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碳信用交易:合規機制與國際合作的成功策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新加坡把「合規碳信用」寫進本國法制,核心是《碳定價法》(Carbon Pricing Act)及其 2022 年修法:自 2024 年起,受碳稅管制的設施最多可用國際碳信用(ICC)抵繳 5% 的應稅排放。哪些 ICC 能用,不是自願宣示就算,必須符合政府公布的「適格性標準」(含避免雙重計算、對應調整 CA、東道國授權 LoA、方法學與計量核證等),並受 NEA/NCCS 受理與登錄規範約束。換言之,ICC=落入《碳定價法》體系下、可用來抵稅的合規信用,而不是一般 VCC。這些標準與 5% 上限,政府在 NCCS/碳市場合作專站與 NEA 指引中有明載,並由 2023 年相關細則與名單(Eligibility Criteria / List)配套執行。(新加坡政府法規服務)

在對外佈局上,新加坡採「先立法造需求 → 再簽雙邊協議鎖供給」的路徑。第一步是與各國簽署《實施協議》(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IA),確立依《巴黎協定》第 6.2 條進行合作與轉移 ITMO 的法律基礎;近期具體進展包括:2025/8/19 與泰國簽署 IA(新加坡首個與東盟國家的此類協議)、2025/9/16 與越南簽署 IA。IA 的功能是把 LoA、CA、授權與對應調整流程先講清楚,之後才會有商業性的採購協議(MOPA)與實際 ITMO 交割。(貿易與工業部)

配合 IA,政府同步以RFP 直接承購部分高完整性碳信用,作為 2026–2030 年使用(例如自然基礎專案合約總量約 217.5 萬噸、金額約新幣 7600 萬),一方面為本國碳稅抵繳備貨,另一方面也把「要什麼品質」的訊號丟給供應端。(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

為何必須走合規而不是 VCC? 關鍵在「避免雙重計算」。ICC/ITMO 要求東道國授權(LoA)與對應調整(CA),以確保同一減量不會同時被企業與國家各算一次;這也是《碳定價法》下之 ICC 能抵稅的前提。反過來說,沒有 LoA + CA 的 VCC,在新加坡體系裡不能拿來抵繳,最多只能做 ESG 溝通用途。隨著第 6.2 條與國內法制落地,VCC 在合規用途上自然退場、讓位給 ICC/ITMO。(新加坡碳市場合作)

把上述拼起來,新加坡的戰略是:先用《碳定價法》與 ICC 規則創造剛性需求;再透過一連串 IA(必要時搭配制度互認與登錄對接條款)把來源國的 ITMO 管道打通;同時以政府採購與交易所(CIX 等金融基礎設施)強化市場承接。這套「國內法制+雙邊協議+市場平台」三位一體的設計,讓新加坡得以在 VCC 退場後,承接亞太從自願市場轉向合規市場的主導權。(貿易與工業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M 陋室說書
3會員
81內容數
合規碳信用 : 國際規則 → 各國制度 → 市場轉型! 合規碳信用的發展路徑,是從《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國際規則出發,由各國立法制度化,最終推動市場從自願性信用轉向合規信用。未來能真正「抵稅、履約、計入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只會是合規體系下的產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政府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持續推動,針對水泥業者提出鼓勵減碳稅務優惠措施,財政部依據《貨物稅條例》規定,函報行政院核定自2024年1月1日起,降低符合減碳認定基準之「水硬性混合水泥」及「墁砌水泥」貨物稅應徵稅額。
Thumbnail
  政府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持續推動,針對水泥業者提出鼓勵減碳稅務優惠措施,財政部依據《貨物稅條例》規定,函報行政院核定自2024年1月1日起,降低符合減碳認定基準之「水硬性混合水泥」及「墁砌水泥」貨物稅應徵稅額。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企業有取得溫室氣起排放認證的需求,就需要雇用相關的人才。因此,現在坊間也有許多機構推出以上6項ISO認證的課程,其中又以ISO  14064-1 與 ISO  14067 兩項認證的需求最高
Thumbnail
企業有取得溫室氣起排放認證的需求,就需要雇用相關的人才。因此,現在坊間也有許多機構推出以上6項ISO認證的課程,其中又以ISO  14064-1 與 ISO  14067 兩項認證的需求最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