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如秋葉之靜美,裘德〈骨骼謝幕〉歌詞分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骨骼謝幕〉,收錄於中國歌手裘德第三張同名專輯《裘德》中,同時也讓他第三度問鼎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這張概念專輯主題相當有趣:「透過作品探索、挖掘自己,並把它紀錄下來」,於是以生命經驗、身體器官為各首命題,對自我進行探索和剖析。既符合完整概念,又符合同名專輯個人色彩強烈兩件事,獲得實至名歸的肯定。

raw-image

而〈骨骼謝幕〉這首歌同樣入圍第35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詞人葛大為也是連年入圍的金曲常客,聲名自然不脛而走。於是裘德將這首以「骨骼」為旨的難題,交給了葛大為,期待用「身體的有形去訴說人生的無形」。

得到了裘德給出的作品「骨架」,葛大為替其鋪上「血肉」,有趣的是,歌詞內容卻是朝著褪去皮肉,鬆掉關節,最後回歸塵土方式描寫。他在得知入圍金曲後,寫下了對這首歌的主旨:「既然都會被忘記。那麼不如在偶爾還被惦記、人生謝幕之前,選擇善良、放下。」

那麼,既然裘德和葛大為已經給予這首歌「骨肉」了,還有什麼可以談的呢?

先說結論,筆者認為有必要把葛大為在歌詞中做到「選擇放下的過程」提出來,而這句話簡言之就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不管是個人成就或關係,要有努力爭取的積極面,才會有淡然看待一切消失、豁達的可能。當知道「善良和放下」也在常理之中時,自然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本篇將以段落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呈現「褪去皮肉,鬆掉關節,最後回歸塵土」的過程;以及重點賞析,整理三點值得欣賞與發想的主題供討論與思考。


段落分析:體認「消耗」,才能領略「豁達」

攤開來看,這首歌歌詞較多,扣掉重複段落仍有近五百字,且內容富深意,需要靠詳細的上下文辯證才能得到解答。想快速知道大綱的讀者,可以直接看筆者在各段落分析中做的小結與結論,而想理解過程的讀者,請跟著段落分析走。

墜地 跌跤 站立 奔跑 到躺好
胡鬧 啜泣 擁抱 嚥氣 被哀悼

空殼子再硬朗
自尊心早抽掉
多數人 尾奏 徒留 疲勞

主歌(A1)-第一段

主歌(A1)開頭用「墜地 跌跤 站立 奔跑 到躺好」代表人體的生理現象;用「胡鬧 啜泣 擁抱 嚥氣 被哀悼」對應著上句人的生理現象所引發的情緒(心靈)變化。人因生理而有了不同的情緒與心靈波動,進而引發七情六慾。

接著「空殼子」與「自尊心」對應著「生理」與「心靈」,這裡產生了一個值得思考的點,如果按照時間前進,生理應該漸凋零,而心靈應該因閱歷而更富裕,但最後卻留了「多數人 尾奏 徒留 疲勞」這句,破壞了原先建構好的理想狀況。

讓心靈表現「未老先衰」的情形,放到現在生活自然會聯想到許多原因,這裡創作者不多寫,留給讀者自由帶入。

泥沙 脊椎 積木 鋼筋恨天高
音波 緊緻 鐳射 拉提怕衰老
歪斜該 怎麼調
突圍的成為史料
剩下的 焚燒

主歌(A1)-第二段

前段提到「生理帶給心靈」的影響產生七情六慾,持續與外界作用放大到群體,而有了追求「社經地位」和「外在美感」的慾望。古時高大者為領導,象徵著「地位」,對應到現代人們仍會為創造高而大的事物而競逐,這是「恨天高」;現代科技的「音波 緊緻 鐳射 拉提」則明顯是對「外在美感」的競逐。

用外在來滿足虛榮心仍可當作是一種心靈富足,但只要將視野提升到群體、欲望擴張,衝突自然就會開始加劇,也就又破壞了原先建構好的理想狀況。而「突圍的 成為史料 剩下的 焚燒」正是寫著「歷史是由勝利者撰寫」的現象。一把大火又將大部分積累的努力化為灰燼。

鞠躬盡瘁 愛上被消耗

導歌(B1)

