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無懼的愛》2008—時隔多年,還蠻好看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一位擁有異樣孤獨氣質的女孩,愛上了一名帥氣卻危險的吸血鬼。這個跨越族群界線的愛情故事,在 2008 年以《暮光之城:無懼的愛》之名登上大銀幕,它以 7060 萬美元的開片成績刷新當時女性導演的票房紀錄,沒有人能預料這部改編自史蒂芬妮梅爾2005年小說的電影,最終會成為產值超過 30 億美元的全球大IP。

我一直對《暮光之城》系列沒有什麼好話可說,這當然出自嚴重的偏見。當年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囫圇吞棗的把小說和電影看完;現在再回看《暮光之城:無懼的愛》,換個角度,才發現導演凱薩琳哈德維克Catherine Hardwicke,以其擅長的感官化與情緒化鏡頭語言,捕捉青春期曖昧與慾望的氛圍,女性導演鏡頭下的「女性凝視female gaze」電影,還蠻好看的,不是我當年認為的校園YA愛情電影。

raw-image

1975 年,女性電影理論家Laura Mulvey在「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中,提出「男性凝視male gaze」一詞,傳統電影語言以男性觀者為中心,將女性形象拍成「被觀看的對象」。相對之下,「女性凝視female gaze」並非單純反轉性別視角,而是一種以女性的感受、經驗、慾望與主體性出發的觀看方式。它關注的不是「觀看誰」,而是「誰在看」與「怎麼被看」,並讓觀眾進入女性角色的內在體驗,而非僅僅只是觀察一位生理女性的行為。

在《暮光之城》中,這樣的特質非常明顯。整部片幾乎由貝拉(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的主觀視角展開,她不是被凝視的對象,而是凝視的主體,觀眾跟隨她的眼神、呼吸、疑惑與恐懼去理解吸血鬼愛德華(羅伯派丁森飾演)。電影裡,在生物課那場初見戲,鏡頭聚焦在貝拉的臉、她的手指、空氣的震動,而非愛德華的外表。當她發現愛德華的吸血鬼身份時,鏡頭語言仍停留在女主角的「心理反應」,而非事件的「驚悚效果」。

raw-image

相對地,愛德華被拍成「被凝視者」,蒼白的皮膚、閃光的眼神、慢動作的進場,凱薩琳哈德維克讓男主角成為「慾望的形象」,而貝拉則主動追問、主動靠近,翻轉了傳統愛情片裡性別位置的權力分配。《暮光之城》的愛情不靠性或暴力推進,而是靠凝視與距離之間的張力;像在森林場景裡,當愛德華坦白「我會想吸你的血」時,貝拉並未退縮,而是以一種理解與臣服混雜的表情回望他。這份主動的凝視,讓女性角色掌握情感主導權,也讓愛情成為一種共感,而非征服。

整部片的鏡頭經常停留在貝拉的呼吸、視線、皮膚觸感與環境聲音上,呈現女孩初次面對慾望、恐懼與未知的內在體驗。藍灰色的冷調色溫、手持攝影與自然光線,共同營造青春期的私密感,使電影更像一部情感日記,而非奇幻愛情大片。這份細膩鏡頭語言,將青春期的戀慕、恐懼與慾望化為視覺情緒,像這種鏡頭語言,很難出自男性導演的本能視角。貝拉不再是愛情的被動承接者,而是慾望的觀察者、甚至創造者。她的凝視定義了愛情的方向:愛不是征服,而是理解;不是被看,而是互看。

raw-image

不過,這樣的女性凝視只存在於第一集,從《新月》開始,《暮光之城》系列重心逐漸轉向男性導演熟悉的敘事:更強的動作場面、更明確的三角戀、更注重吸血鬼/狼人的傳說世界的設定;像第二集的《新月》導演克里斯魏茲Chris Weitz將格局拉大,轉為華麗構圖與義大利場景的壯麗敘事;第三集《蝕》的大衛史萊德David Slade因驚悚片出身的背景,增添暴力與權勢對抗的張力;分為上下集的《破曉》的導演比爾康登Bill Condon,則走向古典歌劇式浪漫與神話終章。女性懷孕與分娩的身體經驗被轉化為宗教隱喻,血、死亡與重生,原本屬於少女的私密身體經驗,成了象徵化的戲劇工具。

在2008年,《暮光之城》由女性導演拍出並打破票房紀錄,本身即是產業上的突破。然而凱薩琳哈德維克在首集後即被換角,顯示好萊塢體制對女性導演的信任依舊有限(這狀況也出現在《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系列)。在性別政治層面,這部作品證明女性導演能以柔軟的影像節奏與情感敘事,建構出具有商業魅力的幻想世界;她拍出了少女慾望的第一次:既危險又純粹,既恐懼又渴望。隨著男性導演接手,系列變得更陽剛、更動作化、更具控制力,愛情逐漸制度化…整個系列在商業成功之下,也逐步失去了第一集凱薩琳哈德維克版本鋪陳的真實感與親密性,這也讓第一集那份曖昧與脆弱,被壓縮為推動劇情的功能,而不再是女性成長的核心經驗。

