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人生 1% 的關鍵時刻,成功人士怎麼做決策呢?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圖片來源:石頭哥

圖片來源:石頭哥

在面對人生 1% 的關鍵時刻,成功人士怎麼做決策呢?

「別挑剔你的老闆是個笨蛋,請記住:如果他比現在更聰明,你就失業了。」 — 約翰·高蒂 (John Gotti)

《前言:關鍵時刻該怎麼抉擇才不會後悔?》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前陣子Candy來和我諮詢要不要再換一個工作,她覺得這次換的老闆像是豬隊友,很難在專案上做出更好的貢獻。碰巧剛剛寫文章時,接到某企業主管來電執行Candy在前主管時的「敬業電話盤查」,看來這女孩已經展開轉職任務了。其實,人生碰到這類的關鍵決策時刻,找一位年齡長你10餘歲的職場前輩聊聊,甚至寫為推薦人確實是有必要且挺有幫助的。

每年在學測統測選填志願上,我都能給予前來諮詢的朋友們一些適當的意見。但是我也是會有撞牆的時刻,好比碰到DBA博班的抉擇,我該去還是等明年陽明交大第一屆再去,光這個問題就猶豫躊躇許久,也許是五十餘歲了不想讓生命浪費在這件事情上,不過我還是會找年長我10餘歲的執行長、董事長諮詢,畢竟這是人生最重要的1%關鍵性決策,找對人很重要。

其實每個人在面臨重大決策都會如此,越想越煩、越問越茫然,做什麼決定都怕後悔,結果關鍵選擇都被無限拖延……。這個困擾,其實不是只有你有,連許多社會頂尖人物都經歷過!但厲害的人,究竟怎麼下決定?有沒有什麼規律可循?今天石頭哥就和你聊聊閱讀《怎麼決定大事》這本書獲得的心得:成功人士面對人生 1% 關鍵時刻的決策心法

raw-image

《關鍵決策,別再讓直覺替你買單》

現代職場環境的變動速度遠超過去,這要求我們不再是「執行者」,而更像是「高壓決策者」。根據研究,真正能牽動你職涯和人生命運的決策,往往只佔了總數的 1%

成功人士為什麼能在大決策前夕保持果斷?

答案不是他們天賦異稟,而是他們拒絕被大腦的「認知慣性」綁架。他們深知,日常小事可以憑直覺,但影響人生方向的 1% 關鍵決策,必須導入系統化、數據化的思考框架。這套框架,就是他們能持續向上突破的底層邏輯。


《打造你的決策基石:STAR 模型前的三個關鍵問句》

許多人面對重大抉擇時,會拖延、逃避,甚至直接跳到「我要選 A 還是 B?」,這註定會陷入糾結。成功決策的第一步,是釐清現況(故事和場景)。這也是《怎樣決定大事》中 S(情境)的核心精髓,我將其提煉為你必須掌握的決策個個層次的基石

✅層次一、了解,發生了什麼?

這是最客觀的數據收集階段。拋開情緒,僅陳述事實

  • 錯誤示範: 「我的專案又被老闆刁難,他一定看我不順眼。」(帶有情緒與臆測)
  • 成功人士做法: 「我的專案在週一的會議中,被要求調整三個關鍵指標。這是兩個月內的第三次。」(客觀事實)

✅層次二、思考,為什麼發生?

這是拉開你與普通人的認知差距的關鍵。不要只滿足於單一解釋(「我運氣不好」),而是要同時推導 2-3 種合理解釋

  • 推導 A: 專案調整是因為 市場環境 快速變化,需應對競爭者策略。
  • 推導 B: 專案調整是因為 老闆的期待 與我的執行方式存在認知落差。
  • 推導 C: 專案調整確實是因為我的 專業能力 在某些環節尚有不足。

✅層次三、推測,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哪些結果?