第一段副歌(B1)前的導歌(pre-chorus),歸結了一項重點,那就是「為了滿足慾望」,需要鞠躬盡瘁地成為「勝利者」。而「消耗」一詞成為主歌重點,回扣了前段「徒留 疲勞」(徒勞)的句子。為何稱為消耗?因為人受七情六慾使然,不斷在為失去與擁有中執著。

小結: 用生理、心靈和外在美感、社經地位展示人生「消耗」的原因

人因生理而有了不同的情緒與心靈波動,進而引發各種七情六慾,也就是對「社經地位」、「外在美感」的競逐。競爭帶來少數人的勝利(滿足欲望),但這樣的「消耗」導致人們總體衰退,產生「徒留 疲勞」(徒勞)的感受


從生如夏花到死無對照
羨慕耍賴的 懂得冷笑
學不會貓身段 夠輕巧
任流年 敲敲打打 翻滾幾遭
副歌(C1)-第一段

從七情六慾到「社經地位」與「外在美感」是透過宏觀視野凸顯徒勞的感受。副歌則將群體拉回到個體的「個人成就」與「情感關係」上,更方便理解與感同身受。

另外,副歌的特色便是大量使用了成語。「生如夏花」,引自泰戈爾〈漂鳥集〉第82首:「生如夏花之絢爛」,也就是生命要像夏季的花朵般絢爛奪目;「死無對照」原為:「證」,可能因押韻而改「照」,比喻事實真相無法得到澄清、證實。「從生如夏花 到死無對照」解構應為「從盡力去爭取,到這些努力都無法被看見」,也就是說努力為生命創造意義,卻發現死後也無法留下什麼再次扣合了主歌中的「徒留 疲勞」。

接著葛大為大篇幅用「貓輕巧的身段和動作」來形容與世無爭。轉換了心情,也把老生常談的長生訣用現代人易解的「貓的習性」做為引子,試著去解套生命意義終歸於「徒勞」的無解

但「與世無爭」就是解答了嗎?

當海枯石爛都事有蹊蹺
左手的無名指獨自煎熬
如芒刺 的驕傲 變骨牌 如山倒
不需要 功過奔相走告 只想要
得個安寧睡好

副歌(C1)-第二段

此段副歌轉手處理「情感關係」的徒勞,成語也用得很妙。「當海枯石爛 都事有蹊蹺」整句解構應為「當這些堅定不變的關係其實都是違背常情的」,也就是認知到再好的關係其實都有結束的時候

接著用「左手的無名指」代表婚姻關係,而「獨自煎熬」則體現了「縱使在婚姻中,仍有一個人需要容忍、艱難的時候」。接著用「如芒刺 的驕傲 變骨牌 如山倒」來形容關係的磨合與崩壞,「芒刺、驕傲」如同小王子中的玫瑰花,因為被愛而應允對方有了任性的空間,靠的是彼此的耐心與磨合;「骨牌 如山倒」則用一件事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來形容因疏忽關心導致關係破壞

而「不需要 功過奔相走告」是為這些關係裡的細微末節打下休止符,不需要大張旗鼓地和外人分享、抱怨,只希望在這混亂的生活中,尋得一片安寧。

但「尋得安寧」就能不用面對那些枝微末節了嗎?

小結: 試圖用「與世無爭」、「尋得安寧」的方法,解決內心空洞

副歌將七情六慾的表現從群體的「社經地位」與「外在美感」拉回到個體的「個人成就」與「情感關係」上,方便理解與感同身受。並試著用「與世無爭」、「尋得安寧」的方式去解決讓人感到「徒勞」的內心空洞。

傾國 傾城 折腰 撐腰真難搞
舉手 宣誓 承諾 投降誰都好
愛過的 多糟糕
情書也 只是燃料
藉恨意 報銷
主歌(A2)

經過副歌後的第二段主歌(A2),我們來看看增加了什麼,承襲了什麼。

首先一樣承襲了原先主歌就在討論的「外在美感」與「社經地位」,分別用了「傾國 傾城 折腰 撐腰」和「舉手 宣誓 承諾 投降」二字句再次鋪排句式。

接著看到「真難搞」、「誰都好」以降,明顯感受到創作者開始「捨棄執著」,看似一瞬間輕鬆許多,卻有種過猶不及的感覺。緊接著「愛過的 多糟糕」、「情書也 只是燃料」、「藉恨意 報銷」會發現它們消極得可怕,直接以過於豁達的方式回應人們本該努力的事情,讓愛都以恨字作結。

掌聲響起 還是要放掉

導歌(B2)

最後,同樣在導歌之前歸結了一項重點,那就是「任何歡騰鼓舞的事情」,最後還是得學會放下「放掉」一詞點出了整首歌的核心,任何關係或成就最終歸為塵土,那麼在眾人關注、星光熠熠的時刻選擇放手,不失為一種豁然與瀟灑

但,你以為故事結束了嗎?

