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本益比(P/E Ratio)的深入解析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言

目前美股大盤估值是否泡沫化?這個議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存在泡沫,有人則持相反意見。估值高低若缺乏比較基準,便難以客觀評斷。常見的估值方法包括本益比(P/E Ratio)、股價淨值比(P/B Ratio)、殖利率(Dividend Yield)、股價營收比(P/S Ratio)和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每種方法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企業。例如,景氣循環股適合使用股價淨值比,成熟企業適用殖利率法,新創事業因缺乏盈餘而較適合股價營收比,本益比則常用於成長型公司。


本益比是衡量大盤估值高低的常用指標,但其本身又分為多種類型。初入投資領域時,我僅了解最基本的本益比(靜態本益比),隨著學習深入,逐漸認識到各種本益比的應用。本文是我進一步學習各種本益比及估值方法後的筆記與大家分享。

本益比的類型與應用

常用的本益比有以下幾種:

  • (a) 靜態本益比(Static P/E)與追蹤本益比(Trailing P/E Ratio)
  • (b) 預估本益比(Forward P/E)
  • (c) 席勒本益比(Shiller P/E)
  • (d) 超額調整後本益比報酬(ECY)

(a) 靜態本益比與追蹤本益比

靜態本益比是最基本的本益比,計算公式為:企業當前股價 / 上一個會計年度的每股盈餘(EPS)。其意義在於以當前股價作為成本,EPS 作為企業上一年度的獲利,衡量投資回本所需的年限。例如,一家肉粽攤的 EPS 為 10 元,股價為 100 元,本益比為 10,表示理論上十年可以回本。

靜態本益比的明顯問題在於數據不夠及時,因此也被稱為歷史本益比。為解決這一問題,追蹤本益比(Trailing P/E Ratio)應運而生,也稱為動態本益比或 TTM(Trailing Twelve Months)。

  • 計算公式:當前股價 / 過去 12 個月(最近 4 季)的每股盈餘(EPS)
  • 特點:使用最新已發生的實際盈利數據,客觀且準確,無預測成分。
  • 缺點:反映的是過去情況,而投資是面向未來。若公司未來盈利預期發生變化,靜態本益比的資訊會顯得落後,常被比喻為「看著後照鏡開車」。

(b) 預估本益比(Forward P/E Ratio)

  • 計算公式:當前股價 / 未來 12 個月(預估)的每股盈餘(EPS)
  • 特點:
    • 使用分析師或公司提供的盈利預測(Forecast)進行計算。
    • 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盈利的共識預期。
  • 優點:更具前瞻性,能更好地捕捉公司的成長潛力,是判斷股票是否「便宜」的較佳指標。
  • 缺點:預估數據帶有主觀性。若分析師預估過於樂觀或悲觀,會導致本益比失真。需要關注預估共識的準確性和變化趨勢。

以上本益比方法適用於單一企業,也可用於整體股票市場(如標普 500 指數)。然而,由於市場中包含各種類型的企業,使用靜態、追蹤或簡單本益比法可能導致失真。這些方法更適合橫向比較(同一時期內不同公司的表現)。若對同一家公司進行縱向比較(不同時間點),則需考慮通膨問題及 EPS 的景氣波動,不能直接比較景氣低谷與高峰時期的數據。

用歷史本益比衡量大盤時容易出現本益比在經濟衰退時期大幅飆高的情況(例如2008年金融風暴),這是由於企業盈餘大幅降低所致。

raw-image

(c) 席勒本益比(Shiller P/E Ratio),又稱經景氣循環調整本益比(CAPE)

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提出,用意在於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其計算公式為:當前股價 / 過去 10 年經過通膨調整後的平均盈餘,不容易出現類似歷史本益比類似比較標準不一致的狀況。

  • 公式:席勒本益比 = 當前股價 / 過去十年經過通膨調整後的 10 年平均每股盈餘(EPS)(通膨調整可通過今年 CPI / 當年 CPI 實現)
  • 特點:
    • 透過 10 年長期平均平滑景氣循環對企業盈利的劇烈波動(如金融海嘯時的盈利暴跌)。
    • 經過通膨調整,使不同時期的數據可進行比較。
  • 適用場景:評估長期和整體市場的估值是否極端(如判斷美股是否處於歷史高位)。常用於預測長期投資回報率。

為什麼席勒本益比需要去除通膨影響並使用十年平均盈餘?

