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曝險,不一樣的槓桿:期貨 vs 0050 的資金效率比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最近開始研究台股期貨,發現了很有趣的事情,我決定記錄下來,並且不在買0050正2而是透過期貨來操作,記錄此篇當紀念。

📑 用期貨達到 0050 曝險的完整思路

1. 為什麼我用 200 萬就能做到 1000 萬的曝險?

期貨的魅力在於資金效率,假設目前大盤指數為26000

  • 一口台指期名目價值 ≈ 520 萬
  • 兩口 ≈ 1,040 萬
  • 你只需要準備 200 萬保證金,就能操作相當於 1000 萬現貨曝險的部位。
    這代表你可以用很少的本金,做到和大資金投資人一樣的市場曝險。

重點:期貨很多人會死的原因就是因為保證金放太少,導致槓桿越放越大,『越下跌本金越少』,槓桿倍數就越大,好有趣的事情來了,我現在身上有1000萬,我買兩口期貨保證金放200萬槓桿倍數為5.2倍,但其實並不是真的5.2倍,我只是故意放200萬讓它變5.2倍如果真的用總資金去算其實我只有開一倍的,也就是等於0050現貨1000萬的概念,假設0050跌-10% 虧損金額是100萬 我期貨同樣是虧損100萬但是如果只用保證金去看看起來虧損比例好像很大100/200=50%,看起來好可怕虧損50%但別忘了還有800萬在身上,所以怎麼算都是虧損10%。


2. 0050 投資人不想知道的秘密:期貨才是更有效率的工具?


買 0050,1000 萬資金就是 1000 萬曝險 買 正2, 500 萬資金大概就等於 1000 萬曝險

但用期貨,200 萬就能做到同樣的效果,剩下 800 萬現金可以靈活運用(存款、買債、做其他配置)。 這就是期貨最大的優勢──同樣的損益金額,用更少的資金完成。

重點:如果擔心保證金不夠可以多放一點降低槓桿倍數,回測去計算大跌20~30%都不會斷頭的保證金,當然有人會說0050、正2也可以拿去質押多出現金,但期貨調整倍數靈活多了,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3. 期貨真的是毒藥嗎?其實只是你保證金放太少

大部分人死在期貨,是因為只放最低保證金:

  • 一口只放 30 萬,開太多口 → 槓桿爆表,幾 % 波動就斷頭
  • 如果一口準備 100 萬甚至更多,實際槓桿就只有 2~3 倍,安全性和正2差不多,卻多了操作彈性。
    📌 關鍵不是期貨危險,而是「保證金放太少」。

4. 不是期貨害人,而是槓桿害人

  • 如果你用 200 萬扛 1000 萬曝險,槓桿 ~5 倍 → 波動非常大
  • 如果你願意放 500 萬甚至 650 萬,槓桿 ~2 倍 → 其實就像正2,只是更有彈性
  • 期貨是中性的工具,真正決定生死的是「槓桿選擇」。

🎯 總結

  • 損益金額由曝險決定,不管是現貨、正2、期貨,只要曝險金額一樣,跌 10% 就是虧 100 萬。
  • 損益比率由投入資金決定,期貨因為資金占用少,報酬率和風險都被放大。
  • 期貨的優勢是資金效率:在保證金放足的情況下,可以複製 0050 或正2 的效果,甚至更靈活。
  • 期貨的致命點是槓桿:放太少保證金,遇到大波動就容易爆倉。

📌 前提

  • 高點:26,000
  • 你在 –10%(23,400)進場 2 口
  • 一口大台名目 = 指數 × 200
  • 一口原始保證金 = 30 萬
  • 一口維持保證金 = 24 萬
  • 你放進去保證金 = 200 萬

Step 1️⃣ 進場時曝險

  • 每口名目:23,400 × 200 = 468 萬
  • 兩口名目:468 × 2 = 936 萬
  • 權益金:200 萬
  • 初始槓桿 ≈ 936 ÷ 200 = 4.68 倍

Step 2️⃣ 爆倉條件

期貨的爆倉(追繳)點 ≈ 當「權益 ≤ 維持保證金」

  • 兩口維持保證金 = 24 × 2 = 48 萬
  • 所以只要帳上權益從 200 萬 → 48 萬,就會被追繳

👉 可承受虧損 = 200 – 48 = 152 萬


Step 3️⃣ 轉換成點數

每口每點價值 = 200 元

兩口 = 400 元 / 點

能承受虧損 152 萬:

1520000÷400=3800 

👉 從進場價 23,400 再跌 3,800 點


Step 4️⃣ 對應指數 & 高點跌幅

  • 斷頭價位 = 23,400 – 3,800 = 19,600
  • 對照高點 26,000:26,000–19,600​ _______________ = ≈–24.6% 26000