當海枯石爛 都事有蹊蹺
左手的無名指 獨自煎熬
見了棺材 卻哭不出來 想笑

副歌(C2)-第二段

在重新唱進副歌後(B2-第一段歌詞重覆省略),沒想到卻在唱到最後一句時丕變,進入整首歌的最高潮。那些你以為「與世無爭」、「尋得安寧」就能解決「徒勞」的內心空洞,在準備蓋棺論定之前,竟一瞬間失序了。讓本該想哭就哭,哭完也許好受的情緒抒發,驟變成了鬧劇。這才明白,根本沒有真正的放下。發生了什麼?MV中還給了一大段倒退的畫面。

小結:過猶不及,應該先找到平衡或依靠,再學習慢慢放下

從第二段主歌到將進入最高潮的橋段(Bridge)之前,以為透過副歌中「與世無爭」、「尋得安寧」兩件事可以「捨棄執著」,卻未想失敗了。試究原因,在個人成就上不該完全斷掉所有做為;關係方面,「尋得安寧」可能有逃避之嫌,它們都該先找到平衡或是暫時的依憑,再慢慢學會放下


差臨門一腳像迴光返照
誰運氣特別好 瞬間開竅
人總是要等來 時辰到
才記得 找一道光 虔誠投靠
橋段(Bridge)-第一段(副歌B3)

該段同樣延續副歌關於「個人成就」的段落,不過要再回想前面的情境。那就是和貓一樣「與世無爭」就能走向人生謝幕了嗎?於是葛大為寫下「差臨門一腳」,少了某樣關鍵的東西。人不會突然不再追求外在事物,寫上「迴光返照」正是心有芥蒂,回頭再審視自己為何執著。

於是,他給了一個解決內心困擾的方法-「找一道光」,也就是透過信仰,慢慢褪去世俗的執著。整句來看「人總是要…才記得」不就告訴我們提早領悟,皈依信仰,才能做到真正的與世無爭嗎?

先會心一笑再一筆勾銷
這功課 怎能跟 外人計較
如魚刺 在喉梢 劣根性 改不掉
如濁世 的困擾 沒一個 消得掉
夢醒時分 恍惚的 太吵鬧
有骨氣 頂天立地 卻終其 此生
不知如何 是好

橋段(Bridge)-第二段(副歌B3)

此段延續副歌關於「情感關係」的描寫。非常喜歡「先會心一笑 再一筆勾銷」的意境描摹,原句解構應為「先了解彼此心意後露出笑容,再作廢以前的種種衝突」,也就是說理解彼此都有需獨自面對的難題,而這些細微末節的事情只有彼此能懂,所以有默契地相視而笑,掃除了過去因不解而產生的衝突

確實,這些關係裡的共同語言和磨合難以對外人說。而最覺得可愛的,是中段到結尾使勁地「抱怨」!大吐苦水現在怎能放下世俗的事情?「劣根性 改不掉」、「沒一個 消得掉」但他知道,這些如玫瑰般的刺,都能得到對方溫柔地擁抱,「終其 此生 不知如何 是好」但他們已經體會了「活在當下」的美好。

曾被誰扳倒曾為誰傾倒
你要或不要 都霧散煙消
把關節鬆掉去睡個好覺

結尾(Outro)

結尾平靜無波瀾,以全知者角度看著人類群體「社經地位」的「扳倒」與「外在美感」的「傾倒」,不管是什麼終有一天會不復存在,那要不要開始練習放下?把選擇權交給了讀者。

最後生動地以骨骼做比擬,少掉了關節,全身將坍塌在地,也回扣了歌詞開頭對人生終點的畫面-「躺好」,只是這次是豁達地走向結局。

結論:如何面對人生謝幕?

