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些日子在平凡中無聲無息的流逝,有些日子會有巧相遇或巧相逢迸出來的火花。隨著個人的心思,生命歷程,每個人多少會有屬於自己心動的故事可記。世界的多采多姿都是自由碰觸中所產生火花綻放。我在方格子的隨筆就是由一些生活中的小點滴在相互交會中牽連出來的拼圖。
在人生道路或行旅路上,我基本的前進方式和調性是隨緣隨性的。出門旅行除非是跟團,按照特定行程活動,否則我是屬於漫遊類旅人。我挺相信緣分。
輕旅遊
我們夫妻倆平常出門小旅行都是即興也隨性,看天氣看活動看心情,想走就走。可以這麼做應該算是住在歐陸中心地帶的好處。從瑞士出國並不等於跨洋的長途旅行或長期旅行;只須搭火車或開車即可輕易到法德義奧等臨界國,有些國外地方的距離比自己境內的邊城還短,而跨國火車票價也未必比國內線貴。
近年來因孩子們大了,各自有安排;若想一起度假得事先很努力的協調時間。他們不再需要父母隨侍在側,而且網路遙控😅和聯絡很方便,我們的進出更自在,旅遊的地點和時間選擇的彈性就大了。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音樂藝術之旅,很容易隨機成行。
***
義大利是以前我們全家固定去度假的國度,夏天海邊玩水,春秋兩季則到內地逛。 若是開自家車出遊的話,原則上每天的行車時間儘量不要超過五小時。從地圖上看來義大利並不大,但很長。雖然有非常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統,但下交流道後,常是小道,山路,雖有導航,但許多美麗的鄉下地方,是不按電腦程式設計走的。實際路況還是得當下親身判定才行得通。
開車的好處是能到一些公共交通不便到達的地方旅遊;行李和零食茶點可儘量放而且不用到處提來提去。回家途中還可買許多紀念品和特產。
然而,如果去到一個行人優先的古城名地,即使你訂的旅館能給你免費通行,開進城內特有的停車場,你也得自己想辦法開進羊腸小徑和穿梭於遊客人海中,硬切出一條車路。還會遭遇到不小心開進窄巷,進出不得的窘況;同時得承受路人嫌厭的眼神。這也是我們常選擇住宿城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歐洲停車也得小心,不要為了省錢而停在馬路邊。有些人看到出租車牌或外地車牌就會剉輪胎或在車上刮幾道紋路。人在外地人要找個當地員警來評理是很難的。語言就一道很深的橫溝也是在地人的擋箭牌,你有口說不清。而且,一旦離開國界後,人家就不理不睬,你無處討公道。
另一種情況就是山上迷路,有時候是地址根本找不到,有時候是導航自做主,繞道帶你欣賞沿途風景,領你開到一些很具地方色彩的小路: Scenic route 。有一次我們被帶到荒郊野外,四下無人,而且是車道的終點...。
從過去的經驗我們學到,首先,開車的時數得限定。原則上不超過Google Map 預期的五至六小時,包括每兩至三個鐘頭的休息時間在內。中途我們常到高速公路休息站享受一下純味地道的cappuccino 和簡單可口的三明治。其次,我們還得考慮到實際行車路況: 有可能會碰到修路改道或塞車的情況,尤其在隧道裡面。還有我們得預計穿過白朗山隧道的排隊時間;在旅遊旺季時,排一兩小時的隊是常事。 坐在熱如烤箱的車裡,排隊等待進隧道很煎熬。
到達目的地後,若想再往鄰近其他地區漫遊,也得預算好回程的總距離。我們曾經在興高采烈的情況下繼續往南開,等旅途快結束時,才意識到回家的路有多遙遠⋯⋯已玩得筋疲力竭,那種開不家的感覺,苦不堪言。
"Journey without Maps" 漫遊
今年八個月下旬我和先生兩人去做一趟義大利泡湯之旅,試試傳聞中最美麗的溫泉殿堂 Palazzo delle Terme Berzieri。這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豪華保養醫療中心,最著名的是它的建築設計及其Acqua salsobromoiodica鹽溴碘礦泉。地點位於義大利北部的Emilia Romagna大區的Salsomaggiore鎮。這座宮殿建於1923年,以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 龐大奢華的建築物以及其倫敦利伯提(Liberty)設計風格著稱。
