狂擴建伺服器,企業級 SSD(Enterprise SSD)市場出現罕見的「全面增溫」。TrendForce 的數據顯示,前五大品牌營收合計突破 51 億美元,季增高達 12.7%

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掌握:

  1. 五大 SSD 廠商的營收與技術動態:Samsung、SK hynix、Micron、Kioxia、SanDisk。
  2. 最大黑馬 SK hynix 如何季增 47%,並挑戰全球記憶體霸主 Samsung。
  3. 技術演進與產業趨勢:Hybrid Bonding、High Bandwidth Flash、AI 伺服器需求爆發。
  4. 延伸閱讀:每家公司都會附帶背景與產業鏈解讀,幫助你建立更全面的知識網絡。

如果你想了解 AI 時代誰能在儲存市場吃到最大紅利,或是你在追蹤供應鏈機會、科技股投資標的,這篇就是一份完整的前導地圖。


Blackwell效應:AI 時代的企業級 SSD 超級推手

2025 年 Q2 的關鍵在於 NVIDIA Blackwell 平台開始大規模出貨。這一代 GPU 不僅在 AI 訓練效能上實現跨代飛躍,更在 功耗比、記憶體帶寬上逼迫整個儲存鏈條「升級」。

同時,北美幾大 CSP(Google Cloud、AWS、Microsoft Azure、Meta Data Center)持續加碼「general server」的布建,使得 高容量、高頻寬 SSD 的需求暴增。

但市場並非完全樂觀:DDR4 短缺、SSD 主控 IC 載板交期拉長,造成供需持續緊張。這種「需求爆炸、供應吃緊」的格局,直接放大了不同廠商之間的競爭力差距。


Samsung:穩坐龍頭,接單能力壓倒性優勢

  • Q2 營收:約 19 億美元(與 Q1 持平)。
  • 市占:全球第一,領先群雄。
  • 亮點
    • 北美市場覆蓋廣。
    • 未受 DDR4 缺貨衝擊,承接大量急單。

Samsung 的強大在於「供應鏈韌性」。作為 NAND Flash、DRAM 與 SSD 一條龍的巨頭,Samsung 擁有對製程節奏與原料掌握的壓倒性優勢。這讓它在「需求暴漲但供應受限」的格局下,能鎖定關鍵急單,把營收穩穩守住。

🔗 延伸閱讀:三星Samsung x SSD|從業務版圖、明星產品到 SSD 技術演進與 AI 佈局全解析

Samsung 不只是 SSD 廠商,更是 HBM 記憶體供應鏈的第二名(僅次於 SK hynix)。未來 Samsung 的挑戰在於如何同時在「記憶體」與「儲存」兩個領域,對抗 SK hynix 的全面崛起。


SK hynix + Solidigm:黑馬衝出,季增 47%

  • Q2 營收:14.6 億美元。
  • 季增:+47.1%(五大廠中最亮眼)。
  • 關鍵驅動
    • 大容量 SSD 需求回溫。
    • 與北美 CSP 核心客戶的合作訂單倍增。

這波成長不只是「營收跳升」,更是 SK hynix 在全球存儲市場的戰略翻身。根據 Tom’s Hardware 報導,2025 Q2 SK hynix 已正式超越 Samsung,成為全球 第一大記憶體供應商(36.2% 市占 vs Samsung 的 33.5%)。

🔗 延伸閱讀:SK hynix x SSD|從DRAM到SSD,海力士如何超車三星?

  • HBM3/HBM3E 幾乎壟斷 NVIDIA AI GPU 供應鏈。
  • 透過併購 Solidigm,補齊 SSD 技術版圖。
  • 2025 Q2 營業利益年增 69%,成為「AI 基建最直接受益股」。

Micron:產品驗證落後,短期受挫

  • Q2 營收:7.846 億美元。
  • 季減:-7.9%。
  • 挑戰:大容量 SSD 部分產品驗證、量產進度落後。

Micron 的表現略顯疲軟。雖然該公司在 NAND 技術上有深厚實力,但在與 CSP 合作的產品導入進度上落後,導致 Q2 營收不如預期。

🔗 延伸閱讀:美光 Micron x SSD| 業務佈局、產品亮點、SSD 技術演進、最新財報與市場熱點全覽

  • 在 HBM 領域仍屬「第三勢力」,落後 SK hynix 與 Samsung。
  • Q3 開始將推出更多針對 AI 儲存的 高容量 Gen5 SSD
  • 長期來看,Micron 依然是「美系伺服器供應鏈」不可忽視的棋子。