1. 本篇從生理現象引發情緒(心靈)變化,並在主歌中將慾望放大到宏觀群體上,產生了徒勞感,符合「用身體有形去訴說人生的無形」。副歌再以個人最在意的「成就」、「情感」為線,分別思考放下的過程。

2. 放手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選擇是否會再介意的過程,可能需要用一生來練習,但最重要是「誠實讓自己放下執著」。

3. 歌詞特意製造錯誤期待,引出整首歌的精彩高點,給出了「信仰」和「活在當下」兩件長期實踐的道路選擇,也許能過得豁達一些。


重點賞析: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近五百字歌詞的內容,告訴我們「放下」是目的,但過程同樣重要。不過在作品當中其實埋藏著一些智慧結晶。

一、成語多,展現對生命積累的敬重,也是美感的象徵

整首歌看下來會發現,葛大為用了許多成語堆砌,除了可以精簡字義外,筆者認為也該點出它「蘊藏大量歷史故事及哲學意義」的功能,人類文明難道沒有任何東西積累嗎?也許大量使用成語,就是對生命積累的敬重,同時也是歌頌生命「美感」的形容

從生如夏花 到死無對照
當海枯石爛 都事有蹊蹺
差臨門一腳 像迴光返照先會心一笑 再一筆勾銷

二、歌詞排列工整有序,如同骨骼整齊排列

主歌部分有大篇幅是採兩字兩字對應分明的寫法,而拉開整首歌歌詞來看,也會發現內容工整有序,如同骨骼整齊排列,是被稱為「困難」的其中一項原因。

墜地 跌跤 站立 奔跑 到躺好
胡鬧 啜泣 擁抱 嚥氣 被哀悼
泥沙 脊椎 積木 鋼筋 恨天高
音波 緊緻 鐳射 拉提 怕衰老傾
國 傾城 折腰 撐腰 真難搞舉手 宣誓 承諾 投降 誰都好

三、自己的命運早已被設定好?作品中出現「更高維度的存在」

命定論一直是件不斷被討論的顯學,他們認為「命運的巧合是不可避免的,但並不一定意味著人類的決定和行動毫無意義。」在歌詞中也寫到了更高維度的存在,「找一道光 虔誠投靠」便是訴諸信仰,有了依憑,才能鬆綁我執

跳出歌詞文本以外,其實葛大為本人和〈骨骼謝幕〉的MV導演山本耀司,也都有意無意地提起祂。在葛大為寫下對這首歌的意義前,也寫了一段話:「我們都是能量的孩子,有一天也會走回能量之處。」而MV中則以女性形象代表「神」,和裘德飾演的凡人進行拉扯對峙,並在介紹中寫道:「自己的命運早已被設定好,就算一輩子會有很多快樂或苦惱,掌聲和嘲笑,最終將隨骨骼灰飛煙滅,什麼都帶不走。」用這樣的美感引起人心生嚮往,為人生謝幕的準備路上給了另一條新選擇


白天有過努力,晚上才能睡得好

裘德〈骨骼謝幕〉的歌詞難嗎?筆者認為又難又好讀,葛大為的作品魅力就在於都能以簡單易瞭的文字編排,讓人容易進入情境,但深究內裡這首歌因為探討了「人因時間的有限與慾望的無限交互產生了『徒勞』的無力感」,要把人生的無形鋪排得當,確實需要歷練與技法。

最後,拋去葛大為在歌詞最後試著給出「信仰」和「活在當下」兩項解答。筆者認為「生如夏花」的意義反而可以在選擇放下的過程中,多一份積極意義。同樣出自泰戈爾〈漂鳥集〉第82首:「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前半段葛大為放入歌詞,做為人生努力的目標,但或許他正暗示的是「死如秋葉之靜美」,如同秋葉般靜美地接受所有的結局。

畢竟最美的我已盡力爭取經歷過,那便沒有了遺憾。所以還是要積極用世,那是你活在世上最大的資本與權力,好好體會,自然才有選擇「善良和放下」的權利。本就一無所有的靈魂,哪來的權利選擇放下?更遑論去體會擁有和失去的過程呢?

問題思考:

第一、你喜歡葛大為或裘德哪一首歌?有沒有最打動你的一句歌詞?

第二、你認同「有過努力,才能來談放下」這件事嗎?有沒有哪首歌也在談及此事?

第三、你相信有「更高維度的存在」來命定自己的未來嗎?積極面是什麼?消極面又是什麼?