這一步的精髓是直面最壞結果(Worst-Case Scenario)。勇敢的人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已經評估並準備好承擔最壞的風險。

  • 最好結果: 接受 Offer 後,薪資與成長空間都翻倍。
  • 最壞結果: 接受 Offer 後,公司半年倒閉,我必須在 3 個月內找到下一份工作。

當你完成這三個層次的決策步驟,你對情境的認知將從「模糊的焦慮」轉變為「清晰的局勢圖」。

圖片來源:石頭哥

圖片來源:石頭哥


《掌握時間與風險:專業 CEO 的決策時機判斷》

釐清情境後,第二個核心挑戰是 T(時機,Timing)。我們必須像專業的 CEO 那樣,判斷決策的「時間窗口」多急,我需要現在做決策嗎?如果可以緩一點,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收集訊息?我可以諮詢誰,而獲得更不壞的決策?

一、思考我需要現在做出決策嗎?

這是防止「衝動決策」的第一道防火牆。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請立刻進入下一個步驟。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你就贏得了寶貴的資訊收集時間

二、如果是,最不壞的選擇是什麼?

當時間壓力極大,你必須在資訊不全時行動,請拋棄「追求完美」的幻想。你的目標是「最大化保底」,也就是最不壞的選擇(Least-Worst Option)。這是在高壓戰場中保住性命的智慧。同時,想一想你可以諮詢誰,而獲得更不壞的結果。

三、如果不是,我還有多少時間蒐集信息?

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截止時間」(例如:兩週內、三個月內)。在這個期限內,你的任務是高效蒐集「邊際效益最高」的關鍵資訊。一旦時間到,無論資訊是否「完美」,你都必須行動。這是成功人士避免陷入「分析癱瘓」的鐵律。


《成功決策的長尾效應:調整與校準的智慧》

最後的 A(假設)和 R(修正),則是將你的決策能力從「一次性判斷」提升到「持續進化」的長尾效應。

  • A(Assumptions):覺察你的「盲點和假設」
    • 專業建議: 主動尋求「反對意見」。不要只問支持你的朋友(那叫取暖),去問那些對你的行業、能力、人生選擇有不同見解的人。他們能揭示你最隱蔽的確認偏誤。
  • R(Revision):果斷「割捨沉沒成本」
    • 專業建議: 決策後要定期檢視成效。問自己:「我堅持這條路的理由,是基於我的熱情與價值,還是僅僅因為『已經做了這麼久』?」 如果答案是後者,你就是在為了堅持而堅持,請果斷發出退出訊號(Exit Signal),快速調整方向。這才是 CEO 級別的止損能力。

《結論:不完美才是人生日常,大膽選擇吧!》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 CEO。就算是壞掉的時鐘,每一天也都會準確兩次,你相信嗎?所以要相信自己每一次選擇都在鍛鍊你的心智,也在慢慢拼湊屬於自己的人生樣貌。成功人士並非不會犯錯,而是他們懂得系統化地評估風險,並設定了明確的止損線。請記住這套決策基石,它將成為你職涯中最堅固的靠山:

情境釐清 → 時機判斷 → 盲點覺察 → 果斷修正。

別因為猶豫不決、拖延遲疑,甚至不作為而錯過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加油囉,我的朋友。願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朝著你的熱情與價值感持續勇敢、無所畏懼吧。


📚讀者閱讀最多的幾篇文章,你跟上了嗎?

在面對人生 1% 的關鍵時刻,成功人士怎麼做決策呢?

求職不只是看薪水:你該學會看「職場安全感」,才是讓你待得下去的中介

時間悖論:畢業了,我該享受「當下」,還是投資「未來」?

