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生存學|二創Youtuber化身破億團隊:靠粉絲撐起的動畫影集《驚奇數位馬戲團》

更新 發佈閱讀 19 分鐘
介紹驚奇數位馬戲團與團隊 Glitch Productions 的發展史,觀察他們怎麼從專案模式轉變為強大的粉絲經濟。

驚奇數位馬戲團(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的第一集在Youtube上面有3.9億的驚人播放量!出到第六集,最少都有超過7000萬的播放量,成功的IP經濟甚至直接撐起整個公司!截至目前該公司 GLITCH 的 YouTube 訂閱已破 1,600 萬,IG破 100 萬、X 近 80 萬

官方定調的類型是非寫實、黑暗、喜劇(Surreal、Dark、Comedy),故事描述一群人被困在一個馬戲團主題的虛擬實境遊戲中,而主角化身小丑的帕姆尼是新來的角色,所有人都被團長凱恩(牙齒+眼睛怪人?)玩弄於鼓掌間,不斷經歷一次一次滑稽又痛苦的冒險。

(圖 / GLITCH)

(圖 / GLITCH)

我自己是在上個月,在 Netflix 上線之後才補齊進度,當下像是中毒一般,一兩天就把所有集數看完,Youtube上瞬間塞滿國內外網友對劇情的各種推論和人物分析。

一查才知道這部片由澳洲的獨立動畫公司 Glitch Productions 製作,已經是歐美獨立動畫圈的領頭羊,並且官方宣布他們有80%的資金直接來自於粉絲的贊助與商品銷售,這的數字引起我對這間公司的興趣,決定來好好地扒一扒他們的內幕,同時也觀察下歐美所謂獨立動畫(Indie Animation)到底是怎麼生存的,也看看有什麼可以借鑑的。

目錄:

  1. 這個時代的車庫創業:Youtube
  2. 大型專案開始
  3. 邁向千萬級頻道的策略
  4. 每筆抖內都投入製作
  5. 馬戲團開場
  6. 如果是台灣

這個時代的車庫創業:Youtube

Youtube 在用戶大幅成長的那幾年,網路上出現很多用簡單電腦動畫做出來的粉絲二創(fan made)搞笑作品,台灣比較知名的像是巫妖王電視台GLITCH 源自於住在澳洲的 Luke Lerdwichagul 在13歲開始經營的YT頻道 SMG4,主要上傳瑪利歐64的二創作品,原本都是遊戲內的錄影片段,到後來開始出現自製動畫,風格都是惡搞喜劇。

2017年 Luke 讀了一陣子大學後,就從大學離開,全力專注於創作Youtube內容,點閱率節節攀升。而他的哥哥 Kevin 起初沒注意到弟弟在做什麼事情,而是在完成大學學業之後,驚覺弟弟的YT頻道都有破百萬的點閱,原來「People want to see this stuff!」,決定加入 Luke,大家一起搞一番事業。兩兄弟先把這個 bedroom channel 公司化,成立 Glitchy Boy,正式把流量變成可運轉的製片體系。

可能當時也沒人想到這個YT惡搞頻道,幾年後會推出破億的影集。

大型專案開始

《Meta Runner》是 GLITCH 製作的第一部動畫影集,從純粹的Youtuber轉型成動畫製作公司的第一步,總共10集、1集12-20分鐘,主題當然跟遊戲有關,劇情偏向《一級玩家》,穿梭在現實與遊戲之間。製作期大約兩年,用少少的10人小團隊完成。

第一季於2019年上線,資金來自以下幾個面向,在括號內標注他們在片尾顯示的方式,觀察也推測下資金運作方式:

  1. Screen Australia 線上節目製作資金(production funding from)
    💡 這個政府單位類似台灣的文策院,以產業發展與補助/投資為核心的執行機構,也同時擔任製片稅務抵減(Producer Offset)認證的角色。
  2. 串流平台 Crunchyroll(financed with support form)
    💡 美國的動畫(anime)SVOD 平台與內容公司,負責串流、出品、發行與周邊;自 2021 年被 Sony 收購後,與 Funimation 合併整併為 Crunchyroll, LLC 生態。
  3. AMD Computers (financed with support form)
  4. Epic Unreal Dev Grants(financed in association from)
    💡 Unreal Engine的公司,提供的無償補助計劃
  5. Glitch Productions(principal production funding from)

這個寫法就有趣了,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澳洲credit的寫法有一套明確的規範,而 GLITCH 後面接的 “principal production funding”代表有『顯著(通常≥30%)』的現金貢獻,且位階大於其他出品方。