由於我們旅遊前沒事先做好功課,結果吃到閉門羹,百年宮殿正在進行維修 ! 根據我們就地打聽到的消息,得知這地方已經維修好幾年了; 或許, 可能的話,預計今年十二月會重新開幕。這話聽來就不是肯定句,好像沒有人能具體的說出浴場到底已經關閉多久,在地人的答話態度令人懷疑。
其實我們來之前曾試圖預約參觀及泡澡時間,只是一直沒訂成。想說反正是夏季,人家有可能是關門休假也有可能就是懶得回話。網站上並沒看到休館的標示;或者說是沒明顯地註明休館。這種現象也不足為奇,去義大利旅遊經常如此,反正到時候再看看;八月不是泡澡旺季, 想必連本地人都已往海邊度假去了。
*以下短片帶領我們看看溫泉殿堂的結構和內部裝飾。
這次出門我們只預定前三夜的泡溫泉旅館,接下來四天的行程打算以「走著瞧」的方式繼續下去。 這一區有甚麼特別的東西可看? 不愛事先做功課的人,也只能憑直覺找看點。但直覺來自哪裡呢? 來自累積多年的書本報章雜誌的浸潤。
我不屬狗,但我有一種發覺好物的敏感嗅覺(flair)。雖然不是百發百中,但常在別人發現好物之前,我已先到一步。 我很少看地圖,所以走錯路和找到美地的機率相當。 我的先生正好相反,旅行前,他會先讀地圖,設定目標前進,但他常看走錯方向,結果和我是半斤八兩。
找餐廳也一樣, 我靠嗅覺和視覺,憑感覺決定。他則得看指南及評論決定。記得孩子們小時候,為了跟著爸爸找餐廳,在馬路上東繞西轉的,從不怎麼餓到極餓和腿軟。大家開始鬧脾氣,最後由我裁決,胡亂找一家乾淨且有顧客的地方,先吃再說。
盛夏的Salsomaggiore 看似快過氣的舊溫泉勝地,不少店鋪和旅館都拉下鐵門;白天小鎮上只有小貓兩三隻,大多是吃完早餐後出門散步消化的遊客。猜想是八月十五日的Ferragosto (八月節)後,本地人已棄城放假去,小鎮看來就是缺乏人氣,很冷清。
幸好旅館設備齊全, 出乎意料的精緻,泡了幾天的好湯,吃美食,身心舒爽,主要目的達成。期待宮殿完修後, 再回來一睹其再現的風華。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原則上是走著瞧。

攤(點)開google 地圖,以三小時左右車程為限,畫個圓,看看附近有什麼吸引我們的地方。我瞄到了一個字Modena。咦, 那不正是義大利名醋的名字嗎? 看來是座古色古香的老城,挺不錯的,就去看看吧。 我們在城外不遠處找到一家小城堡,只剩一個房間,隨即訂兩夜。(選旅館的第一要件:停車場)。根據過往經驗,這類名城會限車進入,路道蜿蜒狹窄,行人多,竊盜也不少。
在 Emilia-Romagna 這一區旅遊了幾天,感覺這一區帶的義大利自然風景和城區都給人一種安靜且井井有條的感覺。 Salsomagiore鎮上的民房,不但保存的很好而且看來堅實有質感。住宅區的街道雙向卻很窄,但民房寬大且有庭院,是居住的好環境。一看就是一個富裕的小城鎮。瀏覽一下當地給的觀光指南得知這一區有美食山谷和馬達山谷之稱,是歐洲最富裕、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農業食品和汽車工業的重要生產中心。

Dolce Vita Modena
Modena (摩德納)城是位於 L'Emilia-Romagna 的中心地帶。沒靠海也非首要之都,如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羅馬和拿坡里等級的觀光勝地,一般外國遊客(愛車族除外)的第一輪義大利之旅應不會選擇來到的地方。
初次來到這個古城,最讓我驚豔的是其整齊清潔寧靜的市容,完全不似我想像中的那種擁擠老舊的城邦。整個市區的街道房屋皆是由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時期陸續建造交織而成,屋牆各漆著黃色和橘色的牆配上磚紅瓦片,一種優雅古典的協調美。我們愜意的漫步穿梭在清幽涼爽拱廊下。在這裡沒看到斷壁殘垣或棄屋,倒是有不少壯觀美麗保養完好的建築物;街頭也沒看到有人在叫賣拉客人或是成群結隊叫鬧喧囂的觀光客。好一個隨意安然的氣氛 !
