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2633)在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中公布,單季旅客量再破2000萬人次,達2001.7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2.9%。運能方面,發車班次與座位公里數均有顯著提升,座位利用率維持七成以上。財務表現上,營收小幅成長至267.35億元,但成本上升導致淨利微幅下滑。未來將透過新車上線與服務優化,持續提升運量與旅客體驗。
會議摘要
一、業務概況
台灣高鐵在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報告中,展現了穩健的成長態勢。以下是業務概況的詳細說明:
1. 營運規模
- 車站與車隊:高鐵目前維持12座營運車站與34組營運列車的規模,路線總長350公里,涵蓋11個縣市,最高運轉速度達300公里/小時。
- 班次安排:自2025年7月1日起增班後,每週表定班次為1128班,平日(週一至週四)每日雙向班次148班,週末(週五至週日)每日雙向班次182班。
- 運能供給:7月發車班次達4931班,8月進一步提升至5023班,顯示運能供給持續增加。
2. 運能表現
- 發車班次:2025年第二季共開出14889班次,較第一季增加109班,季成長率(QoQ)為0.7%;相較2024年第二季增加767班,年成長率(YoY)達4.0%。
- 座位公里數:第二季提供48億座位公里,較第一季增加5400萬,季成長率1.2%;較去年同期增加2.45億,年成長率3.8%。
3. 旅客運量
- 旅客人數:第二季旅客數突破2000萬人次,達2001.7萬人,較第一季成長0.94%;上半年累計旅客數達3985萬人次,接近4000萬大關,年成長率2.9%,增加112萬人次。
- 延人公里:第二季延人公里為33.68億,季成長率0.25%;上半年累計67.28億公里,年成長率0.88%。
- 座位利用率:儘管實施短期增班措施,座位利用率仍維持在七成以上,顯示旅客需求強勁。
4. 運轉實績
- 準點率:受到上半年地震與颱風影響,準點率下滑至98.99%,平均延誤時間為0.41分鐘,低於過往99%以上的表現。
- 事故記錄:近五年(2020-2025上半年)營運責任事故數為0件,安全紀錄良好。
二、財務報告
財務部門針對2025年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務狀況進行了詳細說明,以下為重點摘要:
1. 損益與財務指標
- 營收:第二季營收133.61億元,與第一季持平;上半年總營收267.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
- 營業毛利與淨利:第二季營業毛利56.05億元,季減10%;上半年毛利118.23億元,年減2%。稅後淨利方面,上半年為34.89億元,年減6%。
- 每股盈餘(EPS):上半年EPS為0.62元,較去年同期0.66元減少6%。
- EBITDA:上半年EBITDA為176.9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利潤率為66.2%。
2. 成本壓力
- 能源與維修成本:能源費用及維修物料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影響毛利與淨利約2億元。
- 利息與平穩費用:利息費用小幅減少,但平穩費用增加,影響整體獲利表現。
3. 營收結構
- 鐵路運輸票務:佔總營收96.4%,上半年收入257.79億元,年成長0.9%。
- 附屬事業:佔總營收3.6%,上半年收入9.55億元,年成長0.8%,主要來自租金、廣告及車販收入。
4. 現金流量與負債
- 現金流量:上半年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125.01億元,投資活動淨流出1億元,籌資活動淨流出16.55億元,期末現金餘額約150.45億元。
- 負債比:上半年負債比回升至82.1%,主要因應付股利59億元及平穩費用35億元增列,負債增加94億元。
5. 股利與市值
- 股利配發:2024年股利每股1.05元,配息率91%,已於8月4日發放完畢。
- 信用評等:中華信評維持twAAA評等,展望穩定;惠譽評等為AA+(twn),展望調整為正向。
- 市值:2025年7月總市值約1574億元,股價波動不大。
三、營運展望
台灣高鐵提出了2025年的營運成長策略,聚焦於運能提升與旅客服務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