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為18分鐘,你手上有20根乾的義大利麵條、膠帶、線跟一顆棉花糖,棉花糖必須放在最頂端,你會怎麼讓這些東西搭建出最高的塔。

AutoCAD是許多建築設計師的救星,他幫助設計師們能夠輕易地透過軟體來設計建築裡的鋼筋排列,而這家公司的創辦人Tom Wujec有個個人愛好,他會在美國的不同地區,為不同年齡的人舉辦一場場「棉花糖挑戰」的工作方。
參加這工作坊的人會獲得:20根乾的義大利麵條、膠帶、線,跟一顆棉花糖,就這樣,通常會是一個團隊來報名這項挑戰,而哨聲開始之後,大家分工合作把這個塔給搭起來。
而也是因為這樣的工作坊已經舉辦許久,所以在Tom口袋中已經有太多資料可以拿來分析,他發現,把這座義大利麵與棉花糖塔蓋的有效率又高的組別,是幼兒園組,他們平均的高度超過20英寸,那表現最差的組別是誰?
剛剛從MBA畢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就是他們,他們平均只蓋出10英寸的棉花糖塔。

並不是小孩子更懂義大利麵條的原子結構,而是因為執行任務的方式不同。
幼兒園的小孩知道自己不知道,他們不曉得這樣的架構與這些的麵條,是否足夠支撐最頂端的棉花糖,所以他們老早就把棉花糖擺上去了,如果倒了他們還有時間可以重來一次。
但MBA畢業的哥哥姊姊們可就不一樣了,在他們心中他們是義大利麵條建築師,他們仔細架構、擺上那個他們想好的角度,這裡幾根這裡幾根,透過膠帶把麵條組在一起,而時間快到時,他們才在頂端黏上那顆棉花糖,但他們並非他們所想像的了解義大利麵條,這座塔常常因為撐不住棉花糖的重量而倒塌。
也就是說,幼兒園組從做中學,而大哥哥大姊姊組則是紙上談兵。

這樣一個觀察並不是要說,我們都不用謀略就直直衝,這樣也太莽撞,畢竟義大利麵塔倒了沒關係,但若在真實商場上,不計劃就行動可是要賠上經濟代價的。只是說,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可以一次找出真確解答。
綜合兩者的優勢,應該花上一小段時間討論作法並拿出一部分的資源,然後開始做,做了之後會遇到難處,或者發現方向根本錯了,這時候進行調整,也剛好我們前期沒有花費太多資源,這時候還有足夠的彈藥、人力可以再來跑第二種方式。
在商場上的話,就是警惕自己,或許適合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在我們現在的想像中,但這不代表我們要原地等候,而是小步前進時時觀察。
那對於人生的選擇來說就更有趣了,我一直很相信一段話:你永遠沒辦法知道,你選擇了另一條路之後會過上怎樣的日子。就像是你當初選擇了A職務,就無法知道選了B職務你會不會過得比較好。於是我認為更務實的做法,是用當下最好的判斷與直覺去選擇,然後認真工作,但也要記得你是有選擇的,等你累積了一定的成績與經歷,這一份經歷會帶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總的來說:「有效的行動不是盲目向前,而是有策略地試錯。」
- 我的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 (在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上都可以找到)
-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ding
- 我的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vincent_reading
商業合作可以寫信至: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 訂閱頻道 : / @vincent_reading
- 贊助頻道: / @vincent_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