  • 採用 10 年平均盈餘可最小化景氣波動的影響。景氣有高有低,若僅使用近四季 EPS 作為計算基礎,單一年度的盈餘變動可能較大,導致本益比波動劇烈。
  • 去除通貨膨脹影響,還原每年獲利的真實購買力價值。例如,一家奶茶店原本一杯奶茶售價 10 元,成本 7 元,獲利 3 元;後因通膨,成本上升至 10 元,售價調整為 14 元,獲利 4 元。表面看來獲利增加,但 4 元的購買力可能不如之前的 3 元。席勒本益比旨在消除這種獲利提升但真實購買力下降的假象。

若不進行調整會有何問題?

若不剔除通脹影響,直接使用名義盈利計算長期平均 PE,會導致產生「估值幻覺」:投資者在高通脹時期看到名義 PE 低,以為「便宜」而買入,但企業真實利潤可能未改善。在低通膨時期,投資者可能因名義 PE 高而避開市場,錯失真實回報。使用扭曲的估值指標會影響對長期真實回報的合理預期。

也因此難以比較歷史上的估值高低,例如在高通脹時期(如 1970~1980 年代),公司的名義盈利隨物價飛漲。若直接使用名義盈利計算 PE,會使 PE 看起來顯得便宜。

席勒本益比通過「十年平滑」和「通脹調整」消除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的干擾,揭示市場由基本面決定的估值真相。若不這麼做,該指標將失去為長期投資提供可靠價值參考的核心意義。


raw-image

(d) 超額調整後本益比報酬(ECY,Excess CAPE Yield)

ECY 是席勒本益比的進階版,主要針對席勒本益比未考慮利率環境的問題。新冠疫情後,各國貨幣政策與以往不同,傳統的席勒本益比(CAPE)預測能力可能不再適用。

  • 計算公式:ECY = (1 / CAPE) - 美國 10 年期公債實質殖利率
    • 其中,CAPE 為股價除以過去 10 年經通膨調整後的平均每股盈餘(EPS)
    • 1 / CAPE 可視為股票的預期獲利率。
  • 意義:ECY 代表「股票相對於公債的實質超額報酬」。例如,若 ECY 為 3%,表示預期未來 10 至 20 年間,股市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將高出公債約 3%。ECY 數值愈高,代表股票相對公債的預期超額回報愈具吸引力。根據席勒教授的觀點,ECY 可作為預測未來十年股市實質超額報酬的參考指標。



raw-image
raw-image


結語

當前席勒本益比已達歷史高點,僅次於網路泡沫時期。使用席勒本益比及 ECY 時需注意,指標處於高位並不意味大盤即將下行,而是需理解其背後意義。例如:

  • 席勒本益比採用近 10 年平均盈餘,若美國企業近幾年獲利快速增長,該指標無法充分反映。
  • ECY 反映的是相對國債的報酬,若國債殖利率為 5%,則 1% 的 ECY 仍代表 6% 的年化報酬,只是相對國債的吸引力降低。該值短期內與利率高低關聯性較大。

另一種評估方式是取樣比較,例如比較當前頭部 7 家公司(Mega 7)的本益比與 2000 年網路泡沫時的頭部公司。目前 Mega 7 佔標普 500 指數權重的 35%(2025 年 9 月),而 2000 年時權重較為分散,前 10 大企業約佔 25%,因此至少需取 2000 年前 15~20 大企業的本益比進行比較。這也是一種可行的評估方式。