從城裡眾多壯觀的建築物及規劃有制的城市格局看來,這地方的氣場非同小可。矗立在城中心的天然古味的圓鵝卵石大廣場Piazza Grande上有一座優雅壯麗的摩德納主教座堂Duomo di Modena (Cattedrale Metropolitana di Santa Maria Assunta e San Geminiano) 和 87米高的市民塔Ghirlandina,這三大地標正是1997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UNESCO)。大廣場上的另一側是摩德納市政宮。這裡是城市所有政治及宗教權力的所在, 也是今日各種集會活動的場所。典雅的摩德納城以如此氣派的景觀展現出其文化和歷史的定位。其他還有各多的景點值得參觀,詳細資料可參考官方的介紹 : https://patrimoniomondiale.modena.it/fr/visiter/complexe-monumental/
此時這個遠近馳名的大廣場並沒擠滿人,只有幾個遊客悠閒的逛看和拍照。很喜歡這裡古樸的圓石板地⋯這座於十二世紀早期以羅馬風格建蓋的大教堂擁有歷代累積的藝術寶藏,雕琢精細;聖壇、梁柱、壁畫、雕像及建築物本身的架構都嘆為觀止。值得流連朝聖的是聖傑米尼亞諾墓室,這裡面安放摩德納守護神的遺物,我們坐在長板凳上觀想了一會兒。
午後時分古城安靜祥和,教堂裡面甚至沒多少遊客,我們漫步在正廳和翼廊以及拱頂下,沉靜專心的欣賞這些藝術, 點幾根蠟燭求平安。
逛完大教堂後,肚子餓了,就地在大廣場邊的拱廊裡找家餐廳用餐。已過了吃飯時間,只見一桌客人,遲疑一下,心想這麼冷清的餐廳,東西能吃嗎? 但這裡只有這家開著,還是將就先充饑再說。
然而我瞄見旁座的那一家義大利人正在享用一道火腿熏肉拼盤配烤麵包,看起來很好吃,隨即點了同樣的一盤。
哇 ! 太好吃了 ! 沒想到這麼隨意的餐點竟讓我們大開眼界,見識到本地的特色食品。服務生解釋說這些生火腿及煙熏肉拼盤是此地區的特產,盤上的兩種香噴噴現做的麵包也是此地特有的炸包(Gnocco fritto)和小圓口袋餅(Tigelle)。把肉可夾在麵包裡吃。這時候再配上此地的氣泡紅酒Lambrusco,就是完美! 我們不趕時間, 慢慢吃,慢慢喝,感受 Dolce Vita 愜意人生。整個城,在正盛夏的午後,義大利人都在做他們的 Siesta(午睡)。
【Modena】我家裡的醋都有標示這個字 (aceto balsamico di Modena)! 難道就是此種醋的原產地 ?! 但是我們平常在超市可買到的平價黑甜醋或我們每次去義大利一定買好幾瓶回家的黑甜醋與此地的黑甜醋,看來唯一的共同點是外貌:棕黑色帶甜味的醋。
此時我們正在標籤上的這個城市Modena, 看來此地醋非彼地醋,醋中有醋 ! 這裡的醋是精品。這個正宗的醋大有乾坤,我們平常在家用的醋,其實只是「類」摩德納醋。看來這個古城大有來頭,不可輕忽。趁喝咖啡時,先科普一下,免得錯過此地的其他美物。
傍晚時間人潮回來了,人們在露天咖啡聊天,吃霜淇淋,喝雞尾酒。那是熱絡悠閒不噪雜的美好氣氛,正格的 Dolce Vita ! 我們繼續在城裡閒逛,走在清幽的圓石路上,欣賞沿途保存得很好的古建築。因為喜歡上這裡,所以也想看看原本對我不太具吸引力的「景點」,兩人開始盤算第二天到城外區遊覽的行程。
慢活, 超跑
