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擁有異樣孤獨氣質的女孩,愛上了一名帥氣卻危險的吸血鬼。這個跨越族群界線的愛情故事,在 2008 年以《暮光之城:無懼的愛》之名登上大銀幕,它以 7060 萬美元的開片成績刷新當時女性導演的票房紀錄,沒有人能預料這部改編自史蒂芬妮梅爾2005年小說的電影,最終會成為產值超過 30 億美元的全球大IP。
我一直對《暮光之城》系列沒有什麼好話可說,這當然出自嚴重的偏見。當年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囫圇吞棗的把小說和電影看完;現在再回看《暮光之城:無懼的愛》,換個角度,才發現導演凱薩琳哈德維克Catherine Hardwicke,以其擅長的感官化與情緒化鏡頭語言,捕捉青春期曖昧與慾望的氛圍,女性導演鏡頭下的「女性凝視female gaze」電影,還蠻好看的,不是我當年認為的校園YA愛情電影。

在《暮光之城》中,這樣的特質非常明顯。整部片幾乎由貝拉(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的主觀視角展開,她不是被凝視的對象,而是凝視的主體,觀眾跟隨她的眼神、呼吸、疑惑與恐懼去理解吸血鬼愛德華(羅伯派丁森飾演)。電影裡,在生物課那場初見戲,鏡頭聚焦在貝拉的臉、她的手指、空氣的震動,而非愛德華的外表。當她發現愛德華的吸血鬼身份時,鏡頭語言仍停留在女主角的「心理反應」,而非事件的「驚悚效果」。

相對地,愛德華被拍成「被凝視者」,蒼白的皮膚、閃光的眼神、慢動作的進場,凱薩琳哈德維克讓男主角成為「慾望的形象」,而貝拉則主動追問、主動靠近,翻轉了傳統愛情片裡性別位置的權力分配。《暮光之城》的愛情不靠性或暴力推進,而是靠凝視與距離之間的張力;像在森林場景裡,當愛德華坦白「我會想吸你的血」時,貝拉並未退縮,而是以一種理解與臣服混雜的表情回望他。這份主動的凝視,讓女性角色掌握情感主導權,也讓愛情成為一種共感,而非征服。
整部片的鏡頭經常停留在貝拉的呼吸、視線、皮膚觸感與環境聲音上,呈現女孩初次面對慾望、恐懼與未知的內在體驗。藍灰色的冷調色溫、手持攝影與自然光線,共同營造青春期的私密感,使電影更像一部情感日記,而非奇幻愛情大片。這份細膩鏡頭語言,將青春期的戀慕、恐懼與慾望化為視覺情緒,像這種鏡頭語言,很難出自男性導演的本能視角。貝拉不再是愛情的被動承接者,而是慾望的觀察者、甚至創造者。她的凝視定義了愛情的方向:愛不是征服,而是理解;不是被看,而是互看。

不過,這樣的女性凝視只存在於第一集,從《新月》開始,《暮光之城》系列重心逐漸轉向男性導演熟悉的敘事:更強的動作場面、更明確的三角戀、更注重吸血鬼/狼人的傳說世界的設定;像第二集的《新月》導演克里斯魏茲Chris Weitz將格局拉大,轉為華麗構圖與義大利場景的壯麗敘事;第三集《蝕》的大衛史萊德David Slade因驚悚片出身的背景,增添暴力與權勢對抗的張力;分為上下集的《破曉》的導演比爾康登Bill Condon,則走向古典歌劇式浪漫與神話終章。女性懷孕與分娩的身體經驗被轉化為宗教隱喻,血、死亡與重生,原本屬於少女的私密身體經驗,成了象徵化的戲劇工具。
在2008年,《暮光之城》由女性導演拍出並打破票房紀錄,本身即是產業上的突破。然而凱薩琳哈德維克在首集後即被換角,顯示好萊塢體制對女性導演的信任依舊有限(這狀況也出現在《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系列)。在性別政治層面,這部作品證明女性導演能以柔軟的影像節奏與情感敘事,建構出具有商業魅力的幻想世界;她拍出了少女慾望的第一次:既危險又純粹,既恐懼又渴望。隨著男性導演接手,系列變得更陽剛、更動作化、更具控制力,愛情逐漸制度化…整個系列在商業成功之下,也逐步失去了第一集凱薩琳哈德維克版本鋪陳的真實感與親密性,這也讓第一集那份曖昧與脆弱,被壓縮為推動劇情的功能,而不再是女性成長的核心經驗。

在那個青春與慾望的微光裡,《暮光之城》第一集仍是一個值得回望的起點—那是當時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中少有的時刻,讓女孩被允許用自己的眼睛觀看並理解愛情。所幸,2010 年後,女性導演的明顯崛起,讓這份「女性凝視」不再只是理論,而成為創作的語言,像格蕾塔葛薇的《淑女鳥》、《小婦人》與《芭比》,她用女性的語言拍出成長的尷尬與夢想的掙扎,延續了《暮光之城》第一集中那種「女孩以自身目光觀看世界」的主體性;瑟琳席安瑪的《燃燒女子的畫像》則以女性之間的互相凝視,拍出慾望的平等與尊嚴—那份「看見」不再是獵取,而是一種理解的邀請;趙婷《游牧人生》將女性的孤獨與漂泊拍成自由的形狀,讓女性的凝視對準世界,而非等待世界來看她。席琳宋的《從前的我們》或《天作之合》讓女性角色以自己的節奏理解愛與命運,她拍的不是浪漫,而是意識到「我為何選擇不愛」的自由;柯洛里法吉特的《浴血狂花》、《懼烈》對女性容貌焦慮VS男性凝視的社會議題探討…延續並深化女性的觀看方式,從被凝視者,成為凝視世界的人,《暮光之城》不只是青春愛情奇幻電影的成功,它可能也是一個轉捩點——當女性的慾望與視角被容納進入鏡頭,特別是在好萊塢的體系裡,世界將出現不同的光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