AMD Crunchyroll 推測還有其他條件互惠,應不是單純資金贊助,而《Meta Runner》也有在 Crunchyroll 首頁露出,但首播還是保留給自家SMG4 YT頻道,這個路線符合 GLITCH 從一而終的Youtube-First策略。

《Meta Runner》第一季不到一年就破千萬點閱,證明『YouTube 原生動畫也能走專案級規模』,很快地在隔年2020年推出第二季,同樣獲得 Screen Australia 的製作資金與Epic的 Epic MegaGrants,但 AMD Crunchyroll 就不在名單上了,而 Glitch Productions 依然是 principal funding,第二季的團隊也成長為20人,技術層面也有顯著的進步。

具體金額上,目前查得到的公開資訊是 Screen Australia 在第二季投資了 22萬澳幣,折合台幣約400萬上下。Epic公司資助第一季的 Epic Unreal Dev Grants 每個專案的贊助金額是5,000 美元至 50,000 美元,約等於 15萬到150萬新台幣

比較大的改變還有後續第二季和第三季,都放在新創的頻道 GLITCH,未來原創內容都放在這頻道上,跟放惡搞二創內容的 SMG4 分開,拓展成為這間公司的兩條主線。

此時的商業模式比較接近以下這樣

自籌款+專案募資(贊助、補助) → 生產內容 → 上傳Youtube → 點閱率收益+商品販售

邁向千萬級頻道的策略

2020年年底《Meta Runner》第二季播放完畢後,2021年初繼續推出 SMG4宇宙自創角色的延伸影集《Sunset Paradise》,點閱率比《Meta Runner》第二季略高,但接下來一部才是改變 GLITCH 的關鍵!

2021年底推出《Murder Drones》的試播集,動畫製作上又是一次質的飛躍,熱門程度也是跨過千萬大關,截至目前試播集已累積超過7000萬的點閱率!而在試播集推出超過一年之後才推出第二集,也是從這部開始拉長EP1跟EP2的時間間隔。

《Murder Drones》類型為 機器人末日 x 校園青春喜劇 的黑色科幻喜劇,每一集都至少有3000萬的點閱率,如此成功數字證明這個題材更為『主流』,接在《Murder Drones》試播集之後的《Meta Runner》第三季仍只有百萬級的點閱。兩位主角 傲嬌女,工人機Uzi純潔少年,拆人機N(?) 的反差與可愛互動更帶動二創擴散。

Uzi & N(圖 / Prime Video)

Uzi & N(圖 / Prime Video)

我很喜歡主創兄弟在講述頻道發展的影片A New Era對市場的觀察,歐美動畫在青少年族群中一直有個空缺,往下太幼稚,往上太成人,GLITCH 就致力於滿足這個區塊。我想這就是《Murder Drones》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畢竟在Youtube上沒辦法放太成人的內容,有帥帥機器人打架+可愛的戀愛就是吸引青少年的好題材。(倒是台灣這塊的空缺完成被日本動畫填起來了...)

《Murder Drones》成為一項具備延伸商業性的IP,除了自家販售商品之外,也授權給其他通路販售,今年不僅上架 Prime Video 串流,還在 Kickstarter 上展開圖像小說的募資,開跑首小時即破12萬美金、24小時超過50萬美金,目前已募得超過86萬美金

到了《Murder Drones》,未見 Screen Australia 公開列名之製作補助,前端的資金來源和末端的收益比例開始改變,商品販售與授權收益比例推測也越來越重:

自籌款 → 生產內容 → 上傳Youtube → 點閱率收益+商品販售+各類授權金

在此段最後想提一下,GLITCH 早期在《Meta Runner》第二季上線前就有推出過一部《Ultra Jump Mania!》試播集,是《Meta Runner》世界觀的延伸影集,目前點閱率僅有100萬,是早期少數有試播集,但沒有續訂推出影集的作品,後續若試播集確認要續訂都會有明確的通知,或許可以從中推測試播集的目的就是觀測市場,也可以看出 GLITCH 並不是每次都命中紅心。

每筆抖內都投入製作

看完初始資金來源和《Murder Drones》的成功,接下來關注所有動畫都特別需要的『粉絲經濟』,也就是如何從粉絲拿錢。在 SMG4 時期,承襲二創的惡搞互動,原本就具備較強的粉絲互動基礎,也有自己的discord群,Reddit 則有 GLITCH 和各個系列作的專版,觀眾看完影片後,靠官方和非官方二創等資源也可以維持一定討論度。

而販售商品這件事也是從很早就開始,早在2018年 SMG4 的周邊就開始在與創作者合作的周邊代營運平台 Crowdmade 上面做販售,到2019年《Meta Runner》上線前後轉移到自家的商店 Glitch Productions Store,後續也隨著影集而推出新品,商品遍及帽子、服飾、娃娃、公仔等,種類和數量相當相當多!

