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架設新網站後,就一直反覆拿過去的 SEO技術來測試能否運用在新的網站。
先講結論,可以,而且有效。
結論一:傳統 SEO技術仍然有效
從下面這張數據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來,傳統的 SEO技術依舊是有效的,並沒有受到 AI的打擊。在這 50天我整理出兩個理由,分別是:
理由一:現階段的 AI發展不足,錯誤資訊太多
有在使用 AI整理資料的用戶應該很常遇到「AI會用自信滿滿的語氣,提供完全錯誤的答案」的情形。
目前已經有 AI的開發團隊承認了這個情況,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這篇「Why Language Models Hallucinate」、「語言模型為什麼會出現幻覺」。
簡單來說,就是現階段的 AI還在學習的階段,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人類的「不懂裝懂」,這甚至還是人類教會它的,期望它這麼做的。
因此,當使用者想要找尋最新的資料時,「網站」的信任度仍然高過於 AI,尤其是對於正確度比較要求的時候,使用者寧可去看網站,而不是去看 AI整理的內容。(我想是因為預期 AI可能會出錯,但使用者不想要浪費這段時間,至少我自己就是這樣)。

理由二:看網站依舊更快且更有效率
在 AI尚未出現以前,使用者在網路上搜尋資訊,觀看文字的效率絕對大過於觀看影片。因為大多數的影片,不僅會在開頭加入「鉤子」,或者是其他開場白,觀眾甚至很難直接找到需要的資訊。
但文字則不同,觀眾可以直接點選目錄,或者在網頁中搜尋指定文字。
舉例來說,今天有一個讀者想要找一個楓之谷 NPC或是道具的位置,他觀看一部「完整流程」的影片,可能要在影片中拉動時間軸,來核對畫面內容。但如果是觀看網頁,他只需要「搜尋」網頁中的內容,就可以快速地找到他想要的資料。
這就是網頁、文字的魅力,用網站找資料,更快,且更有效率。
基於以上這兩點,至少在 2025年的現在,網頁 SEO還沒有被 AI打敗。那些吹噓 AI的除了賣軟體,賣課程,賣芒果干之外,我目前還沒有看到它們的優勢。
這邊指的是 AI對於 SEO的部分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大,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影響,甚至在其他部份的影響性比我預期的還要大很多,但我現在沒空細說。
結論二:方格子的網站基數夠大,SEO真的很強
我在架設新網站的時候,做了很多測試。
像是將原本發布在方格子的文章內容完全移除,僅留下導至新網站的引流文字與連結。
或者是,發布一篇全新但僅有引流文字與連結的內容。
用這兩種方式來測試方格子的排序效果如何。
結果令我相當意外的,方格子的效果異常的好。不僅我移除內容的文章,依舊排序在 Google的第一位,為我的新網站帶來十幾萬的流量外。即便我發布了一篇幾乎毫無內容的文章,方格子的排序依舊在相當前面。
下面這張圖片,是我在 9月 7日發布在方格子的楓之谷攻略文「楓之谷Artale攻略:鬼怪披風取得方式完整流程圖文教學」,截至剛剛居然有 563個觀看,並且排序在 Google的第一頁。
依照普遍 SEO的基本認知「內容為王」,這篇文章根本毫無內容,並且發布的時間也較晚,即便被 Google收錄,也不應該出現在 Google排序的前端。
但實際上,這篇幾乎沒有內容的文章,卻出現在 Google排序的第一頁。雖然是第一頁較為靠後(忘了是第五還是第六),但依舊讓我感到相當震驚。
因為與此同時,我新架設的網站中,這篇圖文並茂,符合 SEO架構的完整攻略文章,卻在大約 8至 16位之間徘徊,也就是第二頁的末段之後的位置。

除了這篇新文章之外,我的舊文章持續維持在 Google搜尋排行的第一位,讓我的新網站點閱率低的可憐。雖然絕大多數的使用者,在搜尋關鍵字,看到我在方格子發布的文章後,會跳轉到我的新網站。
但這樣的操作卻依舊讓我的新網站只有 3.5%都不到的點閱率,對於網站成長來說確實也是一個雙面刃。
*看不到方格子的數據,不然我還滿想知道我在方格子發部文章,實際上帶來多少的曝光?以及在 Google搜尋的點閱率如何?
方格子的基體太大,以至於毫無內容的文章,也能有不錯的排名
這個測驗結果給我帶來很大的衝擊,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我瀏覽了相當多篇方格子的文章,並且從中挑選數篇我個人覺得內容空泛的來做搜尋。
結果出現在我預料內,卻仍然讓我驚訝不已的結果。
那就是,即便文章內容很匱乏,但依舊會出現在 Google搜尋靠前的位置。
我所謂內容匱乏的文章,可能就只是幾張圖片,加上簡單的文字敘述而已。這樣的「廢文」,我個人完全不想看。但這樣的內容居然把其他完整且豐富的內容壓著打,足見方格子的強大。
甚至還有幾篇,雖然標題是我想要找的內容,但實際上內文亂七八糟,資料也提供不齊全的文章,居然大辣辣地擺在 Google搜尋的首位。
這得讓我相當震驚,所以這句話我要再次強調,因為這毋庸置疑表示「即便在方格子發的文章沒有太深入的內容,也能得到不錯的排序成果」
也因為這樣,我得到了以下的結論。
只要有點 SEO概念,完全可以用方格子佔據 Google前段排名
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但這似乎表示「只要有點 SEO的概念,任何人完全可以在方格子發布文章,來占據 Google搜尋排名前段的位置」
也就是說,除非有跟作者同等級的競爭者,並且再加上和方格子同等級的網站,否則佔據 Google第一頁似乎相當容易?!
基於這一點,我改變了規劃中的合作策略,往後在接案子的時候,我將會把「想要曝光」的合作邀稿,發布在方格子這邊,用更好的Google排序來做為報價的基礎。
而我新架設的網站,則是改用 3C資訊、遊戲攻略、台灣美食、或者任何我自己想要發布的東西。如果網站經營有成,搭配 IG、Threads、FaceBook,或許我可以把自己打造成過去部落客、網紅、或是KOL、KOC的個人IP。
但這都是後話,之後有做起來再跟各位分享這方面的心得。對於行銷別人的公司我很有經驗,行銷自己我還真沒甚麼經驗。
至於網站的流量數據,方格子、IG、Threads還有各個其他論壇,透過導流的方式,網站經營 50天,流量大概 10萬至30萬之間。中間我因為 Google AdSense設定失敗,重新串了另一組 Google帳號,導致我的數據全部丟失。而我自己也懶惰,不想為了 8月16日以前那 24天的數據去維持兩個不同的帳號,就乾脆把 8月16日以前的數據都忽視了。
比較可惜的是,前面已經累積了 10美元的 Google AdSense營利,並且已經開始跑 AB測試,後面重新驗證,又重新跑測試,花了不少時間。
目前算下來一個月應該是接近 40美元的收益,扣掉網站的維護成本約 30美元,每個月大概有 10美元的營利吧?除非我大幅降低網站的維護成本,或者用其他方式提高營利,不然目前算下來跟使用方格子並沒有太多差別。
針對這一個部分,如果只是短期的休閒玩家,可以用方格子來賺取聊勝於無的被動收入。但如果想要成為一個部落客、KOL、KOC或是任何型態的網紅,或者想要打造個人的品牌,發展出個人 IP。方格子會是一個很好的「社群平台」,是一個引流、導流,讓別人認識你的地方,但終究還是需要架設屬於自己的網站,並且經營好目前主流的FaceBook、Instagram、Youtube、X、或是其他社群媒體,會是相對更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