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中秋節專輯-5 Bad Moon Rising
月亮常常象徵浪漫、神秘、孤獨、思念、夢境等情緒。
西洋流行音樂中也有非常多與「月亮」有關的經典歌曲,以下是三首之前介紹過有關月亮的歌曲:1. “Blue Moon”
- 原唱:Rodgers & Hart(1934)
- 知名翻唱:The Marcels(1961 搖滾風)
- 風格:流行老歌 / Doo-wop
- 代表歌詞:Blue moon / You saw me standing alone…
1961#40 - 〈Blue Moon〉 - The Marcels
2. “Moon River”
- 演唱者:Audrey Hepburn(《第凡內早餐》)/ Andy Williams
- 年份:1961
- 風格:抒情 / 古典流行
- 代表歌詞: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1962#60 - 〈Moon River〉 - Henry Mancini
3. “Fly Me to the Moon”
- 演唱者:Frank Sinatra(最知名版本)
- 年份:1964
- 風格:爵士 / 經典老歌
- 代表歌詞:Fly me to the moon / Let me play among the stars…
1963#89 -〈Fly Me to the Moon〉- Joe Harnell
由於最近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慘重災情,期盼災民能迅速獲得協助,重整家園。並確保以後所有民眾,尤其是長者、弱勢族群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明確通知與協助撤離,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中秋節將至,發生如此災難,只能聽聽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CCR)的〈Bad Moon Rising〉
🌕 歌曲名稱:Bad Moon Rising 惡月上昇
- 演唱者/創作者: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CCR),主唱兼詞曲作者 John Fogerty
- 發行年份:1969 年
- 收錄專輯:《Green River》
- 曲風:南方搖滾(Southern Rock)、沼澤搖滾(Swamp Rock)、鄉村搖滾(Country Rock)
- 時長:2 分 21 秒,簡潔有力、旋律洗腦
- 音樂調性:輕快陽光的曲調 VS 黑暗末日的歌詞,構成強烈反差
🎤 樂團介紹: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CCR)
- 活躍時期:1967–1972,來自美國加州
- 成員核心:
- John Fogerty(主唱、吉他、靈魂人物)
- Tom Fogerty(節奏吉他)
- Stu Cook(貝斯)
- Doug Clifford(鼓手)
- 風格特色:
- 明明來自舊金山,卻唱出最道地的「美國南方聲音」
- 歌曲常融入民間故事、災難寓言、戰爭批判、社會黑暗
- 樂風直白簡潔,極具敘事性與感染力

🎶 歌詞與主題解析
🎵 I see a bad moon a-rising
I see trouble on the way
我看見一輪惡月升起
我預見災難即將來臨
- 💬 歌詞一開始就帶來強烈的不安與預警氛圍,預示動盪與末日感
- “Bad moon” 象徵 黑暗力量、命運不祥、社會混亂或自然災難
🎵 Hope you got your things together
Hope you are quite prepared to die
希望你已經收拾好行李
也做好了死的準備
- 💬 歌詞驟然轉入嚴峻口氣,表面輕鬆的音樂包裹著深刻的危機感
- 有人將此解讀為隱喻越戰、環境浩劫、政府失能等時代議題
🎼 音樂編曲特色
- 🎸 吉他:簡單強烈的節奏吉他 riff,清晰朗朗上口
- 🥁 節奏:2拍進行,帶有舞曲般節奏感
- 🎤 唱腔:John Fogerty 沙啞、高能、具預言者語氣
- 🎵 風格:輕快中帶有美式鄉村與布魯斯元素,易唱易傳
📈 成績與影響
- 美國
Billboard Hot 100第2名 - 英國單曲榜第1名(CCR 唯一一首英國冠軍單曲)
- 被無數電影、影集引用(如《美國心玫瑰情》、《阿甘正傳》)
- 常被誤認為「快樂的老搖滾歌」,實際上卻充滿災難預兆與諷刺
- 是民謠搖滾史上 最經典的「快樂旋律+黑暗歌詞」反差之作
🧠 背後靈感與歷史脈絡
- John Fogerty 表示創作靈感來自 1941 年的末日電影《The Devil and Daniel Webster》
- 同時也受當時越戰混亂、政治動盪(尼克森上台)等社會背景影響
- 實際上是一首末世寓言式警告歌:要你準備好面對不可避免的災難
💭 總結
〈Bad Moon Rising〉是一首「唱起來很快樂,聽懂後很毛骨悚然」的搖滾經典。
在短短 2 分鐘內,CCR 傳遞了末日的預感、社會的不安、時代的焦慮,卻用節奏明快的曲調把它包裝成一首你可以邊開車邊哼唱的歌。這種「災難舞曲」式反差,讓它成為永不過時的現實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