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瀨戶內海,其實是一大塊區域的統稱,位於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大島之間,是日本最大的內海,這裡因為藝術祭的帶動,讓各個島嶼慢慢熱鬧起來,也成了許多人規劃「跳島旅行」的理由,這趟我們的行程選擇岡山進、高松出,一路串連尾道、生口島、直島、豐島、小豆島,搭配單車、船班,玩得自由也隨性。
關於交通
1.航班
我們搭乘虎航從桃園飛往岡山,回程則是高松飛桃園,這樣的動線很適合跳島,少了繞回的麻煩。2.船班
到達每個港口,第一件事就是先看船班表。原則是:去程搭早一點、回程搭晚班船回來。普通船比快速船便宜,通常我們首選普通船。小提醒:尾道往生口島的票在船上買,其他島嶼(直島、豐島、小豆島)都在港口窗口售票(付現金)。
3.交通卡
日本自由行的神卡就是Suica西瓜卡,我們直接綁定iPhone,不管搭地鐵、巴士,或是在便利商店買東西,只要手機靠近就能完成支付,超方便。
旅人小建議
• 水要多準備:島上販賣機雖然有,但便利商店跟餐廳不多,建議上船前就多帶一些水。
• 交通方式:如果選擇騎車,一定要租電輔車!因為不少路段坡度陡,有電輔會讓旅程愉快許多。
•防曬要徹底:海風+大太陽=曬傷警告。太陽眼鏡、帽子、袖套、防曬乳缺一不可。
【廣島/尾道】Lemonsea Onomichi 設計旅店
我們抵達尾道已經是晚上,入住時遇到會講中文的櫃檯小姐姐,還是台灣人!原本只訂了兩晚背包房,雙人房剛好有空房,只要加2000日圓就能升等雙人房,還特別強調「只有台灣人有這種福利」,那一刻真的覺得他鄉遇老鄉超幸福。




雙人房的設計很喜歡:有木質調的空間設計,高低差做出區隔,還有兩張單人床,睡覺翻身完全不受干擾。

早餐簡單卻充滿巧思,魚湯味噌湯、煎蛋、漬物、飯糰,每樣都清爽卻美味。




旅店離車站大約10分鐘,附近沒什麼餐廳,但有一間超市,我們幾乎每天都去買水蜜桃,一天每人最少兩顆,完全是旅行的小確幸。
有機爺爺的可愛小店

第一眼就被門口那張手繪的小貓圖案吸引,真的太可愛了!雖然店面不大,但裡頭卻什麼都有:新鮮農產品、各種手作醬料與調味品,滿滿寶藏感。




爺爺忙著整理貨品,卻依然很親切,還微笑著同意我到處拍照。我跟他說:「你的店好可愛!」他聽了也笑得好開心,整個氛圍暖暖的。



如果有經過這附近,記得一定要來逛逛這家小店,保證會被療癒到。
【廣島/尾道】本通商店街
尾道的商店街,有種復古卻舒服的氛圍,我最著迷的是每一家店的老招牌字型,充滿故事感。

我們在這家店買了兩個包包,結帳後我想幫包包拍張照,老闆娘看了很開心,還希望把照片傳給她,甚至送我一個放筷子的小碟子,並說想送上祝福,所以特別舉行一個小小的「祝福儀式」,這樣的交流,完全超出旅程規劃,但卻成為記憶裡最暖的片段。




在尾道住了兩晚,實際只玩了一天,有些店沒開,或是早早關門,但相較其他島,尾道算是這次旅行最熱鬧的地方了,這就是小島的隨興,即使如此,也並不覺得遺憾。













在商店街尾端的「尾道ええもんや」土產店,檸檬霜淇淋酸酸甜甜,清爽不膩,炎炎夏日裡吃上一口,瞬間療癒。


【廣島/尾道】千光寺公園頂上展望台
搭乘纜車緩緩升上千光寺公園頂上展望台,隨著高度拉升,尾道與瀨戶內海的島嶼景致逐步展開。

早上的陰天到中午已放晴,展望台像迴旋橋一樣蜿蜒向上,陽光刺眼卻美得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我倚在欄杆邊不停取景,把山坡、城鎮、橋梁、貨輪、水道與層疊的瀨戶內海島嶼一一收入鏡頭,原想等夕陽,但離黃昏還有好幾個小時,只能帶著遺憾先下山。






下山途中經過千光寺,這時間剛好遇上風鈴節,微風一吹,風鈴聲清脆悅耳,整個人都被療癒;彷佛把旅程的疲憊都吹散,留下滿滿的好心情。

【廣島/尾道】見晴亭
再往下走來到「見晴亭」一棟木造別墅式建築,這裡最早是茶園別墅,昭和時期曾做過旅館,2015年被列為日本文化廳有形文化財,如今是結合咖啡與住宿的複合空間,在找資料時,發現這還提供住宿,位在山坡上的見晴亭,視野極佳,從旅人拍攝的照片看,房間窗外景色超美,早上在房間就能看到日出,可以看到尾道風光,不過想到要拖著行李上山我就打退堂鼓,真要住建議背個輕便背包比較實際。


一路下山,層層疊疊的房子、狹窄小巷和鐵道構成尾道最迷人的日常。我們在平交道邊等著,看能不能拍到黃色列車,身邊有牽手的情侶、剛下班的人、放學的學生經過,一幅活生生的尾道生活畫。





傍晚往港口方向走,正好遇到渡輪靠岸,車輛整齊排隊上船,學生牽著單車準備搭渡輪,近距離感受尾道人生活的節奏,也讓我們更期待明天即將展開的跳島之旅。

尾道兩晚的停留只是瀨戶內海跳島之旅的起點,接下來要踩上島波海道騎行,看看生口島與多多羅大橋沿途的海風與美景。
下一篇分享更多旅程畫面,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