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小菜園的重生

蕭帥哥-avatar-img
發佈於小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葉小美從來沒有想過,她會在三十二歲這年變成單親媽媽。離婚協議書上的簽名還沒乾,她就帶著七歲的女兒小恩搬進了這間位於老舊社區四樓的兩房公寓。

「媽媽,爸爸什麼時候會來看我們?」小恩抱著她最愛的布娃娃,用那雙清澈的大眼睛看著她。

葉小美蹲下身子,輕撫著女兒的頭髮,努力擠出笑容:「爸爸很忙,但他還是愛妳的。」

其實她心裡很清楚,前夫志強早就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女友。離婚的理由很簡單——他覺得家庭是負擔,想要重新開始。法院把小恩的監護權判給了她,每月的扶養費勉強夠維持基本生活。

搬家的第一個星期,葉小美每晚都會在小恩睡著後躲在廁所裡哭泣。從原本的三房豪宅到現在的小公寓,從雙薪家庭到單親獨撐,從人人稱羨的幸福太太到被人同情的離婚婦女,這種落差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更讓她煩惱的是,小恩開始變得內向,不愛說話,甚至拒絕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老師說小恩在學校都不太說話,午餐也吃得很少。」班導師李老師在電話中關心地說道,「她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適應新環境。」

掛掉電話後,葉小美看著狹小的客廳,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她要如何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給女兒一個溫暖的家呢?

陽台上的希望

某個週末的早晨,葉小美站在陽台上晾衣服,無意間注意到這個朝南的陽台陽光充足,大約有兩坪大小。她想起小時候外婆家的菜園,那些翠綠的蔬菜總是讓她覺得充滿生機。

「也許...」她喃喃自語,「我可以試試看種一些東西。」

那天下午,她帶著小恩去附近的花市。看到各種各樣的種子和小盆栽,小恩第一次露出了久違的好奇表情。

「媽媽,這些小種子真的會長成蔬菜嗎?」小恩拿起一包番茄種子,認真地問道。

「會的,只要我們用心照顧它們。」葉小美溫柔地說,「妳想不想和媽媽一起種菜?」

小恩點點頭,這是她搬家後第一次主動表現出興趣。

她們買了各種簡單易種的種子:小白菜、蘿蔔、番茄、青椒,還有一些香菜和九層塔。回到家後,母女倆開始整理陽台,擺放花盆,準備培養土。

「小恩,我們來給這些種子找個好家吧。」葉小美把種子分裝在小盆子裡,教女兒如何播種。

看著小恩小心翼翼地把種子放進土裡的專注模樣,葉小美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也許這就是她們重新開始的第一步。

等待與陪伴

播種後的第一週,什麼都沒有發生。葉小美每天早晚都會澆水,小恩也會趴在花盆邊仔細觀察,但土壤依然是一片棕色,沒有任何綠色的跡象。

「媽媽,它們是不是死了?」小恩有些擔心地問。

「不會的,種子需要時間才能發芽。就像我們需要時間適應新家一樣。」葉小美摸摸女兒的頭,「我們要有耐心。」

第二週,奇蹟開始發生。最先冒芽的是小白菜,細細的綠色嫩芽從土壤中探出頭來,就像新生的希望。

「媽媽快看!它長出來了!」小恩興奮地叫道,那是她這段時間來最開心的聲音。

葉小美蹲在女兒身邊,看著那些柔嫩的綠芽,眼中盈滿了淚水。不只是植物在重新生長,她們的生活也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從那天起,照顧小菜園成了母女倆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蔬菜們,晚餐後也會一起在陽台上澆水、拔草。

「媽媽,你看番茄長得好快喔!」小恩指著已經長到她膝蓋高的番茄苗,臉上洋溢著純真的喜悅。

「是啊,因為它們感受到了我們的愛。」葉小美說這話時,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什麼時候開始,她重新相信了愛的力量?

鄰里間的溫暖

陽台菜園的綠意很快吸引了鄰居們的注意。住在樓下的張阿嬤經常在樓梯間遇到葉小美時,都會誇讚她種的菜長得很好。

「小美啊,妳的菜種得真漂亮!」張阿嬤笑咪咪地說,「我家也有一些多餘的菜苗,要不要拿一些去種?」

「真的嗎?太謝謝您了!」葉小美感激地說。

就這樣,她認識了更多鄰居。隔壁的王太太教她如何防蟲害,對面的陳先生分享了自製肥料的秘方,樓上的林媽媽還送了她一些優質的種子。

「媽媽,大家都好喜歡我們的菜園喔!」小恩開心地說,「我可以邀請同學來看嗎?」

聽到女兒主動提起同學,葉小美的心中一陣暖流。她發現小恩變得更加開朗了,在學校也開始主動和其他小朋友說話。

某個週末,小恩真的邀請了班上的小朋友來家裡玩。看到孩子們圍在陽台上,驚嘆著各種蔬菜的成長,葉小美覺得自己的家第一次如此充滿生氣。

「小恩媽媽,您種的菜好厲害喔!」一個叫小華的男孩說,「我媽媽也想學呢!」

「歡迎你們隨時來看我們的菜園。」葉小美笑著說,「種菜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愛心。」