讓他們瘋狂的粉絲隨時有地方花錢!(我上次看到馬戲團扭蛋也差點課金...)

SMG4 早期商品(圖 / SMG4 Store Wiki Fandom)

SMG4 早期商品(圖 / SMG4 Store Wiki Fandom)

在2023年10月推出現象級爆紅的《驚奇數位馬戲團》試播集的半年後,2024年6月 GLITCH 推出了『訂閱制粉絲服務』Glitch Inn,每個月9.99美元服務包含 加入專屬discord群、搶先看獨家幕後花絮貼文、製作內幕等,並多次強調『每一筆收入都會投入製作』,Glitch inn 的官網顯示目前有2000+的會員加入,就代表目前 GLITCH 有每月超過60萬新台幣的半被動收入。

GLITCH 也在去年的貼文中提到『80% of the funding of our shows comes from the merch we sell.』,80%的節目製作費都來自於商品販售,這個比例的成就仰賴多年累積下來的各類優勢:互動高且願意消費的粉絲、自有線上通路、多年商品設計生產等,每次新作的風格也不完全相同,或許也代表 GLITCH 這個品牌已成為粉絲心中最重要的觀看與消費要素。

至於 GLITCH 這個團隊有多會做商品呢?他們甚至在2024年7月推出他們的子品牌 FinalFinal_Project,用來專門負責周邊的營運和製作,並宣布與獨立動畫《Lackadaisy》合作推出周邊!不只要做自家的生意,也一起把其他獨立動畫的周邊生意都做掉了!

raw-image

馬戲團開場

最後我們來看看從千萬級一躍上億級的《數位驚奇馬戲團》是怎麼製作出來的!這部片是由知名的獨立動畫導演 Gooseworx 執導,她過往以2D動畫做為主要動畫媒材,2019年《Little Runmo》為其知名作品,劇情描述在類似瑪利歐遊戲中的小綠人主角意外發現遊戲背後的秘密,這部真是迷幻又可愛,看的過程不斷有『WTF』的心情...

GLITCH 注意到這部作品,果然遊戲宅宅完全無法抵抗這類型影片呀!並主動邀約導演進行開發,Gooseworx 起初提了三個提案方向,最後《數位驚奇馬戲團》脫穎而出,一開始原定偏好用2D製作,但在 GLITCH 團隊的協助下,將導演獨特的2D風格轉譯成3D。

早期概念圖(圖 / Cartoon Brew)

早期概念圖(圖 / Cartoon Brew)

風格定調為90年代3D動畫剛發展初期的渲染風格,那種怪怪詭異的電腦動畫,並加入大量的早期遊戲與動畫相關元素,像是卡牆bug或glitch,希望勾起觀眾對於當時作品的詭異回憶,不太確定這裡適不適合用這個詞,可能有一點點『夢核』的氛圍。

數位驚奇馬戲團卡牆畫面(圖 / Netflix)

數位驚奇馬戲團卡牆畫面(圖 / Netflix)

Gooseworx 作為整部影集的showrunner與導演以外,也擔任編劇與配樂,而這部3D影集的製作工程遠超 GLITCH 以前的任何一部影集,據報導所稱,這部試播集總共花了兩年的時間製作,其中每個角色各有不同需要克服的點,畢竟裡面有小丑、牙齒眼睛人、娃娃、兔子、面具絲帶人(?),以下是角色走路動畫的測試影片。

儘管這部片製作充斥各種困難,GLITCH 為了掌握最高的創作自由度,強調公司完全自籌與獨立,並維持一貫作風在 Youtube 上進行首播,這類對創作的尊重,想必也是對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負責的方式。在2024年試播集上映後,迅速席捲整個社群,2週內突破3,000萬點閱,目前即將破4億,Youtube官方稱22%的美國 14-24 歲青少年表示聽說過《驚奇數位馬戲團》,試播集上線後立刻開始推行周邊商品的販售,商品和影集的製作看起來完全是同期開始,並在後續影片不斷告訴觀眾『所有製作費將投入影集製作』

一年後開始推出後續集數,並在第三集的時候跟 Netflix 達成協議,同天在兩個平台上首播,並迅速成為 Netflix TOP10,目前已更新至第6集,預計第一季有9集,好期待...拜託趕快出...