raw-image
raw-image


✅ 結論

  • 你在 –10%(23,400)進 2 口,放 200 萬
  • 要跌到 19,600(約 –24.6%)才會被追繳(從26000算起)
  • 換句話說:只要台指期跌幅沒超過 –25%,你用 200 萬扛 2 口是安全的
  • -24.6%才會追繳,可是別忘了還有800萬現金,不管怎做虧損金額就是跟現貨一樣
  • 只是要用總資金去換算虧損%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傑|慢富日記的沙龍
24會員
76內容數
在股市投資中,深度反省是我的成功之道。每次交易後,我仔細檢討決策,探索其原因和結果。這有助於避免情緒驅動的決策,使我更冷靜地應對市場波動。我也定期檢討整體策略,以確保它們保持一致。深度反思延伸到情感控制,我學會冷靜面對市場情緒。這不斷的反思使我成為更理性和智慧的投資者,有助於實現長期成功。
2025/09/16
🔁 檢討方向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檢討此次操作策略 自從 5/16 號分批出場以來,經過四個月的時間,很明顯股市又大幅上漲了,我的投資
Thumbnail
2025/09/16
🔁 檢討方向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檢討此次操作策略 自從 5/16 號分批出場以來,經過四個月的時間,很明顯股市又大幅上漲了,我的投資
Thumbnail
2025/05/21
🔁 操作原則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為什麼選擇在 5/21再次 減碼出場? 這次是續5/16號以來第三次分批出場,只保留最後10%部位在市
Thumbnail
2025/05/21
🔁 操作原則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為什麼選擇在 5/21再次 減碼出場? 這次是續5/16號以來第三次分批出場,只保留最後10%部位在市
Thumbnail
2025/05/16
——紀錄我在4/7關稅日暴跌後進場的理由與目前出場的思考 🔁 操作原則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進場契機:2025/4/7 關稅日暴跌
Thumbnail
2025/05/16
——紀錄我在4/7關稅日暴跌後進場的理由與目前出場的思考 🔁 操作原則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進場契機:2025/4/7 關稅日暴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做期貨與選擇權的人,務必要熟知籌碼分布在哪。日盤的籌碼會在收盤之後公布三大買賣超以及期貨及選擇權的佈局。這個好處可以說是在台灣獨有的制度,也是優勢,同時也是劣勢。怎麼說呢,下午期貨一開盤,大家對於籌碼分布早就心知肚明,因此分析籌碼的時候必須搭配技術分析才可以。對我的專欄來說45%看籌碼45%看技
Thumbnail
做期貨與選擇權的人,務必要熟知籌碼分布在哪。日盤的籌碼會在收盤之後公布三大買賣超以及期貨及選擇權的佈局。這個好處可以說是在台灣獨有的制度,也是優勢,同時也是劣勢。怎麼說呢,下午期貨一開盤,大家對於籌碼分布早就心知肚明,因此分析籌碼的時候必須搭配技術分析才可以。對我的專欄來說45%看籌碼45%看技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近幾年來,個股期貨的流動性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靠著股票期貨發家致富的故事,當然也有人不當使用這個商品而破產。這篇文章不會教你如何靠股票期貨發財,而是利用股票及期貨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短線風險性較低的類套利交易。
Thumbnail
近幾年來,個股期貨的流動性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靠著股票期貨發家致富的故事,當然也有人不當使用這個商品而破產。這篇文章不會教你如何靠股票期貨發財,而是利用股票及期貨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短線風險性較低的類套利交易。
Thumbnail
在一些老師跟股友的宣傳之下,大家應該都知道有股票期貨這件事情,也有人學著用股票期貨去操作,然後股票期貨是【一口表彰兩張股票】,然後依個股不同,保證金的成數也不同,可以在台灣期貨交易所查到成數比例: 可以看到依個股的風險不同,台期所制定的比例就不同,有的是13.5%,有的是20%。若是13.
Thumbnail
在一些老師跟股友的宣傳之下,大家應該都知道有股票期貨這件事情,也有人學著用股票期貨去操作,然後股票期貨是【一口表彰兩張股票】,然後依個股不同,保證金的成數也不同,可以在台灣期貨交易所查到成數比例: 可以看到依個股的風險不同,台期所制定的比例就不同,有的是13.5%,有的是20%。若是13.
Thumbnail
定期定額唯一缺點,就是無法避開 2000 年、2008 年、2022 年空頭,不只中間得扛過大虧損,甚至可能心態功虧一簣。 也近期思考,自己存的大盤部位,是否能否搭配總經指標操作?一來稍稍增加資金效率,二來甚至可以在相對低檔增加槓桿,擴大報酬。本篇主要聚焦寫,我認為哪三項總經指標,最具交易參考性?
Thumbnail
定期定額唯一缺點,就是無法避開 2000 年、2008 年、2022 年空頭,不只中間得扛過大虧損,甚至可能心態功虧一簣。 也近期思考,自己存的大盤部位,是否能否搭配總經指標操作?一來稍稍增加資金效率,二來甚至可以在相對低檔增加槓桿,擴大報酬。本篇主要聚焦寫,我認為哪三項總經指標,最具交易參考性?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最近有幾個策略聽到以後覺得很不錯,而且不用過多的心思,可以得到不錯的利潤,風險管控也有限度,先記錄下來,資金變多以後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1.      日盤台指期在20日均線之上,開盤做多,停損100點,避開跳空開高百點之上,跳空開低亦同。收盤出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最近有幾個策略聽到以後覺得很不錯,而且不用過多的心思,可以得到不錯的利潤,風險管控也有限度,先記錄下來,資金變多以後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1.      日盤台指期在20日均線之上,開盤做多,停損100點,避開跳空開高百點之上,跳空開低亦同。收盤出
Thumbnail
前幾天在朋友聚會中,剛好有個朋友問到,如果有一筆閒置資金,但可能在2年內需要用到,放在活存只能領取少許利息,放定存每年也只有1.5%的利息,股市又一直驚驚漲,還有什麼標的可以投資呢? 我的思考是: 股市上: 若僅僅是2年的閒置時間,放在股市上,風險影響上是很大的。尤其在台股大盤
Thumbnail
前幾天在朋友聚會中,剛好有個朋友問到,如果有一筆閒置資金,但可能在2年內需要用到,放在活存只能領取少許利息,放定存每年也只有1.5%的利息,股市又一直驚驚漲,還有什麼標的可以投資呢? 我的思考是: 股市上: 若僅僅是2年的閒置時間,放在股市上,風險影響上是很大的。尤其在台股大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