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投資ETF成為市場主流,不僅受益人數大增,券商也積極募集各種ETF,從去年的高股息ETF風潮,到今年的主動型ETF,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台灣目前發行上市的ETF超過200檔,已讓投資者產生了選擇障礙。可以說,除了0050之外,其他的ETF(包括高股息ETF, 債券ETF, 主題式ETF和主動型ETF等)都有太多商品競逐,讓投資者無所適從。
本來投資ETF是因為不用花力氣選股,投資者可以輕鬆參與金融市場,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但現在ETF卻步上股票的後塵,投資者還是得花力氣去瞭解和研究,在眾多ETF中做取捨。就以高股息ETF為例,每一檔高息ETF雖然都是追蹤一個特定指數(號稱指數型ETF,但這些指數有時是為了特定ETF發行而編製的指數),但每一檔高息ETF的選股策略都不同,成份股也不一樣,當然最後的發展以及報酬也會不同。
一般投資者會以股息殖利率來選擇高息ETF,或者選擇月配型的ETF;但股息殖利率是變動的,這就跟主動型ETF的報酬績效一樣,不代表未來的績效,都是僅供參考。其實,高股息ETF背後的選股策略和邏輯才是重點,這些才是影響其長期的配息是否穩定,以及能否順利填息。
以下比較國內5檔較老牌的高股息ETF,包括0056, 00878, 00919, 00713, 00918,看看它們的選股策略,以及從4/11日以來的總報酬(含配息及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