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常用各式各樣的藥物來治療傷痛與疾病,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動物會使用藥物來緩解不適,不過牠們大多是將具有療效的植物吃下去,卻很少有主動以藥物處理外傷的案例出現,目前在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中,總共紀錄了三件相關案例。
第一件是來自一隻被圈養的雌性黑帽捲尾猴(Cebus apella),牠會在與同類打架受傷之後使用帶有糖漿的工具來梳理自己的傷口,不過這被認為與照護員為其塗抹藥膏有關,黑帽捲尾猴已經習慣了有傷口時會被塗抹藥膏,於是也學會將糖漿作為藥膏自行塗抹在身上。
第二件案例則來自於黑猩猩,在西非國家加彭的盧安果國家公園裡其中一支黑猩猩群落被觀察到會使用某種未知昆蟲塗抹於自身或同伴傷口之上,牠們首先會從樹上抓住一隻 5 毫米的深色有翅昆蟲,然後將昆蟲放到嘴唇間用嘴唇壓住昆蟲,接著再將昆蟲拿起敷到傷口上用手指或嘴巴來回移動昆蟲塗抹傷口,然後再將昆蟲放回嘴唇間,之後再次取出昆蟲塗抹傷口,這些黑猩猩被觀察到會來回數次塗抹傷口,以進行照護。第三件,則是來自一隻名叫拉庫斯(Rakus)的雄性蘇門答臘猩猩(Pongo abelii),牠被觀察到使用黃藤(Fibraurea tinctoria)的葉子療傷,這也是首次記錄到有非人類的動物以植物作為外傷用藥使用,後續本文將主要介紹拉庫斯此次的用藥紀錄。
拉庫斯首次被發現於 2009 年 3 月,當時的拉庫斯已經基本成年,但尚未發育出第二性徵,估計其出生於 1980 年代末,拉庫斯直到 2021 年 8 月,才徹底發育完第二性徵。
2022 年 6 月 22 日,拉庫斯被發現右臉出現一處傷口,由於稍早時曾有蘇門答臘猩猩打鬥的聲音傳出,因此拉庫斯被猜測可能就是在早些時,與其他雄性同類打架所受的傷。
到 6 月 25 日,拉庫斯被發現取食黃藤的葉子,經過 13 分鐘後,拉庫斯轉而開始咀嚼而不吞嚥葉子,然後用手指將咬出來的黃藤汁液塗抹於傷口之上。
這樣的行為 7 分鐘之後,不明的蒼蠅開始出現在傷口上,隨後拉庫斯開始將咬爛的葉泥直接抹在傷口直到將傷口完全覆蓋住,處理完傷口之後拉庫斯又繼續開始吃黃藤葉,吃了 34 分鐘,隔天又吃了兩分鐘,之後幾天拉庫斯就沒再吃過黃藤葉。
到 6 月 30 日拉庫斯的傷口已經開始癒合,期間傷口皆沒有感染,而且拉庫斯的休息時間,也遠比過往要更長,這被認為與傷口癒合的速度有關。
黃藤在東南亞與中國等地廣泛分佈,常被當地居民用來治療瘧疾、痢疾、糖尿病等,具有鎮痛、解熱、解毒和利尿等功效,對其成份分析表明其含有呋喃二萜(Furanoditerpenoid),有抗菌、抗真菌、抗發炎、抗氧化,甚至抗癌等作用。
另外黃藤還含有高濃度的原小蘗鹼類生物鹼(protoberberine alkaloids)具有抗發炎、止痛、抗癲癇、抗健忘、麻醉、抗心律不整、止血、降血壓、抗氧化、抗腫瘤、抗利尿、抗潰瘍以及鬆弛肌肉等多種作用。
除此之外黃藤還包含其他多種具有藥性的成分,以上結果說明黃藤是具有明顯療效的要用植物,拉庫斯始用黃藤塗抹傷口,甚至使用固體材料覆蓋傷口避免蒼蠅接近這一行為,很可能是刻意的。
然而當地其他蘇門答臘猩猩在被觀察的21年期間,從來沒有被發現使用黃藤治療傷口的行為,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當地猩猩群體的社會結構相對穩定,猩猩很少受傷,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治療傷口的機會。
另一方面雄性猩猩在青春期期間會離開出身地進行遷徙,因此一個區域內的成年雄性猩猩都不會是當地群體出身的因此拉庫斯的行為可能來自於其原生族群,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拉庫斯的出身地,因此尚無法驗證。
當然該行為也可能來自於拉庫斯在取食黃藤時偶然發現黃藤對傷口有止痛效果,因此開始重複將黃藤塗抹於傷口上。
最後黑猩猩、蘇門答臘猩猩與人類這種主要治療傷口的行為說明人類與其近親的共同祖先,可能已經發展出類似的行為模式,這對於了解人類醫療行為的起源有著很大的幫助。
以上圖片皆以 CC BY 4.0 授權。 (作者:白稜) 參考資料: Laumer, I. B., Rahman, A., Rahmatei, T., Azhari, U., Hermansyah, Atmoko, S. S. U., Schuppli, C. (2024). Active self-treatment of a facial wound with a biologically active plant by a male Sumatran orangutan. Scientific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