這個黑暗世界觀與風格確實引人入勝,但人物塑造和故事才是《數位驚奇馬戲團》的重點!每個角色都又有病又令人同情,最後會愛上每個角色!其中製作團隊在裡面塞的小彩蛋和劇情線索,更是推了一把Youtuber們,如同偵探般分析角色與背景故事,產生更大的外部流量,讓觀眾不是看完正片就沒了。

除了自產的商品之外,這部也突破圈層到日本去,算是歐美獨立動畫較少見的案例,前幾年比較知名的可能是《RWBY》,快閃店、Bandai 扭蛋,甚至跟GSC出了黏土人,有效透過授權商品近一步拓展商機。

帕姆尼與賈克斯黏土人(圖 / Good Smile Company)

帕姆尼與賈克斯黏土人(圖 / Good Smile Company)

GLITCH 現在的成功已經不言而喻,大部分對他們的分析都來自於成功的粉絲經營,粉絲支持直接變製作費是獨立動畫最重要的動能!也是有別於 Disney 等大公司的關鍵!可以獨立於股東與資金之外,讓創作優先於一切

推出《數位驚奇馬戲團》之後,又推出了《The Gaslight District》試播集,前幾天也推出第一部2D動畫《Knights of Guinevere》試播集,當然商品也同時上線販售,關於 GLITCH 的傳奇故事就先講到這邊,他們大部分影集都有中文字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上多關注他們!


參考資料:

GLITCH Youtube頻道
SMG4 Youtube頻道
Glitch Productions wiki
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 wiki
Glitch Productions 官網
On the Aussies making a major web animated series
Meta Runner: behind the scenes
The trippiest gamer on YouTube reveals the one line he'll never cross
Meta Runner is an anime funded by Screen Australia, Epic, AMD
Screen Australia announces $8.5m for 10 projects
Epic Games awards $500,000 in Unreal Dev Grants
Sony sees streaming service Crunchyroll driving growth as anime goes global
2024 Revision of Screen Australia Credit Policy
Epic Launches Unreal Dev Grants
MURDER DRONES: THE OFFICIAL GRAPHIC NOVEL Kickstarter
Hot Topic Murder Drones
SMG4 Store Wiki Fandom
SMG4 Store
Gooseworx Youtube頻道
‘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 Creator Gooseworx On Developing The Internet’s Hottest Animated Pilot
INTERVIEW: Kevin Temmer of 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 on the animation and Behind The Scenes
Why 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 remains a YouTube-first series
‘The Amazing Digital Circus’ Team Talk The Making Of A Viral Hi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游景翔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 停格動畫 & 影視製作|努力不失禮的製片人 製片幕後、電影票房、企劃撰寫 的影視產業研究心得。
游景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7
整理日本停格動畫作品與工作室的歷史與發展方向。 爆紅天竺鼠車車和停格網紅,現在是IP大停格時代嗎?
Thumbnail
2025/09/07
整理日本停格動畫作品與工作室的歷史與發展方向。 爆紅天竺鼠車車和停格網紅,現在是IP大停格時代嗎?
Thumbnail
2025/08/27
整理日本停格動畫作品與工作室的歷史與發展方向。 從多摩君到現在大量跟Netflix合作,日本停格動畫究竟做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8/27
整理日本停格動畫作品與工作室的歷史與發展方向。 從多摩君到現在大量跟Netflix合作,日本停格動畫究竟做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6/22
探討《哪吒2》的成功,並分析其背後的股權分配與資本運作模式。 從獨立動畫製作到與大集團合作,解析《哪吒2》複雜的股權結構,以及如何平衡資本與創作獨立性。
Thumbnail
2025/06/22
探討《哪吒2》的成功,並分析其背後的股權分配與資本運作模式。 從獨立動畫製作到與大集團合作,解析《哪吒2》複雜的股權結構,以及如何平衡資本與創作獨立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我們最早就是在做動畫,從一般廣告開始,慢慢去擴展不同的類型,比如說遊戲、角色動畫、電視與電影的特效……等等,但是越做越專業的情況下,我們就想再去做一些延伸,像是虛擬攝影棚跟虛擬製作,我們找到這些工作項目的共通元素去發展,甚至到後面我們還去做互動設計、沉浸式多媒體展覽與現在時下最熱門的AI生成技術。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在遊戲公司製作活動影片的經驗,目標是展示公司年度產品進度。實作上,作者將不同IP的宣傳影片剪輯在一起,並加入動態效果。後記中,作者回憶在大公司吃尾牙的日子,並提到目前參與的遊戲創作交流社群和小型聚會,對於從事這類影片製作的興趣和心得做了補充。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在遊戲公司製作活動影片的經驗,目標是展示公司年度產品進度。實作上,作者將不同IP的宣傳影片剪輯在一起,並加入動態效果。後記中,作者回憶在大公司吃尾牙的日子,並提到目前參與的遊戲創作交流社群和小型聚會,對於從事這類影片製作的興趣和心得做了補充。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傳奇、網龍的影片作品精華剪輯,文章提到在傳奇網路的經歷,包括製作遊戲宣傳影片、走出自己的風格、上專業影片課程培養專業技能等。此外,作者也提到離職原因、對傳奇網路新遊戲行銷的想法等。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他在傳奇、網龍的影片作品精華剪輯,文章提到在傳奇網路的經歷,包括製作遊戲宣傳影片、走出自己的風格、上專業影片課程培養專業技能等。此外,作者也提到離職原因、對傳奇網路新遊戲行銷的想法等。
Thumbnail
曾經有過一天獲得 1500000 的點擊和讚,但最後,我卻忘記了上面的故事是否虛構,我每天仍在寫作!
Thumbnail
曾經有過一天獲得 1500000 的點擊和讚,但最後,我卻忘記了上面的故事是否虛構,我每天仍在寫作!
Thumbnail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9/... 00:03👉「藝術的魔法:感知與遊戲中的直覺知性」 02:21👉「夢幻筆觸:畫家的夢境之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2nperX0YY
Thumbnail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9/... 00:03👉「藝術的魔法:感知與遊戲中的直覺知性」 02:21👉「夢幻筆觸:畫家的夢境之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2nperX0YY
Thumbnail
https://m.youtube.com/watch?v=5nJJfxvsHLM&list=PLMyQxaghEY1F2cmCoJ2hd3vO6lMQl8Zum&index=10&pp=iAQB 賞金500万&アニメ化 オーディションに参加する漫画家がついに決定!!【ジャンプ+】 雖然是
Thumbnail
https://m.youtube.com/watch?v=5nJJfxvsHLM&list=PLMyQxaghEY1F2cmCoJ2hd3vO6lMQl8Zum&index=10&pp=iAQB 賞金500万&アニメ化 オーディションに参加する漫画家がついに決定!!【ジャンプ+】 雖然是
Thumbnail
網路的大數據真的蠻可怕也蠻神奇的。 常常不小心點了什麼廣告,之後就會跑一堆類似的出來,或是看了什麼影片,也會跑一堆同性質的影片出來。 去年底到今年初很常看某些韓團的影片,刷一排幾乎都是,可以一直看一直看也是蠻不錯的,有歌曲、舞蹈,或是韓綜,從不太熟刷到變成很熟的路人粉。 不過除了大數據刷出
Thumbnail
網路的大數據真的蠻可怕也蠻神奇的。 常常不小心點了什麼廣告,之後就會跑一堆類似的出來,或是看了什麼影片,也會跑一堆同性質的影片出來。 去年底到今年初很常看某些韓團的影片,刷一排幾乎都是,可以一直看一直看也是蠻不錯的,有歌曲、舞蹈,或是韓綜,從不太熟刷到變成很熟的路人粉。 不過除了大數據刷出
Thumbnail
這篇內容與大家分享實用工具資源和個人品牌與行銷相關內容,這次內容就有一個線上就能製作社群動畫的工具,像是影片訂閱小動畫,線上就能輕鬆製作,不會後製也很方便,另外還有一部影片是中國的超級網紅小楊哥分享累積 1.8 億粉絲的一些策略與心法,對於想要打造自己品牌的人很值得聽。
Thumbnail
這篇內容與大家分享實用工具資源和個人品牌與行銷相關內容,這次內容就有一個線上就能製作社群動畫的工具,像是影片訂閱小動畫,線上就能輕鬆製作,不會後製也很方便,另外還有一部影片是中國的超級網紅小楊哥分享累積 1.8 億粉絲的一些策略與心法,對於想要打造自己品牌的人很值得聽。
Thumbnail
介紹編輯群政治與時事編輯Yelena、民防編輯Urica、軍事編輯Nina、歷史編輯Grace
Thumbnail
介紹編輯群政治與時事編輯Yelena、民防編輯Urica、軍事編輯Nina、歷史編輯Grace
Thumbnail
想成為百萬訂閱 YouTuber?別光顧著拍片,這些隱藏設定才是你成功的秘密武器!
Thumbnail
想成為百萬訂閱 YouTuber?別光顧著拍片,這些隱藏設定才是你成功的秘密武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