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頂尖的背後,究竟要用什麼來交換?
隔了五年才讀《國寶》,恰逢改編電影即將上映的消息,更讓這部作品再度掀起討論。然而小說本身並不因時間褪色,也不因題材聚焦於日本傳統歌舞伎而顯得疏遠。吉田修一以筆觸將歌舞伎的華美與張力描寫得躍然紙上,而作品的核心更是一場對「極致」的無止境追尋。

然而這條路卻又何其孤單,當親人驟逝之際,戲子從休息室奔出的不是至親身邊,而只能先踏上通往舞台的「花道」;再怎麼不甘心想要復仇,也只能用「藝」來作最後的決勝。為了第一,時間帶走的不只是他們的青春、不只是風雲變幻的一生,更是為了追求那永遠的掌聲而近乎瘋魔。
在極致的天才與瘋子之間,往往只不過一線之隔罷了。

我向來無法抗拒那種時間軸拉很長,幾乎涵蓋角色一生的小說,《國寶》還真的是狠狠踩在我的關鍵字上,原以為描述歌舞伎世界太遙遠而卻步到放了五年(?)但核心更像是一場「極致」的追尋,你有沒有過真的很想要某個東西、完成某個成就或內心的夢想?而若要你拿任何東西來換,你願意嗎?
小說的場景描寫我一開始非常不習慣,幾乎沒有說明的跳接讓我不知道是誰在講話,然而看到中間就覺得挺有電影剪接感。說到電影,今年十月底就要上映了,我個人很期待會怎麼呈現日本歌舞伎的華美與角色們的凋零。最後結尾那幾乎瘋魔的狀態不知道會怎麼演?
最後想提一下「休息室」,當我們都關注在舞台,喜久雄講到的休息室概念讓我印象超級深刻,不論親友相聚、與人交鋒、拜大師學藝、準備移動到台上前的所有準備,那裡才幾乎涵蓋了演員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