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文章大綱小漫畫
前言:
當初看到方格子開了「失敗談」這個主題時,我腦中閃過許多失敗的經歷(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個失敗者😅)。原本沒有特別具體的例子,但就在昨天突然想到——我經營失敗的蝦皮小舖,就是我最經典的失敗案例啊!
其實我一直很想分享這段經歷 ✍️,但又擔心自己並非專業蝦皮賣家,怕誤導大家。這次有了這個主題,正好就是為了這篇文章而打造的吧!
為甚麼會開始經營蝦皮?🛒
一開始我申請蝦皮帳號,單純是為了出清二手用品(書籍、偶像週邊等)。大約 10 年前蝦皮剛進台灣,免運大戰打得很兇,手續費也不像現在這麼高,對買家賣家都很友善。後來,大約在 7 年前,我還是學生時期。那時候我對「文具」特別有研究熱情 ✨,像是常見的 UNI 0.38 中性筆、飛龍橡皮擦、SDI 修正帶等,對我來說都不是最愛用的。我反而自己挑到一些冷門但更好用的品牌和型號。
就像愛漂亮的女生會批貨賣衣服,我則是想批貨賣文具,加上一些動漫角色周邊(間諜家家酒、角落生物、蠟筆小新、寶可夢…),慢慢把賣場經營成了一間雜貨小鋪。
經營初期⚙️:
2016~2018 年左右,很多台灣賣家都是靠淘寶「買空賣空」方式經營。當時這種模式還能賺錢,但市場逐漸飽和。
問題是:
- 要長久經營必須和盤商合作,壓低成本。
- 免運條件必須好達成,否則小賣家競爭不過大盤商。
- 淘寶圖到處都一樣,若要脫穎而出,還得自己拍商品、寫文案。
- 還有轉運過程的風險,常常遇到貨品損壞或實物和照片有落差。
這些挑戰,讓我很快感受到這是一片「紅海市場」🌊。
經營中期~巔峰📈:
由於我本來就對文具(特別是聯名款)很感興趣,也意外找到一些貨源,於是開始少量進貨。那時候剛好也有存款在手,可以大膽嘗試。
最後發現真正賣得最好的,其實並不是那些聯名文具,而是 最常見的事務用品:
- SDI 修正帶
- O.B. 原子筆(便宜到壞了也不可惜)
- 3M 便利貼
- 以及偶爾的高單價(跟O.B.比)熱銷品:PILOT 果汁筆 🖊️
巔峰時期營收最高約 15 萬元,但文具利潤極低(盤商說只有 3~8%)。加上光南文具本來就很便宜,扣掉手續費後,利潤微薄。
經營後期:走下坡的原因 ⬇️
我的主要貨源有兩個小盤商,後來都不做了,導致我無法持續供貨。再加上我畢業出社會後,寄貨時間受限,沒辦法像學生時期那麼彈性。
說實話,淨收入真的很低。如果以工程師值班兩次的薪水來比,甚至可以超過我賣場巔峰時的淨利。失去副業收入雖然有點失落,但也算是一種解脫。
年營收圖表公開:📊

2019~2024 我的蝦皮銷售額
圖表顯示了:
2022~2023 開始工作後,賣場只剩固定進貨熱銷品。2024 年初,主力貨源停做,賣場瞬間「判死刑」。架上商品多數成了滯銷品 🥲。
後記:
近幾年蝦皮充斥著中國直發賣場,蝦皮還補貼運費,總價往往比台灣賣家更便宜。這樣的環境,對小賣家來說更加艱難。
雖然我的蝦皮副業失敗了,但這段經歷讓我學到許多:
- 找到差異化的重要性
- 平台規則隨時可能改變
- 副業並非一定能帶來穩定收入
- 網拍並不是被動收入,他其實算是一種主動收入來源
失敗雖然令人沮喪,但回頭看,這也算是屬於我的一段珍貴養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