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正在多重戰場同時面臨挑戰:捷克對中國跨境資料敲響資安警鐘,美中出口管制讓產業鏈陷入政治拉鋸,而消費者層面,ChatGPT 也遭遇 Gemini 的強勢競爭。這些事件共同揭示,AI 不只是技術,而是國安、經濟與市場信任的綜合體。
影音快速版
🔹 捷克警示中國跨境資料與維運風險

• 將 系統或用戶資料傳至中國(含港澳),或由當地進行遠端維運,均屬 高風險資安威脅。
• 受《資安法》管制的單位(關鍵基礎設施、重要資訊系統)必須將此納入風險評估並加強防護。
• 風險不只在惡意程式,更在於 資料持續外送與維運通道難監控。
• 涵蓋範圍廣:雲端、手機、智慧電表、車輛、AI 服務。
💬 生活化比喻 就像把家裡的鑰匙交給一個外國鎖匠保管,你永遠不知道門什麼時候會被打開。
🔍 知識補充
• 跨境資料:指使用者或系統的資料傳送至境外儲存或處理。
• 中國法律影響:中國《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允許政府在必要時調閱企業資料。
🔹 用戶轉向 Gemini,ChatGPT面臨挑戰

📌 新聞整理 Google 旗下 AI 工具 Gemini 日益受用戶青睞:
• 部分用戶選擇退出 ChatGPT,轉而投入 Gemini。
• 是否升級至 Google AI Pro 等付費方案,成為焦點。
• 功能差異與 使用次數限制 是用戶評估的主要因素。
• 對消費者而言,重點在於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務,而非盲目跟風。
💬 生活化比喻 就像健身房會員,有人看重器材多樣化(ChatGPT),有人則偏好地點便利與價格(Gemini)。
🔍 知識補充
• ChatGPT:由 OpenAI 開發,長期處於生成式 AI 領先地位。
• Gemini:Google 的多模態模型,整合搜尋與影像功能,擁有龐大的 Android 生態支撐。
🔹 美中 AI 出口管制持續引發討論

📌 新聞整理 美中之間的 AI 出口管制仍是焦點:
• 拜登政府認為,中國難以維持 AI 產業動能。
• 然而,中國 華為晶片產量已達近百萬顆,展現自主研發決心。
• 北京要求資料中心 至少 50% 算力分配給國產晶片。
• 中國晶圓代工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形成替代供應鏈。
• 出口管制未能削弱中國,反而促進其加速獨立。
💬 生活化比喻 就像禁止對手買零件,結果對手自己開了工廠,還把技術練得更熟。
🔍 知識補充
• 出口管制:美國限制 AI 晶片與先進製程設備出口,以防中國用於軍事。
• 產業影響:Nvidia、AMD 等公司難以全面進入中國市場,損失潛在營收。
💡 我們的觀察
1. 國安面:捷克警示顯示跨境資料問題已被歐洲視為戰略風險。
2. 用戶面:ChatGPT 與 Gemini 的競爭,反映 AI 市場進入「選擇多元化」時代。
3. 產業面:美中角力未使中國放緩,反而推動本土自主,加速產業割裂。
AI 不再只是單純的技術競賽,而是國安、消費選擇與國際競爭的交錯戰場。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