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打開投資帳戶,看到虧損,腦袋第一反應不是「怎麼辦」,而是「先不要看」。
我有
還記得我之前手上的一檔非投資等級債 ETF,我一直猶豫要不要賣。心中不斷出現各種聲音:
會不會漲回去?
我該不該相信朋友?
我真的做錯決定嗎?
現在砍掉,是不是就白白虧了好幾萬?
當我幾乎要被這些聲音淹沒時
就在那時候,我做了一個動作—翻開自己的投資紀錄。
10年前,我曾做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選擇。結果呢?
等了 10 年,算上股利,總報酬率-24.17%。
每天打開帳戶,都像被打臉一樣。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問題不是標的,而是我在「重複同樣的錯誤」。
當年賣掉時,還很猶豫,但兩年後回頭看,它現在更慘。

反觀我用賣掉後的錢轉去新基金,現在已經 +30%。
沒比較,沒感覺;一比較,答案就出來了。
我發現可怕的,不是虧錢。
而是我在用同樣的方式,把時間一點一滴浪費掉。
這次,我狠下心,賣掉非投資等級債。
當然按下賣出鍵時,手指還是會害怕而停頓了 5 秒鐘
但我還是果斷賣出
不是因為我能預測市場,而是因為紀錄提醒我。
如果再拖下去,就是「再浪費 10年」。
投資沒有絕對對錯。
但紀錄能幫我們看清:自己在重演什麼。
—
下次當你掙扎要不要賣掉一個部位,
很簡單,
翻紀錄,找出過去做過的決定。
用過去的經驗,寫下兩個劇本:不賣 vs. 賣掉,想像 10 年後會變成什麼樣。
你會發現,未來的路就沒有那麼模糊了。
投資紀錄不只是數字,它是一面鏡子
答案,早就在裡面
------------------------------------------
我是雜學生,這是我的人生筆記。
各種跌跌撞撞的嘗試,希望對你有幫助。
pea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