豐收的喜悅

兩個月後,第一批蔬菜開始成熟了。看著陽台上綠油油的小白菜、紅彤彤的小番茄、還有翠綠的青椒,母女倆都興奮不已。

「媽媽,我們可以吃自己種的菜了!」小恩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顆番茄,放進嘴裡,「哇,好甜喔!比外面買的還好吃!」

那天晚上,葉小美用自己種的蔬菜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番茄炒蛋、清炒小白菜、涼拌蘿蔔絲。雖然菜色簡單,但是那種自己種植、自己收穫的滿足感是無法言喻的。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晚餐!」小恩一邊吃一邊說,「媽媽,我們的菜園真的成功了!」

看著女兒開心的笑容,葉小美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些蔬菜不只是食物,更像是她們重建生活的證明,是她們一起努力的成果。

更令她驚喜的是,菜園的豐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多餘的蔬菜她會分給鄰居們,大家都誇讚她種的菜特別新鮮美味。有些鄰居甚至主動要求購買,雖然金額不大,但也能稍微補貼家用。

建立新的人脈

小菜園的成功讓葉小美在社區裡小有名氣。有一天,社區管委會主委林先生來找她。

「小美,我們想在社區推廣綠化活動,妳願不願意當我們的顧問?」林先生說,「我們看到妳的陽台菜園做得這麼成功,希望能請妳教教其他住戶。」

這個邀請讓葉小美既意外又開心。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小小興趣會得到這樣的認可。

「我...我可以嗎?我也還在學習階段。」她有些不敢相信。

「當然可以!妳最了解從零開始的困難和樂趣。」林先生鼓勵地說,「而且妳和小恩的故事很感人,相信能鼓勵更多人。」

就這樣,葉小美開始在社區開設「陽台菜園工作坊」。每個週末下午,她會在社區活動中心教授種菜的基本知識,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第一堂課來了十幾位鄰居,有年輕的媽媽、退休的老人家,還有一些對園藝有興趣的上班族。看到大家認真聆聽的表情,葉小美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小美老師,妳講得真好!」一位年輕媽媽說,「我也想和孩子一起種菜,增進親子關係。」

「沒錯,種菜不只是種菜,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葉小美分享著自己的體悟,「它教會了我和女兒什麼是耐心,什麼是希望。」

意外的機會

工作坊的成功引起了當地社區報的注意。記者小張來採訪葉小美的故事,標題是「單親媽媽的綠色奇蹟:陽台菜園重建母女新生活」。

報導刊登後,葉小美接到了很多電話。其中一通特別讓她印象深刻,是來自一家有機農場的老闆娘陳姐。

「小美,我看了妳的報導很感動。我們農場正在推廣都市農業,想邀請妳來當我們的顧問。」陳姐在電話中說,「妳可以繼續在家照顧小恩,只需要週末來農場指導客戶,薪水很不錯。」

這個機會來得太突然,葉小美簡直不敢相信。從一個陽台上的小菜園,竟然為她開啟了新的職業道路。

「媽媽,妳要去農場工作了嗎?」小恩聽到消息後,既興奮又擔心,「那我們的菜園怎麼辦?」

「我們的菜園當然要繼續照顧。」葉小美抱著女兒說,「而且妳也可以跟我一起去農場,見見更多的植物朋友。」

第一次到農場時,小恩看到那麼多種類的蔬菜和香草,興奮得不得了。她跑來跑去,問東問西,完全像個小小的植物學家。

「小恩真是個天生的園藝師!」陳姐笑著說,「母女倆都很有天份。」

事業的發展

在農場的工作讓葉小美學到了更多專業知識,也讓她更有信心面對各種挑戰。她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種植心得,粉絲數量快速增長,甚至有出版社邀請她寫書。

「媽媽,妳要出書了!」小恩拿著出版合約興奮地說,「我們要把我們的故事告訴更多人!」

《陽台上的綠色奇蹟:單親媽媽的療癒菜園》這本書的確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迴響。許多讀者寫信給她,分享自己開始種植後的改變。

其中一封信讓她特別感動:「小美姐,謝謝妳的書。我剛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很迷茫。看到妳們的故事,我也開始在陽台種菜。雖然才一個月,但每天看到孩子們為新芽歡呼,我覺得生活又有了希望。」