Kioxia:Hybrid Bonding 技術成長引擎

  • Q2 營收:7.5 億美元。
  • 季增:+32.5%。
  • 市占:13.7%。
  • 亮點技術:Hybrid Bonding(混合鍵合)。

Kioxia 的爆發來自 Hybrid Bonding 技術。這是一種用於 NAND 與控制電路的先進封裝方式,能提升速度、降低能耗,對於 AI 伺服器需要的高速存取尤其關鍵。

🔗 延伸閱讀:Kioxia x SSD|從東芝 DNA 到 245TB SSD 王者,AI 時代的閃存革命全解析

  • Kioxia 與 Western Digital(SanDisk 母公司)早有 NAND 合資。
  • 但在 AI SSD 技術演進中,Kioxia逐漸走出自己的差異化路線。
  • 其 Hybrid Bonding 優勢,可能讓它在 AI 時代成為「隱藏贏家」。

SanDisk(WDC):HBF 聯盟下注未來

  • Q2 營收:2.13 億美元。
  • 季減:-8.2%。
  • 現況:出貨位元數持續增加,但整體市占偏低。
  • 戰略:全力衝刺 HBF(High Bandwidth Flash),並與 SK hynix 結盟。

SanDisk 的困境在於「營收小、技術轉型中」。短期數字並不亮眼,但它積極加入 HBF 研發聯盟,嘗試打造 SSD 與記憶體之間的新型態高速橋接方案。這或許會是未來 AI 基建裡的重要拼圖。

🔗 延伸閱讀:Sandisk x SDD|從閃存先驅到AI核心玩家:BiCS8、HBF、256TB SSD全揭秘!

  • WDC 與 Kioxia 的 NAND 合資,是全球產能的重要一環。
  • SanDisk 品牌更多面向「消費級市場」,但在 Enterprise SSD 也不放棄卡位。
  • 是否能靠 HBF 技術翻身,仍待觀察。

產業趨勢與投資觀察:三大未來主題

  • AI 驅動的快速迭代
    • PCIe 6.0、NVMe 5.0 將成為 AI 伺服器 SSD 的基本門檻。
    • NAND 層數突破 300L,推升容量與能效。
  • 中國廠商的潛在衝擊
    • YMTC 與長江存儲雖受限於美國禁令,但中國伺服器本土化需求強勁。
    • 若能突破製程瓶頸,可能會擾動全球市場。
  • 供需結構失衡將成常態
    • DDR4/DDR5 記憶體交錯轉換期。
    • SSD 主控 IC 與載板生產緊繃。
    • 誰能做好供應鏈管理,誰就能掌握利潤。

✦ 結語:AI 時代的儲存戰場,誰能笑到最後?

Q2 2025 的數據告訴我們:

  • Samsung:龍頭穩固,但面臨挑戰。
  • SK hynix:黑馬翻身,從 HBM 到 SSD 全面爆發。
  • Micron:短期受挫,但長期潛力依舊。
  • Kioxia:技術驅動成長,值得長期觀察。
  • SanDisk:營收小,但技術賭注可能帶來驚喜。

這是一場由 NVIDIA Blackwell 平台引爆的產業重組。AI 不僅改變了運算能力,也正在重新定義「儲存的價值」。對投資人來說,這不只是「追蹤營收報表」,更是一次觀察 技術版圖與供應鏈韌性的機會。


💡 Mech Muse 問題給讀者:

