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河內公車的App

購買河內公車月票App

我從小被灌輸騎摩托車很危險的思想,會騎腳踏車,但從不考慮機車代步,搬來河內更不打算騎車。2017年前後我越南旅行好多次,時間多,從新山一機場跟內排機場都選搭公車慢慢晃到市區,公車視野高,可以看到更多景物,頗有趣味。
更務實的考量是安全。越南馬路的階級比台灣更明顯,常見公車不管他人死活,開到內側道,根本是流氓,我剛來的時候,下公車時看到邊滑手機的機車撞上我搭的公車,因為他時速慢,沒受傷,但公車車掌下車後沒有查看騎士傷勢,而是臭罵一頓,看得我嘖嘖稱奇,連摩托車的grab我都不想搭(但在越南鄉下,我會搭摩托車)。
三是舒適度。越南馬路不平整,很多計程車司機駕駛技術又很差,常常急煞,叫到的車也滿有可能破破爛爛,底盤低又車體輕,搭一趟下來的痛苦指數甚至比步行還高,搭公車比搭Kia Picanto之類的小車舒適許多。
河內公車票價
2023年時河內市區公車車資7千元越南盾(台幣8元),少數8千元越南盾,成人月票不限搭乘次數,單一路線是10萬元越盾(台幣120元),全河內路線20萬元越南盾。忘了哪天開始票價漲了,單趟公車變成1萬元越南盾(12元),快跟台北市差不多,河內單線跟全域公車月票分別漲至140,000及280,000元越南盾(台幣162跟325元)。不知道騎摩托車一個月加油錢多少,使用月票遠比搭Grab上下班便宜。
乍看全域版公車月票較划算,但我很理智地計算週末我要嘛出遠門,要嘛宅在家,不太去河內其他區域,買了也搭不回本,只打算買單線月票。
只要有暫居證,可以靠自己購買河內公車月票(包含許多閒聊)
- 買月票須要提供身分證明文件
在台灣,別說悠遊卡,20幾年前買台鐵月票(護貝版跟磁卡我都買過)都不用身分證。在河內買張公車月票,要提供照片、身分證跟暫居證等身分證明文件,很煩人。題外話,來越南旅遊跟生活真的差很多,來這裡生活,管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政府擺明可以侵犯你所有權利,是我來之前沒想到的。我只要一離開越南,再也不想到這類共產或極權國家工作、生活。我很痛恨凡事都要被查身份的感覺。
- 購買頁面只有越文版
很多台灣人在越南上班,遇到越南文直接請越籍同事幫忙,我從沒考慮這個選項。不是我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台灣人跟越南人都很八卦,也很愛計算「你對我好還是我對你好」之類的無聊行為,幫個忙但當不成「朋友」,相處起來就尷尬。買月票是私人事務,請同事幫忙就是欠他人情,同時又被他發現我的私事,還不如靠自己。
前同事留下1本日本Vetter出版社2019年Vietnam (Business/Lifestyle) Guidebook,我用漢字跟圖片亂猜仍獲得不少資訊,其一就是「Tim Buyt」公車路線App,App裡還能找到註冊月票的線上申請表單。
申請河內月票的介面只有越南文版,幸好現在科技發達,我一張張截圖Google翻譯,費盡功夫掃描暫居證跟照片,好不容易申請好了,第二個挑戰是要去附近美亭車站取票。倘若順利拿到票,票上會有空格,每個月在公車上跟車掌買印花貼即可。
我在晚上7點多走30分鐘到車站。地圖上看起來很近,沿途佈滿路障跟坑洞,被搞得心情很糟,抵達後我看見車站滿是三教九流,很多看起來像流浪漢的人。昏暗的車站大廳有十幾個客運櫃檯,我比手畫腳問了幾個櫃檯,終於被吼到正確的櫃檯前,發現它早就關了(跟網路寫的營業時間不同),檯面上放著一杯詭異液體,顏色很像B群吃太多的尿。
有這麼糟的經驗,我放棄領月票的念頭,直到某天聽說河內推出電子版月票,才又願意試試。
要買河內公車電子版月票,首先下載「Thẻ vé Giao thông HN」,一樣要填你家祖宗十八代資料跟上傳照片、證件,通過查核後,只須用手機買票,上車時打開App給車掌看一眼。不用跑到雜亂無序的車站當然好很多。
我跟同事分享怎麼買票,但他們覺得這樣很麻煩,請越南同事幫忙買就好。我們年齡懸殊近20歲,可能是世代差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