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全家最虛弱、體弱多病的小孩;在學校,我也是全班生病最多的學生。六年級導師直接給我起綽號「林黛玉」。體育課暖身跑一兩圈,我跑不到半圈就不行了。
小學還沒畢業,不曾坐飛機出國,但我的病歷(A4大小)已厚厚一疊,相當於一本瓊瑤小說+一本金庸武俠小說加起來的厚度,我的病歷先於我,出國給各國的醫生研究過,環遊世界回臺灣了。
我吃、敷、貼各種不同醫生開的藥。人生最高記錄--
將10顆大小顏色不一的藥丸放在手掌上,喝水一口吞進肚子裡。
高中時因為學校制度和文化的緣故,大隊接力被指定為候補選手(其實幾乎是全班參賽),每天練跑時都心想:干我屁事。(很不巧,田徑隊的隊長和副隊長都在我們班。可想而知練習的強度......)
大學時,體育老師在12分鐘耐力跑的項目直接給我100分,他說:任教OO大學體育課N年,不曾看過女生的跑步成績秒數比男生好的。讀大學時,跑步成為我面對挫折時抒壓、解放的方式。
出社會以後,大學好友(一群男的)組團單車環島(沒有我),令我心生嚮往。隨著Giant老董和電影練習曲東明相的影響,以及整個社會氣氛的渲染,我陸續開啟了幾段旅行--
2006夏:獨自機車環島6日
2007農曆新春:姊弟二人行II-單車環島
2012夏 三花結伴火車行 歸來二花嫁郎君-火車環島11日
之後的幾年,工作較忙碌,直到中年職涯轉換跑道後,2021年秋天開始的BBMW分段環島:
Bike自行車
Bus客運或公車
Metro軌道運輸: 火車/高鐵/捷運/輕軌...etc
Walk徒步
以徒步為主要交通方式,臺北出發,經宜花東,去年夏天終於到高雄,吃到了心心心念念的丹丹漢堡,去了心心念念的壽山動物園,然後,因故休息了一年。
古有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寶島如此綺麗多媚,我都已經環島3.6圈了,人生很精彩,活得很過癮,無論何時離世,好像都沒有遺憾了......。
不過,偶爾還是會想:
下一次,何時要再出發?大約是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