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正快速滲透出版、影視與日常生活,但這段旅程並非一路平順:出版商急推新規範爭取內容授權費,動畫製作卻因 AI 出包再掀信任爭議,而一位釣魚大叔的爆笑 AI 濾鏡更讓網友笑翻。這些案例揭示了 AI 的規則、風險與娛樂面,同時也是我們理解未來科技的重要拼圖。
影音快速版
🔹 RSL新規範登場,守護出版商內容權益

• RSS 共同作者 Eckart Walther 推出 RSL(Really Simple Licensing) 新標準。
• 出版商可在 robots.txt 中加入授權條款,要求 AI 公司取材時付費。
• Reddit、Yahoo、Medium 已率先支持,並成立 RSL Collective 協助談判與收益分配。
• 收費模式多元:免費、訂閱制、按次付費,特別適合中小出版商降低授權成本。
• 不過,目前仍屬 自願遵守,若 AI 公司不配合,效力有限。
💬 生活化比喻 就像圖書館開始收取「影印費」,讓使用者不再能免費複製書籍。
🔍 知識補充
• robots.txt:網站用來告訴搜尋引擎或爬蟲哪些頁面可被讀取的檔案。
• RSL:將授權與收益資訊納入,進一步規範 AI 訓練的取用方式。
🔹 Ziine Studio動畫驚現AI生成失誤

📌 新聞整理
• 日本動畫公司 Ziine Studio 推出的《週刊輕小說動畫》新一集出現重大失誤。
• 角色打網球時,左手與球拍「融為一體」,畫面極不自然。
• 觀眾熱議:AI 雖能節省成本,但可靠性仍存疑。
• 專家提醒:動畫製作若過度依賴 AI,恐影響品質與觀眾信任。
💬 生活化比喻 就像點了一碗牛肉麵,結果上桌時牛肉和麵條「黏成一塊」,讓人哭笑不得。
🔍 知識補充
• AI動畫應用:常用於場景生成與人物動作輔助,但仍需人工校正。
• 信任挑戰:AI 出錯一次,足以讓觀眾對作品失去專業感。
🔹 AI濾鏡出意外!釣魚大叔爆笑3D模型

📌 新聞整理
• 日本一位熱愛釣魚的大叔,在社交平台嘗試 3D模型 AI 濾鏡。
• 原本握著漁獲的照片,被 AI 加上誇張的「第三條腿」。
• 被網友戲稱「AI巨根公仔」,在 X 平台瘋傳,吸引 1100萬次點閱。
• 有人笑稱宛如《銀魂》場景,引發全球網友二創。
💬 生活化比喻 就像自拍修圖本來只想磨皮美顏,結果 AI 給你「加了一個奇怪的器官」。
🔍 知識補充
• AI濾鏡:利用生成模型修改或強化影像,廣泛應用於社交平台。
• 副作用:AI 無法完全理解上下文,常出現荒謬錯誤,反而製造笑料。
💡 我們的觀察
1. 規範趨勢:RSL 代表出版界不再容忍 AI 免費取材,未來更多平台可能跟進。
2. 產業挑戰:Ziine Studio 的失誤提醒我們,AI 在創意產業仍需「人類最後把關」。
3. 文化趣味:釣魚大叔的爆笑 AI 照片,展現了 AI 技術的「娛樂化」副作用。
AI 在不同場景的表現,讓我們同時看到 規則的建立、風險的暴露與文化的創造。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