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帶來的火熱浪潮,正在與市場的冷靜現實正面碰撞:蘋果新機缺乏 AI 驚喜,股價蒸發 524 億美元;全球投資圈憂心 AI 泡沫破裂,科技界恐迎來「寒冬」;而台灣卻憑藉 AI 需求創出口歷史紀錄,首度超越韓國。這是一場 創新落差、資金壓力與區域競爭 同時上演的戲碼。
影音快速版
🔹 iPhone 17 Pro被批最醜,AI缺席惹失望

📌 新聞整理
• Apple 在 2025 發表會推出 iPhone 17 系列與新穿戴裝置。
• iPhone 17 Pro 因外型「上厚下薄」被批「史上最醜 iPhone」。
• Pro Max 電池接近 5000mAh,續航改善,但 未見任何新 AI 功能。
• 僅延續舊有 Apple Intelligence 系統,沒有傳聞中的 Gemini 或 Siri 大改版。
• 市場反應冷淡,蘋果股價跌 1.48%,市值蒸發 524 億美元。
🔍 知識補充
• Apple Intelligence:2024 推出的蘋果生成式 AI,專注於隱私與裝置端運算,但缺乏突破性更新。
🔹 AI股市泡沫恐破裂,科技界現寒冬擔憂

📌 新聞整理
• 《財富》雜誌警告,AI 市場恐出現泡沫破裂。
• 投資熱潮未滿三年,部分新創估值過高,技術承諾難以兌現。
•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直言,市場存在 抑鬱情緒。
• MIT 研究顯示,高達 95% AI 試點項目未成功。
• 「AI 寒冬」過去 70 年曾多次發生,帶來投資大退潮。
💬 生活化比喻 就像一場演唱會,大家搶票衝進場,但發現表演沒預期精彩,情緒瞬間冷卻。
🔍 知識補充
• AI 寒冬:指因資金撤退、技術瓶頸或應用不足,導致 AI 發展停滯的時期。
🔹 台灣出口首度超車韓國,AI熱潮推升紀錄

📌 新聞整理
• 台灣 8 月出口 584.9 億美元,連續四個月破 500 億,歷史新高。
• 首度 超越韓國,寫下出口紀錄。
• 年增率 34.1%,主因是 AI 高效運算需求與新品備貨。
• 財政部:第三季出口攻頂無懸念,全年有望挑戰 6,000 億美元。
• 傳產受美國關稅影響,但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仍是最大動能。
💬 生活化比喻 就像長跑比賽中,台灣憑藉「AI 芯片」加速衝刺,第一次在終點線前超過韓國。
🔍 知識補充
• 出口對比:台灣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是最大優勢,而韓國則受制於 DRAM 與面板需求下滑。
💡 我們的觀察
1. 產品落差:蘋果若無法在 AI 功能上突破,將逐漸失去市場期待感。
2. 資本泡沫:AI 投資若無法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將掀起另一波「科技寒冬」。
3. 區域競爭:台灣出口超車韓國,顯示 AI 帶來的供應鏈優勢,正成為地緣經濟的關鍵籌碼。
AI 時代,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 市場耐心、資金信心與國際競爭力 的三重考驗。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