摩德納這個看似寧靜慢活的古城其實有其狂傲的另一面。 在它古雅莊嚴的面紗下,它也有充滿野性和爆發力的 一面。剛到的第一天我們先見識到摩德納十二世紀的輝煌;隔天我們看見了燃起火紅氣焰的神話級野獸: 法拉利跑車。
我們在城外附近的城堡度過安靜的一夜後,隔天早上即出發前往參觀位於摩德納市區Museo Casa Natale Enzo Ferrari°°(恩佐·法拉利博物館),算是替我兒子去朝聖。這裡原是恩佐·法拉利先生誕生的地方。
其實我對這類神話級名車無動於衷,也持有一般人的偏見: 飆車,炫富,狂妄等。但是走進展示館後,看看這些停息馬達聲後,靜靜擺在展覽臺上的超跑,每一部都鍥而不捨地精研成果,其背後都乘載一個創作的理念。這不只是比快的機器而是一件藝術品。連我這種無感的人, 也動心起念想坐在裡面感覺其神話般的氣場。欣賞過這些經典車型後,我才瞭解為何許多人一聽到法拉利的馬達聲會回頭,會悸動。
展場內定時以大銀幕播放法拉利先生的傳奇和創造賽車的歷程,配上震人心弦的音樂;成功的醞釀出一種朝聖的氣氛,感染全場。我幾乎能感受到身邊的車迷們激動的情緒,而我的心幾乎也被征服。
紅色超跑
Enzo Ferrari(1898-1988)是Modena的囝仔,父親是鐵匠兼做汽車維修,教過他汽車修理技巧也曾帶他去看過賽車。不幸父親因病去世,恩佐不得不放棄學業自立更生。身無分銀且無專長, 他是如何從餓困街頭的窮小子到成為超跑第一品牌的霸道總裁?
恩佐從汽車廠黑手、運輸工、試車員、再而成為賽車手;一部車的裡裡外外他認識透底。當他技術和經驗成熟後,就決定回到家鄉創立自己的車廠。他將從一板一釘全程打造自己理想中的賽車,一個專門製造超級跑車的研究室與工廠。
他憑著自己的天分和霸氣,追求完美的動力和堅韌意志力,他終於成為賽車界白手起家的傳奇人物。法拉利跑車成為賽車界的巨星,吸引全世界的愛車者來摩德納一睹風采;連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都專程來車廠祈福。
法拉利先生說,他的賽車子主件是引擎/馬達,能製造出最有效最強勁的馬達,就擁有百分之五十取勝的機率。同樣的道理,我也可以說,促成他今日成就的主要推動力也是以這種無法被阻擋的熱愛, 激情為引擎出擊。他把生命的全部都投入在設計更快更好更美的跑車。所有的成品對他而言, 都只是成功的一個階段, 而不是終點。他對工作的投入是極端的, 沒休息沒假期,生活就是工作;而這工作又是他最喜歡的活動 。
Rosso Ferrari (法拉利紅) 代表激情、 無懼和贏家;Giallo Modena (摩德納黃) 是市徽中的顏色, 代表(“La mia terra”我的家鄉)、陽光和活力。黑馬 : 速度、高貴和強勁躍馬奔騰之勢。« S F » Scuderia Ferrari(法拉利賽車隊)。法拉利的標誌就是他的創造哲學。
如果你是跑車迷的話,可繼續前往市郊外參觀Maranelle的法拉利博物館及工廠和Pista di Fiorano法拉利試車場 。
美麗的 Emilia-Romagna 大區,除了摩德納的法拉利外,也是Lamborghini, Maserati, Ducati, 和 Pagani等名車的誕生地。每年在摩德納舉行的Motor Valley Fest 馬達山谷節,大廣場成為耀眼名車的伸展台。名車名人齊聚一堂, 星光閃閃。轟隆馬達聲此起彼落互相較勁的氣氛一定很嗨 !
下一站, 吃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