參考資料:

裘德「骨骼谢幕」MV上线,邀山本耀司muse女神共演华丽谢幕-搜狐

葛大為分享〈骨骼謝幕〉貼文

原文網站連結:https://songstoryworks.com/singlesongreviews-jude-chiu-down-lies-the-skeleton/

圖文欣賞請到IG:https://www.instagram.com/songstoryworks/

14會員
74內容數
每首歌,都訴說著千百篇故事。只要入座,你也能成為一篇雋永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視死如歸的忠誠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avatar
黃銀山 牧師
2024-05-05
【稿】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愛情如死之堅強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 我是XXX,來這個教會不久,是維拉的朋友。其實這次要上台做見證,對我而言非常困難,因為我還不是基督徒,我也為了要接受這個信仰掙扎了很久,說坦白話,我是為了維拉才來教會,每個禮拜都從台北南下遠道而來也不嫌遠,因為最遙遠的距離不在乎地理距離,而是心理距離,我是為了追求維拉所以來,這
avatar
Willa 維拉寫寫字
2023-04-08
捕神榜第141回視死如歸瘦漢身旁還有幾具屍體,死狀都甚可怖。幾具屍體都被重手擊得骨碎頭歪,像是被全力擊殺的。燕歸雲卻認得此人,道:「是你,薛道成?」 杜心如還未明白發生何事,那四個將士已提刀湧上前來。一個白面漢子道:「將軍有令,誰能割下他人頭,就能得黃金百兩。」 這時阿蟲擋在白面漢子面前,道:「他已經傷重至此,何必還要打他
Thumbnail
avatar
亨利仔
2023-01-23
死生相逢如夢相思將我髮拔日夜作工 愁雕鏤著額紋鏘鏘鏗鏗 儂情軟語如雷耳灌成鳴 心憂悠底把我雙眉接縫 久已不見是催淚的元凶 不聞花是不如她體香凝 不食是何物堪比她唇杏 晨盼暮望心中 只也渴望相逢
Thumbnail
avatar
林漢清
2022-07-29
股市教科書系列「亞當理論」股票生如夏花、死如秋葉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每支股票都是如此 散戶也有優勢 學股票當然自己來,沒有人會善意地為你分析到底,不想被養套殺,至少從教科書翻起 亞當理論—威爾斯.威爾德Welles J. Wilder 亞當理論有2個重點 趨勢中停損停利的心態和方法 翻亞當理論 翻亞當 翻亞當背後理論以及盲點 總論
Thumbnail
avatar
24/365
2022-05-04
視死如生那年 他看出我的瞻前顧後 其實 遇到他之前,我已經讓自己像死過一次 重生 那年16歲工作 因為父母教育方式 膽怯怕事 甚至被人押去堤防 到了堤防 我只跟對方說 只要我不死 你們全家等著吧 對方嚇到了 放了我離開 在後來 我找了人應付對方 對方張揚的得罪了 不該得罪的 他來求我 放過他 我問過 我找
avatar
TREE
2021-10-09
【我的告別式歌單】未能如死人願辦過喪禮的人都明白,我們來的時候,沒人問過我們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離去時,即使交待得再清楚,也不一定能如“死人”願。
Thumbnail
avatar
Nigel Ng
2021-04-08
03/18電子報:天下鮭心視死如鮭大家鮭秀newsletter 03/18 on so many salmon names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天下歸心,同歸於盡,眾望所歸,視死如歸,認祖歸宗,縮頭烏龜,大家閨秀 ,無家可歸…;至少,這一輪之後,
Thumbnail
avatar
Michelle Lù
2021-03-18
讓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試讀﹞蘇上豪《未完成的道別》2019年4月時報出版 《未完成的道別》 【作品介紹】 最會說故事的醫師蘇上豪, 以最熟悉的醫療題材、最擅長的懸疑鋪陳, 堆疊出全新風貌的長篇小說, 刻畫著白色巨塔裡最揪心的生與死、愛與別。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翻開筆記本第一頁, 映入眼簾的是泰戈爾的著名詩句, 仿佛暗指著筆記本記載的醫學祕密,具有足以扭轉生死
Thumbnail
avatar
縹緲羽翼
2019-04-03
視死如歸的死侍如果心情不好或感納悶時,不妨看看這電影,定能令你開心笑着走出戲院。
Thumbnail
avatar
藍兼併
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