raw-image

在那個青春與慾望的微光裡,《暮光之城》第一集仍是一個值得回望的起點—那是當時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中少有的時刻,讓女孩被允許用自己的眼睛觀看並理解愛情。所幸,2010 年後,女性導演的明顯崛起,讓這份「女性凝視」不再只是理論,而成為創作的語言,像格蕾塔葛薇的《淑女鳥》、《小婦人》與《芭比》,她用女性的語言拍出成長的尷尬與夢想的掙扎,延續了《暮光之城》第一集中那種「女孩以自身目光觀看世界」的主體性;瑟琳席安瑪的《燃燒女子的畫像》則以女性之間的互相凝視,拍出慾望的平等與尊嚴—那份「看見」不再是獵取,而是一種理解的邀請;趙婷《游牧人生》將女性的孤獨與漂泊拍成自由的形狀,讓女性的凝視對準世界,而非等待世界來看她。席琳宋的《從前的我們》或《天作之合》讓女性角色以自己的節奏理解愛與命運,她拍的不是浪漫,而是意識到「我為何選擇不愛」的自由;柯洛里法吉特的《浴血狂花》、《懼烈》對女性容貌焦慮VS男性凝視的社會議題探討…延續並深化女性的觀看方式,從被凝視者,成為凝視世界的人,《暮光之城》不只是青春愛情奇幻電影的成功,它可能也是一個轉捩點——當女性的慾望與視角被容納進入鏡頭,特別是在好萊塢的體系裡,世界將出現不同的光與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52會員
523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9/17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過世的消息傳來,心中湧起的,不只是對一位銀幕巨星的懷念,更是對一整個電影時代的告別。作為一位演員,有好萊塢「金童golden boy」稱號的勞勃瑞福,名字本就會出現在許多影史電影片單中,;更甚者,他在1984年接手猶他電影節,用他主演的《虎豹小霸王》電影中的角色名
Thumbnail
2025/09/17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過世的消息傳來,心中湧起的,不只是對一位銀幕巨星的懷念,更是對一整個電影時代的告別。作為一位演員,有好萊塢「金童golden boy」稱號的勞勃瑞福,名字本就會出現在許多影史電影片單中,;更甚者,他在1984年接手猶他電影節,用他主演的《虎豹小霸王》電影中的角色名
Thumbnail
2025/09/15
在十週年的此刻,再次進電影院看《樂來越愛你》,面對那些在藍光裡早已熟悉的片段,會有更深的感受:賽巴斯汀和 Mia 的故事,留下的不是一段遺憾的愛情,而是一種「選擇」的勇氣。在現實和浪漫之外,《樂來越愛你》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是它對「如果」的處理。
Thumbnail
2025/09/15
在十週年的此刻,再次進電影院看《樂來越愛你》,面對那些在藍光裡早已熟悉的片段,會有更深的感受:賽巴斯汀和 Mia 的故事,留下的不是一段遺憾的愛情,而是一種「選擇」的勇氣。在現實和浪漫之外,《樂來越愛你》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是它對「如果」的處理。
Thumbnail
2025/09/08
《真愛來找碴》芮妮齊維格飾演的女主角,因為目睹丈夫被殺,於是前往好萊塢去做她那「肥皂劇」的美夢。導演尼爾勒彪把娛樂工業拆解成一套「回收系統」:把個體創傷、白日夢與純真通通再製為可販售的敘事。
Thumbnail
2025/09/08
《真愛來找碴》芮妮齊維格飾演的女主角,因為目睹丈夫被殺,於是前往好萊塢去做她那「肥皂劇」的美夢。導演尼爾勒彪把娛樂工業拆解成一套「回收系統」:把個體創傷、白日夢與純真通通再製為可販售的敘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Thumbnail
衝著《怪胎》原班人馬 #林柏宏 #謝欣穎,重回戲院看 #廖明毅 導演的第二部全iPhone拍攝電影作品。
Thumbnail
繼續HKIFF48系列! 不諱言,我大概是太沉醉於Léa Seydoux的美貌(喂),看到最後還是不太捉到導演想表達的重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繼續HKIFF48系列! 不諱言,我大概是太沉醉於Léa Seydoux的美貌(喂),看到最後還是不太捉到導演想表達的重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本篇不是影評,只是自己看電影後的心情抒發與個人感悟分享,從靈魂層面理解愛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本篇不是影評,只是自己看電影後的心情抒發與個人感悟分享,從靈魂層面理解愛的深層意義。
Thumbnail
在去年的坎城影展中,阿基.郭利斯馬基的《落葉》宛如清流,在劇情強片環伺下訴說著簡單的愛情故事。81分鐘的片長,帶出了現代人的孤獨與救贖。不過,成也清新,敗也清新。電影前半段所鋪陳的批判意識在愛情故事中沒有被發揚光大。雖然可惜,但也是在紛亂的世界中堅信愛情的力量,這種浪漫的視角正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
Thumbnail
在去年的坎城影展中,阿基.郭利斯馬基的《落葉》宛如清流,在劇情強片環伺下訴說著簡單的愛情故事。81分鐘的片長,帶出了現代人的孤獨與救贖。不過,成也清新,敗也清新。電影前半段所鋪陳的批判意識在愛情故事中沒有被發揚光大。雖然可惜,但也是在紛亂的世界中堅信愛情的力量,這種浪漫的視角正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
Thumbnail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Thumbnail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Thumbnail
當世界動亂,更要珍惜愛的可能。《落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電影,自然脫穎而出。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完整文章。
Thumbnail
當世界動亂,更要珍惜愛的可能。《落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電影,自然脫穎而出。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完整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