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實是創作的核心。」
這句話,是我從宇多田光談論AI時代的創作靈魂時讀來的。
她說,如果一件作品無法反映創作者內心的真實,那就是虛假的音樂。
這不是一種批評,而是一種提醒。
提醒在這個聲音充斥的時代裡,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為何而創作。
尤其當AI已經能模仿語氣、重組語句、產出看似完美的歌詞與文章時,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不再是技巧與效率,而是你內心的誠實程度。
不是你寫了什麼,而是你願意坦承什麼。
誠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它不是把心掏出來那麼簡單,它像一場內心的手術,一層一層撥開保護自己的繭。
你得承認自己曾經羨慕過別人,曾經害怕面對某段過去,曾經躲避一個決定太久太久。
你甚至得承認,你創作這首歌、這段文字,其實只是為了想被理解。
那種承認,是痛的,但也是真實的。
就像在鏡子前脫下所有外衣,直視自己最脆弱的模樣。
也唯有這樣的作品,才會讓人停下來、深呼吸,然後說:「我懂。」
越是真,越能產生共鳴。
因為人與人之間,最深的連結,不是我們都會說話寫字,而是我們都受過傷。
我一直相信,創作不是在教別人什麼,而是在說:「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你寫一段話,眼角泛淚。
你畫一幅畫,手指微顫。
你唱一首歌,胸口發緊。
這時,你不是在感動別人,而是在感動自己。
你終於說出那句,連自己都不敢聽的話。
這就是創作。
它不是炫耀才華,而是撿起真實。
在AI越來越能模仿人類創作的時代,我們反而要更深地問自己:
你寫的東西,是你內心的聲音嗎?
別急著完成作品,先真實地感受。
你寫的第一句,不必聰明,只要誠實。
因為誠實,是創作最深的呼吸。
也是你與這個世界之間,唯一不可複製的連結。
(這篇文章原是我自己留存的,也許你也會有共鳴,便一起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