「看吧,我們幫助了很多人呢!」小恩讀完信後自豪地說,「我們的菜園真的有魔法!」

葉小美摸摸女兒的頭,心中充滿感激。是的,這個小小的菜園確實有魔法,它不僅治癒了她們,也在治癒著更多的人。

完整的家

一年半後的某個下午,門鈴響了。葉小美開門,驚訝地看到前夫志強站在門口。

「小美,我...我想見見小恩。」他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爸爸!」小恩聽到聲音跑了出來,但沒有像以前那樣撲到父親懷裡,而是有些拘謹地站在葉小美身邊。

「小恩長高了。」志強努力擠出笑容,「聽說妳們種了很多菜?」

「對啊!我和媽媽種了很多很多蔬菜!」小恩的眼睛亮了起來,「爸爸要不要來看我們的菜園?」

志強跟著她們來到陽台,看到那片綠意盎然的小天地,神情有些複雜。

「很厲害。」他輕聲說道,「我沒想到妳們能把生活過得這麼好。」

「我們學會了很多東西。」葉小美平靜地說,「種菜教會了我們要有耐心,要相信希望。」

那天志強沒有待很久,但離開前他對葉小美說:「小美,謝謝妳把小恩照顧得這麼好。我...我很抱歉以前的事情。」

「過去就讓它過去吧。」葉小美說,「小恩需要的是一個穩定溫暖的家,我們已經擁有了。」

目送志強離開後,小恩抱著媽媽說:「媽媽,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幸福。雖然只有我們兩個人,但我們有菜園,有鄰居朋友,還有很多人喜歡我們的故事。」

「是啊,我們擁有的比以前更多。」葉小美緊緊抱著女兒,「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創造幸福,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

綠色的未來

兩年後,葉小美的事業越來越成功。她不僅在農場工作,還開設了自己的園藝工作室,專門教授都市農業和陽台種植。小恩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為一個開朗自信的孩子,經常協助媽媽的工作,被大家暱稱為「小小園藝師」。

某個週日的早晨,母女倆像往常一樣在陽台照料她們的菜園。現在的陽台比兩年前更加豐富多彩,不僅有各種蔬菜,還有香草和小花。

「媽媽,妳說如果當初我們沒有種菜,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小恩一邊澆水一邊問。

葉小美停下手中的工作,望著遠方的天空思考了一會兒:「也許我們還是會走出困境,但不會像現在這樣快樂和充實。種菜不只是種菜,它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的道理。」

「什麼道理?」

「比如說,每一顆種子都有它成長的時間,我們不能急,要有耐心。就像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也需要時間來療癒和成長。」葉小美蹲下來,和女兒一起觀察剛冒出新芽的羅勒,「還有,給植物澆水、施肥、除草,就像我們對生活付出努力一樣,只要用心照顧,就一定會有收穫。」

小恩點點頭,似懂非懂地說:「所以我們的菜園就像我們的新生活一樣,從小小的種子開始,慢慢長成現在這樣美麗的樣子。」

「沒錯!」葉小美忍不住笑了,「妳真聰明。」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張阿嬤的聲音:「小美,小恩,妳們的菜熟了沒有?我帶了新做的麵條上來,我們一起包餃子怎麼樣?」

「好啊!」母女倆異口同聲地回答。

看著陽台上綠意盎然的蔬菜,聽著樓下鄰居親切的招呼聲,葉小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充滿了感恩。

種子的力量

現在的葉小美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分享她的「綠色療癒」故事。每當站在講台上,看著台下那些渴望改變生活的眼神時,她總是會說:

「兩年前,我是一個迷失方向的單親媽媽,覺得生活毫無希望。但是一個小小的陽台菜園改變了我們的整個人生。不是因為種菜有什麼神奇的魔法,而是因為在照顧這些植物的過程中,我學會了照顧自己和孩子,學會了耐心等待,學會了相信希望。」

「每一顆種子都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無論現在的處境多麼困難,只要我們願意開始,願意付出耐心和愛心,生活就會慢慢發生改變。」

台下總是會響起熱烈的掌聲,而小恩就坐在第一排,驕傲地看著媽媽。

回到家後,母女倆依然會來到陽台,照顧她們心愛的菜園。雖然現在她們有了更大的工作室,有了更多的植物,但這個最初的陽台菜園永遠是她們心中最特別的地方。

「媽媽,我們的故事會不會激勵更多的人?」某天晚上,小恩在陽台上問道。

「我相信會的。」葉小美摸摸女兒的頭,「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種子,等待著適當的時機發芽。我們的故事也許就是那一滴水,那一縷陽光,能夠幫助它們開始生長。」

