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一個人的玄關:等待與缺席的重量
引言
「燈一直亮著,卻沒有人推門進來。」
正文
那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夜晚。三隻黃金吃完各自窩到角落,呼吸聲一下一下地變得規律。客廳的燈光偏黃,灑在地板上,像是一層柔軟的膜。我本來想早點睡,卻莫名其妙地留在了玄關。
鞋櫃邊的燈是我特意不關的。那盞燈打在門板上,亮得不像夜晚,卻又不像白天。它有一種尷尬的孤單——像是我心裡的狀態。
我等著。
不是等他回來,也不是等一句關心。 我等的,是一種「確認」——確認我在這裡,還算有意義。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狗們先後睡下,偶爾換個姿勢,爪子劃過地板,發出「刷」的一聲。那聲音比外頭的夜還大,提醒我:屋子裡還有生命存在。只有我,一直靜坐著。
手機亮起又暗下,幾次都是朋友的訊息。我沒回,只是直直盯著那扇門,像在等一個奇蹟。可是門始終沒有被推開。
我想起那些訊息:一大段心情換來乾巴巴的三個字——「知道了。」
沒有重量,卻像把我輕輕推回原地。
夜越來越深,窗外傳來計程車的喇叭聲。等到最後,我忽然意識到:我不是在等人,而是在等自己承認——承認我已經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清晨將近,天空泛起一點灰白。我才驚覺:我坐了一整晚。玄關的燈還亮著,光線在牆上投下一道疲倦的影子,那影子就是我自己。
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等待不是等一個人,而是等一個不會出現的答案。
我關掉玄關的燈。屋子裡回到夜的顏色。心裡卻還留著那盞燈的餘暉,亮到讓我無法假裝自己不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