每種評估方法都有其片面性與優劣,關鍵在於理解其原理與局限性,才能做出較好的判斷。

E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er投資踩坑筆記
257會員
96內容數
總體經濟簡析_美股_台股_短期指引
2025/08/15
最近幾篇文都在提騙局,本篇是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是我親身經驗。
Thumbnail
2025/08/15
最近幾篇文都在提騙局,本篇是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是我親身經驗。
Thumbnail
2025/06/28
江湖傳言: 『高盛反買, 別墅靠海』 這句話究竟是不是真的? 正好小弟有個不可告人的癖好, 就是喜歡搜集舊資料後來複驗
Thumbnail
2025/06/28
江湖傳言: 『高盛反買, 別墅靠海』 這句話究竟是不是真的? 正好小弟有個不可告人的癖好, 就是喜歡搜集舊資料後來複驗
Thumbnail
2025/06/26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 指人們在人格測驗中,感到非常準確,但這些描述通常都非常模糊且適用於大多數人。
Thumbnail
2025/06/26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 指人們在人格測驗中,感到非常準確,但這些描述通常都非常模糊且適用於大多數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慣性的使用某些指標來預測股市的漲跌,例如KD或是景氣對策訊號,但股價本身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投票機,視為景氣的超級領先指標,從此觀點,似乎沒有領先股價的指標來進行預測,基於此,本篇文章想換一種思維,用股價來確認現在的景氣位階,如此便能了解未來1-2年的經濟週期。
Thumbnail
我們慣性的使用某些指標來預測股市的漲跌,例如KD或是景氣對策訊號,但股價本身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投票機,視為景氣的超級領先指標,從此觀點,似乎沒有領先股價的指標來進行預測,基於此,本篇文章想換一種思維,用股價來確認現在的景氣位階,如此便能了解未來1-2年的經濟週期。
Thumbnail
市場可以接受的合理本益比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當產業成長性降低,或是資金情勢改變,市場所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也會調整,企業營運績效或許沒有改變,每股獲利維持同樣水準,但市場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不一樣,也會讓股價調整。
Thumbnail
市場可以接受的合理本益比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當產業成長性降低,或是資金情勢改變,市場所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也會調整,企業營運績效或許沒有改變,每股獲利維持同樣水準,但市場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不一樣,也會讓股價調整。
Thumbnail
除了看整體是否持續成長繁榮之外,也要看內容是如何分配,對於投資者而言,辨識股市內容如何發展,關係著如何做資金配置,也關係著所承擔的風險高低。如果內容不是營運穩健或成長的股票表現,而有較多是投機題材熱絡造就的行情,是否適合冒險追逐利益?
Thumbnail
除了看整體是否持續成長繁榮之外,也要看內容是如何分配,對於投資者而言,辨識股市內容如何發展,關係著如何做資金配置,也關係著所承擔的風險高低。如果內容不是營運穩健或成長的股票表現,而有較多是投機題材熱絡造就的行情,是否適合冒險追逐利益?
Thumbnail
藉由對基本面的實質評價,對實質價值有強烈的覺察。 找出所屬的產業類別 產業類別對於股價估值會有很大的影響,穩定的傳統產業未來成長性低,估值(本益比)通常偏低,具有成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AI),本益比通常較高,甚至於高到不合乎常理的本夢比(本益比>100倍) 找出想要投資的產業類別,或者
Thumbnail
藉由對基本面的實質評價,對實質價值有強烈的覺察。 找出所屬的產業類別 產業類別對於股價估值會有很大的影響,穩定的傳統產業未來成長性低,估值(本益比)通常偏低,具有成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AI),本益比通常較高,甚至於高到不合乎常理的本夢比(本益比>100倍) 找出想要投資的產業類別,或者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18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想知道一個東西貴不貴,我們必須要知道「價值」以及「價格」如何,才知道「性價比」如何。 想知道股市貴不貴,最簡單的方式我們可以用本益比(P/E)來看。以S&P500為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18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想知道一個東西貴不貴,我們必須要知道「價值」以及「價格」如何,才知道「性價比」如何。 想知道股市貴不貴,最簡單的方式我們可以用本益比(P/E)來看。以S&P500為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是由貨幣+心理兩項因素加總而成,如果要理解貨幣(籌碼)情況那觀察大戶持股比例的變化是一個非常棒的指標,此指標可以優化你建倉及減碼的時間點。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是由貨幣+心理兩項因素加總而成,如果要理解貨幣(籌碼)情況那觀察大戶持股比例的變化是一個非常棒的指標,此指標可以優化你建倉及減碼的時間點。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市場對第一季的盈利預期一直在下調,但股市一直創新高... 有點怕嗎? 開場白... 首先,感謝最近認識我的粉絲跟新加入的讀者。 我的專欄主要在講美股。我會提供很多有用的資訊,分享我分析跟思考的方式,以及我的觀點。我通常無法給你一個結論,尤其是哪支股票該不該買,因為我不想。但我可
Thumbnail
市場對第一季的盈利預期一直在下調,但股市一直創新高... 有點怕嗎? 開場白... 首先,感謝最近認識我的粉絲跟新加入的讀者。 我的專欄主要在講美股。我會提供很多有用的資訊,分享我分析跟思考的方式,以及我的觀點。我通常無法給你一個結論,尤其是哪支股票該不該買,因為我不想。但我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