月光灑在陽台的菜園上,那些綠色的植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擺,就像在訴說著生命的奇蹟。從破碎到重建,從絕望到希望,從孤單到溫暖,這一切都始於一個簡單的決定:在陽台上種下第一顆種子

而現在,這顆種子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庇蔭著不只是她們母女,還有更多需要希望的人們。這就是陽台小菜園的真正奇蹟——它不只是讓蔬菜成長,更讓人們重新相信,無論多麼微小的開始,都能創造出無限美好的可能。

在這個充滿綠意和愛的家裡,母女倆繼續著她們的故事,用每一天的照料和等待,見證著生命最美麗的轉變。而那個最初的陽台菜園,將永遠提醒著她們:最好的療癒,往往來自於我們給予生命的愛與關懷。

文章出處: 陽台小菜園的重生 - 蕭帥哥的家 - udn部落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帥哥的沙龍
68會員
224內容數
分享人生一路走來經驗心得學習把她一一寫出來和你交流~歡迎認識你
蕭帥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陳心語從來沒有想過,二十八歲的她會變得如此封閉。曾經的她是朋友圈裡最開朗的那個,總是笑聲爽朗,樂於助人。然而,半年前發生的事情徹底改變了她。 那是一個看似平常的週五晚上,她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開門的瞬間,她看到了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交往兩年的男友俊偉和她最要好的閨蜜雅婷,正坐在她家的沙發上,親密地
2025/09/11
陳心語從來沒有想過,二十八歲的她會變得如此封閉。曾經的她是朋友圈裡最開朗的那個,總是笑聲爽朗,樂於助人。然而,半年前發生的事情徹底改變了她。 那是一個看似平常的週五晚上,她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開門的瞬間,她看到了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交往兩年的男友俊偉和她最要好的閨蜜雅婷,正坐在她家的沙發上,親密地
2025/09/11
葉小美從來沒有想過,三十歲的生日會過得如此冷清。 辦公室裡同事們匆匆送上一個小蛋糕,她笑著道謝,心裡卻空蕩蕩的。 五年來,她在這家廣告公司兢兢業業,從基層設計師做到資深企劃,卻在上個月被新來的年輕主管當眾批評創意過時,提案一再被退回。 「小美,你的想法太保守了,現在的市場需要更前衛的東西。」主
2025/09/11
葉小美從來沒有想過,三十歲的生日會過得如此冷清。 辦公室裡同事們匆匆送上一個小蛋糕,她笑著道謝,心裡卻空蕩蕩的。 五年來,她在這家廣告公司兢兢業業,從基層設計師做到資深企劃,卻在上個月被新來的年輕主管當眾批評創意過時,提案一再被退回。 「小美,你的想法太保守了,現在的市場需要更前衛的東西。」主
2025/09/10
清晨七點,陽光透過租屋處的小窗戶灑進來,照亮了葉小美和旺旺溫馨的小窩。作為一個剛出社會的小資上班族,小美的月薪雖然不高,但她對金毛尋回犬旺旺的愛卻是無價的。 「早安,我的小王子!」小美輕撫著旺旺柔軟的金色毛髮,旺旺立刻興奮地搖起尾巴,用溫暖的舌頭舔舔主人的臉頰。 然而,甜蜜的早晨總是伴隨著現實的
2025/09/10
清晨七點,陽光透過租屋處的小窗戶灑進來,照亮了葉小美和旺旺溫馨的小窩。作為一個剛出社會的小資上班族,小美的月薪雖然不高,但她對金毛尋回犬旺旺的愛卻是無價的。 「早安,我的小王子!」小美輕撫著旺旺柔軟的金色毛髮,旺旺立刻興奮地搖起尾巴,用溫暖的舌頭舔舔主人的臉頰。 然而,甜蜜的早晨總是伴隨著現實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Thumbnail
《家庭關係與挑戰》 地球每天運轉、生養大地。日月昇華、萬物齊長。人類也是一樣。 阿俊對阿花既是家人,又是敵人,兩個人沒有一天不吵。孩子也大了,每天處在這成長環境,不壞也難。 燕兒,排行老大,適逢青春期初經來臨。「自己的媽媽是媽媽?」她恨為什麼要生於這個家庭,讓她抬不起頭,又背負一個「大姊」職稱
Thumbnail
《家庭關係與挑戰》 地球每天運轉、生養大地。日月昇華、萬物齊長。人類也是一樣。 阿俊對阿花既是家人,又是敵人,兩個人沒有一天不吵。孩子也大了,每天處在這成長環境,不壞也難。 燕兒,排行老大,適逢青春期初經來臨。「自己的媽媽是媽媽?」她恨為什麼要生於這個家庭,讓她抬不起頭,又背負一個「大姊」職稱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