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心跳持續一天!史上最反常伽瑪射線暴現身,中等質量黑洞首現蹤跡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顛覆認知的宇宙奇觀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9月9日宣布:天文學家透過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甚大望遠鏡,在銀河系外偵測到史上最反常的伽瑪射線暴GRB 250702B!這場持續整整一天的宇宙爆炸,不僅打破50年來「伽瑪暴僅爆發一次」的鐵律,更可能揭露天文學家追尋半世紀的「中等質量黑洞」證據。


💥 三大震撼特徵:重寫宇宙爆炸教科書

1. 時間尺度革命

傳統伽瑪射線暴僅持續幾毫秒到幾分鐘,GRB 250702B卻延燒24小時,長度達典型事件的100-1000倍!主導研究的都柏林大學天文學家馬丁-卡里略(Antonio Martin-Carrillo)驚嘆:「這與過去半世紀觀測到的任何伽瑪暴都不同。」

2. 週期性宇宙心跳

更令人震驚的是,該事件在一天內重複爆發多次,呈現明顯週期性。馬丁-卡里補指出:「伽瑪暴應是災難性單次事件,因為爆發源頭在劇烈爆炸後就應消失。但這次事件反覆出現強烈活動,前所未見!」

3. 銀河系外超級能量

ESO團隊透過HAWK-I相機確認,爆發源位於另一個星系。哈伯太空望遠鏡進一步證實,宿主星系的尺寸與亮度暗示其距離地球數十億光年。馬丁-卡里補強調:「這意味著真實威力將比近距離事件強大數千倍!」


🔍 兩大可能機制:宇宙級謎題的解鎖鑰匙

機制一:特殊恆星死亡模式

若由40倍太陽質量的超巨星死亡引發,必須存在前所未見的死亡方式

  • 恆星核心爆炸後仍有殘留物質持續供能
  • 形成週期性噴流的「殭屍引擎」
  • 挑戰現有超新星爆炸理論極限

機制二:黑洞撕裂恆星(潮汐瓦解事件)

更驚人的假說涉及中等質量黑洞(IMBH)——這個天文學家追尋50年的「失落的環節」:


黑洞質量階梯從恆星級黑洞(3-100倍太陽質量)到中等質量黑洞(100-10萬倍太陽質量),再到超大質量黑洞(百萬倍太陽質量以上)。本次事件若證實,將是人類首度捕捉中等質量黑洞活動證據


  • 需要一顆異常恆星特殊黑洞撕碎
  • 週期性爆發來自物質螺旋墜落黑洞的脈動

「無論哪種解釋,都是天文學史上的首次發現!」馬丁-卡里補強調,「這使得GRB 250702B成為宇宙中最獨特的天文事件之一。」


🛰️ 全球望遠鏡聯手:解碼宇宙訊息的科技奇蹟

1. NASA費米望遠鏡:第一發現者

7月2日,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率先偵測到異常信號,雖僅能提供大略位置,卻啟動這場宇宙追捕行動。

2. ESO甚大望遠鏡:精準定位者

研究團隊立即啟動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

  • HAWK-I紅外相機:鎖定爆發確切座標
  • X-shooter光譜儀:分析光譜確認外星系起源
  • 數據顯示光源距離遠超銀河系範圍

3. 哈伯+韋伯:終極驗證者

  •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宿主星系高解析影像,確認遠距離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持續監測後續活動,捕捉紅外線餘暉

📊 科學衝擊波:三大天文學範式轉移

1. 伽瑪暴理論重構

傳統模型認為伽瑪暴來源分為兩類:長暴(>2秒)來自大質量恆星核心塌縮,短暴(<2秒)來自中子星合併。GRB 250702B的週期性長暴,迫使科學家提出第三類機制。

2. 黑洞演化拼圖補齊

中等質量黑洞被稱為「宇宙種子」,是連接恆星級與超大質量黑洞的關鍵環節。本次發現可能解開:

  • 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快速成長
  • 早期宇宙黑洞種子來源之謎

3. 極端物理實驗室

持續一天的伽瑪暴創造獨一無二的實驗條件:

  • 測試強引力場下的物質行為
  • 驗證廣義相對論極限預測
  • 探索宇宙最高能粒子加速機制

🔮 未來追蹤:解開宇宙謎題的關鍵步驟

研究團隊已啟動全球望遠鏡聯網監測:

  1. 精確測距:透過韋伯望遠鏡光譜分析,計算宿主星系紅移值
  2. 能量校準:結合距離數據,計算真實爆發能量(可能超10⁴⁸爾格)
  3. 週期解析:分析爆發間隔規律,驗證黑洞自轉或雙星系統模型
  4. 多波段追蹤:同步觀測X射線、可見光、無線電波餘暉

「我們仍不確定能否找到最終答案,但這已是在理解這個極端天體上的巨大突破。」馬丁-卡里補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發表的研究中總結。


💫 終極提問:宇宙在向我們傳遞什麼訊息?

當GRB 250702B的伽瑪射線穿越數十億光年抵達地球,它帶來的不僅是能量爆發的數據——更是宇宙對人類提出的挑戰書

  • 恆星死亡是否隱藏未知的重生模式?
  • 中等質量黑洞如何躲過半世紀搜尋?
  • 週期性宇宙爆發是否暗示更高維度的物理法則?

