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研究台股期貨,發現了很有趣的事情,我決定記錄下來,並且不在買0050正2而是透過期貨來操作,記錄此篇當紀念。
📑 用期貨達到 0050 曝險的完整思路
1. 為什麼我用 200 萬就能做到 1000 萬的曝險?
期貨的魅力在於資金效率,假設目前大盤指數為26000
- 一口台指期名目價值 ≈ 520 萬
- 兩口 ≈ 1,040 萬
- 你只需要準備 200 萬保證金,就能操作相當於 1000 萬現貨曝險的部位。
這代表你可以用很少的本金,做到和大資金投資人一樣的市場曝險。
2. 0050 投資人不想知道的秘密:期貨才是更有效率的工具?
買 0050,1000 萬資金就是 1000 萬曝險 買 正2, 500 萬資金大概就等於 1000 萬曝險
但用期貨,200 萬就能做到同樣的效果,剩下 800 萬現金可以靈活運用(存款、買債、做其他配置)。 這就是期貨最大的優勢──同樣的損益金額,用更少的資金完成。
重點:如果擔心保證金不夠可以多放一點降低槓桿倍數,回測去計算大跌20~30%都不會斷頭的保證金,當然有人會說0050、正2也可以拿去質押多出現金,但期貨調整倍數靈活多了,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3. 期貨真的是毒藥嗎?其實只是你保證金放太少
大部分人死在期貨,是因為只放最低保證金:
- 一口只放 30 萬,開太多口 → 槓桿爆表,幾 % 波動就斷頭
- 如果一口準備 100 萬甚至更多,實際槓桿就只有 2~3 倍,安全性和正2差不多,卻多了操作彈性。
📌 關鍵不是期貨危險,而是「保證金放太少」。
4. 不是期貨害人,而是槓桿害人
- 如果你用 200 萬扛 1000 萬曝險,槓桿 ~5 倍 → 波動非常大
- 如果你願意放 500 萬甚至 650 萬,槓桿 ~2 倍 → 其實就像正2,只是更有彈性
- 期貨是中性的工具,真正決定生死的是「槓桿選擇」。
🎯 總結
- 損益金額由曝險決定,不管是現貨、正2、期貨,只要曝險金額一樣,跌 10% 就是虧 100 萬。
- 損益比率由投入資金決定,期貨因為資金占用少,報酬率和風險都被放大。
- 期貨的優勢是資金效率:在保證金放足的情況下,可以複製 0050 或正2 的效果,甚至更靈活。
- 期貨的致命點是槓桿:放太少保證金,遇到大波動就容易爆倉。
📌 前提
- 高點:26,000
- 你在 –10%(23,400)進場 2 口
- 一口大台名目 = 指數 × 200
- 一口原始保證金 = 30 萬
- 一口維持保證金 = 24 萬
- 你放進去保證金 = 200 萬
Step 1️⃣ 進場時曝險
- 每口名目:23,400 × 200 = 468 萬
- 兩口名目:468 × 2 = 936 萬
- 權益金:200 萬
- 初始槓桿 ≈ 936 ÷ 200 = 4.68 倍
Step 2️⃣ 爆倉條件
期貨的爆倉(追繳)點 ≈ 當「權益 ≤ 維持保證金」
- 兩口維持保證金 = 24 × 2 = 48 萬
- 所以只要帳上權益從 200 萬 → 48 萬,就會被追繳
👉 可承受虧損 = 200 – 48 = 152 萬
Step 3️⃣ 轉換成點數
每口每點價值 = 200 元
兩口 = 400 元 / 點
能承受虧損 152 萬:
1520000÷400=3800
👉 從進場價 23,400 再跌 3,800 點
Step 4️⃣ 對應指數 & 高點跌幅
- 斷頭價位 = 23,400 – 3,800 = 19,600
- 對照高點 26,000:26,000–19,600 _______________ = ≈–24.6% 26000


✅ 結論
- 你在 –10%(23,400)進 2 口,放 200 萬
- 要跌到 19,600(約 –24.6%)才會被追繳(從26000算起)
- 換句話說:只要台指期跌幅沒超過 –25%,你用 200 萬扛 2 口是安全的
- -24.6%才會追繳,可是別忘了還有800萬現金,不管怎做虧損金額就是跟現貨一樣
- 只是要用總資金去換算虧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