案例剖析|告訴你如何透過腦科學,你也可以成為成功人士

告別焦慮內耗:啟動「探險家思維」,你會發現你的職涯更寬闊

在教師節前夕,我請羅老師跳一下哈哈🤣

祝福教師們~教師節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枕著光飛翔
128會員
235內容數
#元智大學 免費職涯老師、DBA博士生 我深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光。 🔅點亮它,人,就自然會前進著。 「枕著光飛翔」 是這樣一個地方: 當你感到迷茫,這裡有一點溫暖; 當你需要力量,這裡有一些故事。 我,帶著光守護在此,當你迷惘、難過時,我就陪著你歇歇腳,看星空數細雨🌧️。
枕著光飛翔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別只看薪水!Google 最常搜尋的《職場安全感》,才是決定你敢不敢挑戰現況、發揮所長的核心資本。這篇指南教你建立三大職涯護城河:專業能力、職場靠山、避開有毒政治圈,讓你待得久、賺得穩。
Thumbnail
2025/09/24
別只看薪水!Google 最常搜尋的《職場安全感》,才是決定你敢不敢挑戰現況、發揮所長的核心資本。這篇指南教你建立三大職涯護城河:專業能力、職場靠山、避開有毒政治圈,讓你待得久、賺得穩。
Thumbnail
2025/09/22
工作還是旅行? 剛畢業就面臨職涯「當下」與「未來」的兩難? 別再內耗! 石頭哥帶你釐清:時間複利和人生體驗哪一個對你更重要。 你的職涯 CEO 就是你自己,學會規劃,讓你的選擇不再後悔!
Thumbnail
2025/09/22
工作還是旅行? 剛畢業就面臨職涯「當下」與「未來」的兩難? 別再內耗! 石頭哥帶你釐清:時間複利和人生體驗哪一個對你更重要。 你的職涯 CEO 就是你自己,學會規劃,讓你的選擇不再後悔!
Thumbnail
2025/09/11
透過石頭哥的親身案例,帶你打造「微習慣」,一起來翻轉職涯。我從腦科學角度切入,解釋了為什麼微小的行動能有效建立習慣,並透過「石頭哥」親身經歷的爬山與晨跑案例,說明如何將微習慣的原則應用到職場技能學習上。
Thumbnail
2025/09/11
透過石頭哥的親身案例,帶你打造「微習慣」,一起來翻轉職涯。我從腦科學角度切入,解釋了為什麼微小的行動能有效建立習慣,並透過「石頭哥」親身經歷的爬山與晨跑案例,說明如何將微習慣的原則應用到職場技能學習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損益估值模型固然能幫助理解框架構成後的每日盈虧變化,但無法真正為策略定性定量,機動的策略調整更是讓策略產生了無窮的潛力。 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策略是有生命的】。
Thumbnail
損益估值模型固然能幫助理解框架構成後的每日盈虧變化,但無法真正為策略定性定量,機動的策略調整更是讓策略產生了無窮的潛力。 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策略是有生命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不同的投資人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策略,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市場的變化,並追求著不同的投資目標。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三種主要的投資人類型:積極型投資人、保守型投資人和穩健型投資人,並分享他們成功的投資秘訣,希望能夠為您的投資之路提供一些啟示。
Thumbnail
不同的投資人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策略,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市場的變化,並追求著不同的投資目標。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三種主要的投資人類型:積極型投資人、保守型投資人和穩健型投資人,並分享他們成功的投資秘訣,希望能夠為您的投資之路提供一些啟示。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在投資的道路上,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市場的波動,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的心態和行為。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投資心理學,揭示成功的投資者背後的心理學原則,以助您在追求財富的旅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信念、財富觀念、意志力等因素都對投資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關鍵,為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做好準備。
Thumbnail
在投資的道路上,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市場的波動,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的心態和行為。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投資心理學,揭示成功的投資者背後的心理學原則,以助您在追求財富的旅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信念、財富觀念、意志力等因素都對投資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關鍵,為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做好準備。
Thumbnail
這個世界太複雜,不會任憑你採取百分之百的行動,就可以決定百分之百的結果;它們都由同一件事驅動:這是一場七十億名玩家與數不清的行動組成的賽局,你只是其中的一環。不受你行動所產生的意外衝擊,可能遠高於你謹慎行動所產生的結果。
Thumbnail
這個世界太複雜,不會任憑你採取百分之百的行動,就可以決定百分之百的結果;它們都由同一件事驅動:這是一場七十億名玩家與數不清的行動組成的賽局,你只是其中的一環。不受你行動所產生的意外衝擊,可能遠高於你謹慎行動所產生的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