正如研究團隊所言,這次發現「只是解開極端宇宙之謎的第一步」。當韋伯望遠鏡持續傳回數據,當全球望遠鏡鎖定這片宇宙深空,人類或將在不久的將來,聽到這顆「宇宙心跳」背後的終極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2會員
377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09/12
🔍 核心發現:原地踏步的「升級」 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與Phoronix聯合測試揭露:Windows 11 25H2在41項基準測試中,效能完全未能超越前代24H2,甚至在LuxCoreRender等項目倒退2%。更震驚的是,Ubuntu 25.10以平均15%的效能優勢碾壓Wi
2025/09/12
🔍 核心發現:原地踏步的「升級」 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與Phoronix聯合測試揭露:Windows 11 25H2在41項基準測試中,效能完全未能超越前代24H2,甚至在LuxCoreRender等項目倒退2%。更震驚的是,Ubuntu 25.10以平均15%的效能優勢碾壓Wi
2025/09/12
🌌 關鍵突破:時空漣漪中的「宇宙鐘聲」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最新偵測到一場震撼宇宙的碰撞:兩個黑洞合併形成63倍太陽質量的巨獸,以驚人的每秒100次高速自轉!這項登頂《物理評論快報》的發現,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與霍金黑洞定理提供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證據」。 🔭 十年蛻變:從模糊
2025/09/12
🌌 關鍵突破:時空漣漪中的「宇宙鐘聲」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最新偵測到一場震撼宇宙的碰撞:兩個黑洞合併形成63倍太陽質量的巨獸,以驚人的每秒100次高速自轉!這項登頂《物理評論快報》的發現,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與霍金黑洞定理提供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證據」。 🔭 十年蛻變:從模糊
2025/09/12
🌌 關鍵發現:冰封10億年的「宇宙時空膠囊」 日本東京大學聯合團隊11日震撼宣布:「龍宮」小行星母天體的冰層持續存在超過10億年!這項登頂《自然》期刊的研究,首次證實碳質小行星能長期以「固態冰」形式保存水源,徹底顛覆人類對地球水起源的認知。 🔬 破解宇宙謎題的三大突破 1. 「宇宙冰箱」
2025/09/12
🌌 關鍵發現:冰封10億年的「宇宙時空膠囊」 日本東京大學聯合團隊11日震撼宣布:「龍宮」小行星母天體的冰層持續存在超過10億年!這項登頂《自然》期刊的研究,首次證實碳質小行星能長期以「固態冰」形式保存水源,徹底顛覆人類對地球水起源的認知。 🔬 破解宇宙謎題的三大突破 1. 「宇宙冰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上禮拜因為太陽黑子異常活躍的關係,導致原本無法看見極光的地區也紛紛出現極光,主流媒體也相繼報導有關太陽黑子、太陽閃焰、地球磁及相關資訊,其實看到覺得鰻奇妙的,因為這些原本只有身心靈圈在關注的東西,現在卻能透過主流媒體傳播讓更多人得知地球目前正在轉變的事情。
Thumbnail
上禮拜因為太陽黑子異常活躍的關係,導致原本無法看見極光的地區也紛紛出現極光,主流媒體也相繼報導有關太陽黑子、太陽閃焰、地球磁及相關資訊,其實看到覺得鰻奇妙的,因為這些原本只有身心靈圈在關注的東西,現在卻能透過主流媒體傳播讓更多人得知地球目前正在轉變的事情。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0/123.html 00:03 ➠不只有一個地球 02:25 ➠人類有一個世界毀滅於核子大戰……。 04:50 ➠人類內在世界的探索與演化
Thumbnail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0/123.html 00:03 ➠不只有一個地球 02:25 ➠人類有一個世界毀滅於核子大戰……。 04:50 ➠人類內在世界的探索與演化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
Thumbnail
  大約在一百三十八億年前經歷所謂的大霹靂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才應運而生。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徵,就成了「物理學」。    在這之後過了大約三十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複雜的結構,稱為原子,然後進一步構成分子。至於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交互作用,就成了「化學」。    大約在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首先聲明,這篇文章是我提供概念請ChatGPT將本文完成
Thumbnail
首先聲明,這篇文章是我提供概念請ChatGPT將本文完成
Thumbnail
自人類古老文明開始,我們對於宇宙的起源、結構以及存在的意義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的奧妙和真理是許多哲學、神秘主義和宗教思想中探索的核心主題。然而,在20世紀初,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宇宙。
Thumbnail
自人類古老文明開始,我們對於宇宙的起源、結構以及存在的意義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的奧妙和真理是許多哲學、神秘主義和宗教思想中探索的核心主題。然而,在20世紀初,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宇宙。
Thumbnail
說到太空碎片(aka太空垃圾),有些博物館裡還真的有收藏!
Thumbnail
說到太空碎片(aka太空垃圾),有些博物館裡還真的有收藏!
Thumbnail
地球上的生命現在都在向更高的空間前進,變化無處不在。 伴隨著未來的時日各種事件的展開,這些變化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過去需要數百年才能落地生根的事物, 現在以量子速度 發生著。 舊範式輪番上演更多的戲碼 時,那是最後的掙扎,無需對此感到氣餒, 這僅僅是虛幻 的一幕,不會持續太久的虛幻。
Thumbnail
地球上的生命現在都在向更高的空間前進,變化無處不在。 伴隨著未來的時日各種事件的展開,這些變化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過去需要數百年才能落地生根的事物, 現在以量子速度 發生著。 舊範式輪番上演更多的戲碼 時,那是最後的掙扎,無需對此感到氣餒, 這僅僅是虛幻 的一幕,不會持續太久的虛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