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和「存消比」在財報分析、尤其是製造業與通路業裡,是非常有用的觀察指標,跟股價確實會有一定的關聯。以下整理成三個層次:定義 → 與股價的關聯 → 實戰運用技巧。
一、定義
- 存貨(Inventory)
1.企業持有的商品、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
2.通常佔營運資金很大一部分。
2.存消比(存貨銷售比,Inventory-to-Sales Ratio)
1.計算方式: 存消比=存貨/月營收或銷售額
2.代表目前庫存可以支應幾個月的銷售。
二、與股價的關係
- 存貨增加 → 潛在風險
1.如果營收沒有同步成長,但存貨增加 → 代表產品可能滯銷。
2.這會造成後續「跌價損失(存貨跌價)」或毛利率下降 → 股價偏空。
2.存貨下降 → 需求暢旺
1.營收增加但存貨下降 → 表示產品熱賣、供不應求。
2.市場常解讀為產業景氣回升、價格有漲價空間 → 股價偏多。
3.存消比過高 → 銷售壓力大
1.存消比升高,代表要花更久時間清庫存。
2.對電子、消費性產業,通常是利空訊號。
4.存消比過低 → 熱賣 / 缺貨效應
1.存消比過低,庫存不足,市場需求旺。
2.常是股價上漲前的前兆,尤其在景氣循環產業(如被動元件、DRAM)。
三、實戰運用技巧
- 對照營收、毛利率一起看
1.單看存貨沒有意義,要和營收成長、毛利率變化一起觀察。
1.範例: 存貨增加 + 營收成長 + 毛利率提升 → 因應需求,正向。
2.存貨增加 + 營收停滯 + 毛利率下降 → 滯銷風險,負向。
- 抓產業循環轉折
1.景氣循環股(DRAM、面板、被動元件): 存貨高峰通常出現在股價下跌初期。
2. 存貨低點常出現在股價落底前後。
2.搭配股價與消息面
1當公司公告「庫存去化完成」,且存消比回到健康水位,常是反彈點。
2.若公司庫存水位創新高,卻聲稱「需求強勁」,要小心可能是出貨不順。
👉 簡單心法:
- 存貨升、營收降 → 危險訊號(股價偏空)。
- 存貨降、營收升 → 景氣回升(股價偏多)。
- 存消比過低 → 缺貨、漲價題材。
- 存消比過高 → 滯銷、報價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