如果要你押注未來三年最可能在 SSD 市場持續超車的公司,你會選 Samsung、SK hynix、還是 Kioxia?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別忘了 追蹤 Mech Muse,未來我還會帶來更多 AI 深度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35會員
526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SK hynix 正在改寫記憶體產業的版圖!從全球第二大 DRAM 製造商到 SSD 技術領航者,它如何憑 HBM 技術超車三星、引爆 AI 伺服器需求?這篇文章帶你快速掌握其業務分類、主要產品、SSD 技術演進、最新財報與熱門新聞,讓你在 AI 與半導體投資趨勢上搶得先機。
Thumbnail
2025/09/10
SK hynix 正在改寫記憶體產業的版圖!從全球第二大 DRAM 製造商到 SSD 技術領航者,它如何憑 HBM 技術超車三星、引爆 AI 伺服器需求?這篇文章帶你快速掌握其業務分類、主要產品、SSD 技術演進、最新財報與熱門新聞,讓你在 AI 與半導體投資趨勢上搶得先機。
Thumbnail
2025/09/10
想了解全球科技巨頭三星的全貌嗎?這篇文章一次帶你掌握三星的公司背景、業務版圖、明星產品、SSD 技術演進與主力型號,並解析最新財報重點與 AI 佈局趨勢。讀完後,你不僅能理解三星在手機、家電、半導體與 AI 領域的布局,還能獲得我對未來發展的深度觀察,幫助你用產業視角看懂這家韓國科技帝國的下一步棋。
Thumbnail
2025/09/10
想了解全球科技巨頭三星的全貌嗎?這篇文章一次帶你掌握三星的公司背景、業務版圖、明星產品、SSD 技術演進與主力型號,並解析最新財報重點與 AI 佈局趨勢。讀完後,你不僅能理解三星在手機、家電、半導體與 AI 領域的布局,還能獲得我對未來發展的深度觀察,幫助你用產業視角看懂這家韓國科技帝國的下一步棋。
Thumbnail
2025/09/05
想知道 ChatGPT 背後的 OpenAI 是怎樣從矽谷研究實驗室,變成營收破百億美元的 AI 超級獨角獸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掌握公司背景、業務版圖、創辦人故事、核心技術與未來趨勢,還會解析最新財報與 AI 對財務的衝擊,讓你在 10 分鐘內看懂這家最具代表性的 AI 公司全貌。
2025/09/05
想知道 ChatGPT 背後的 OpenAI 是怎樣從矽谷研究實驗室,變成營收破百億美元的 AI 超級獨角獸嗎?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掌握公司背景、業務版圖、創辦人故事、核心技術與未來趨勢,還會解析最新財報與 AI 對財務的衝擊,讓你在 10 分鐘內看懂這家最具代表性的 AI 公司全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時代已經來臨。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正式發布了新一代Blackwell GPU架構,標誌著這個新紀元的到來。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時代已經來臨。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正式發布了新一代Blackwell GPU架構,標誌著這個新紀元的到來。
Thumbnail
6月7日執行1拆10股票分割的Nvidia大漲5.16%收1,224.40美元,收盤市值來到3.012兆美元,超越Apple成為全美市值第二大企業,僅次於Microsoft ,Nvidia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ADR同步大漲6.86%收162.92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
Thumbnail
6月7日執行1拆10股票分割的Nvidia大漲5.16%收1,224.40美元,收盤市值來到3.012兆美元,超越Apple成為全美市值第二大企業,僅次於Microsoft ,Nvidia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ADR同步大漲6.86%收162.92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根據高盛最近的研究報告,未來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將搭載更多由AI增強後的應用程式,如AI增強、安全性提升和運算能力強化。 消費性電子股票組合<GSXUPCAI>也顯示出潛力,並列出了成分股以及其權重。
Thumbnail
全世界最矚目的 AI 概念第一股 NVIDIA 輝達,正式在上周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5 Q1,實際日期為 2024 二月到四月期間),再次繳出了擊敗市場預期的成績單。而在財報之後,華爾街也給出了熱烈的回應,NVIDIA 的股價正式突破 1000 美元大關.....
Thumbnail
全世界最矚目的 AI 概念第一股 NVIDIA 輝達,正式在上周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5 Q1,實際日期為 2024 二月到四月期間),再次繳出了擊敗市場預期的成績單。而在財報之後,華爾街也給出了熱烈的回應,NVIDIA 的股價正式突破 1000 美元大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