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的霧中信》意象示意圖。〈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 – 「請將這封信交給仍記得霧的人。」
開篇(第一章):〈霧起之日〉
十月的早晨總有一種不屬於現實的光。
霧從河口漫過來,沿著鎮上的石磚路蜿蜒,將人聲與鐘聲都溫柔地藏起。
那時我剛到這座名為「白楓」的小鎮,成為郵局內部的臨時代班員。

開篇:霧起,信件出現。〈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郵局的牆面是舊式的米白色,帶著歲月的斑點。
老郵差休假前只叮囑我一句:「十月裡的信要特別地小心。」
我沒明白那句話的意思,直到第一天清晨,我在門口的階梯上發現了那封信。
沒有寄件人,也沒有收件人。
信封微微潮濕,卻乾淨得異常,墨跡優雅、筆觸穩定 – –
上面只寫著一句話:
「請將這封信交給仍記得霧的人。」
我把它放進抽屜裡,想著也許是哪位詩人玩心重。
但第二天、第三天,那樣的信仍然出現,總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
鎮上的人們對這件事似乎並不感到奇怪。
我問過隔壁書店的老闆,他只是笑著搖頭:「霧裡寄來的信,不該拆。」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溫柔的堅定,像是在保護某個古老的習俗。
夜裡,我常夢見有人在霧中喚我。
那聲音柔軟而清晰,帶著微微的顫抖,彷彿一種未完成的告白。
醒來時,我總能在指尖感覺到紙張的觸感,卻什麼都沒拿著。
第二章:〈信中之名〉

女孩凝視著信件,記憶片段逐漸浮現。〈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某個午後,我終於忍不住拆開其中一封信。
信紙帶著桂花香,字跡纖細,語氣像是在與舊人對話。
「霧會替我們保存不願記得的事。當你再次打開這封信時,記憶就會歸還。」
那一刻,我的心忽然一緊。
腦海中閃過一個畫面 – – 我坐在書店的櫃檯後,與一名年長的男人對話,他笑著教我如何修補舊書的封皮。
他的眼神裡,有種我熟悉卻無法命名的溫度。
我記得他叫「黎先生」。
我也記得,他在去年十月的一場濃霧裡消失,沒有人再見過他。
第三章:〈霧深之時〉

霧氣瀰漫,記憶重現,少女跟隨著信件的指引。〈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那晚的霧格外地濃。
我帶著那疊信走進書店,塵封的空氣裡仍殘留著淡淡茶香。
櫃檯後的牆上掛著一張老照片 – – 照片中的女孩,正對著鏡頭微笑,她的神情與我幾乎一模一樣。
書桌上有一個舊式信箱,生鏽的鎖早已鬆脫。
我打開它,裡面整齊地放著十幾封信,每一封上都寫著我的筆跡。
信封陳舊,墨跡早已褪色,但那句話依然清晰可見:
「請將這封信交給仍記得霧的人。」
那是我一年前寫下、卻從未寄出的信。
當時的我,無法承受黎先生離去的消息,於是請求霧 – – 替我保管那段記憶。
最終章(第四章):〈消逝之信〉

最終章:秋葉紛飛,信封燃燒成光,霧氣散去,少女微笑。〈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霧,是我遺忘的容器。
而現在,它終於將一切還給了我。
我靜靜地坐在書店中央,窗外的霧開始散去。
陽光穿過灰白的氣流,落在桌上的信紙上,墨色被照亮,閃著微弱的金光。
我把那疊信放進信封裡,帶到郵局後方的山坡。
風從河口吹來,帶著焚香的味道。
我點燃火柴,看著火光吞噬紙張 – – 那些信化作灰燼,隨風飄散。
當我離開小鎮時,天色微亮。
路邊的桂花落滿地,靜靜覆著昨夜的露。
我抬頭望見最後一縷霧在晨光裡消散,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記憶不再疼。
一片灰燼落在我的掌心,像羽毛般輕。
上面依稀還能看見那句話 – –
「請將這封信交給仍記得霧的人。」
我微笑著,讓風帶走它。
結語:
霧會讓人迷失,也會讓人重逢。
十月之後,小鎮回歸晴朗,而我,也終於能記得。
– – 完。
(正文完結)。
後記:〈霧散之後〉

「真實與幻想」交疊的瞬間,信的空白象徵著「無需再寄」,同時也是新的開始。〈本示意圖由AI協助生成。〉
霧散的那一天,我再次走過那棟郵局。
窗框上覆著一層薄灰,銅牌的字跡在晨光裡閃爍,像一段舊記憶正努力維持著形狀。
我推門而入,櫃檯上仍擺著那杯微涼的紅茶,茶香淡得幾乎聞不出,卻仍讓我覺得有人剛離開不久。
那位黎先生 – –
有人說,他曾是這裡的郵差,習慣在霧濃的早晨分信;也有人說,這棟郵局早已停業多年,哪裡還會有人工作。
我試著在舊帳冊裡找尋他的名字,頁角發黃,筆跡模糊,唯有一個「黎」字被墨水暈開,像是在掙扎著留下自己的存在。
我不確定他是否真的存在過。
也許,他只是那段十月的霧氣裡,我為自己虛構的一道身影 – – 替我說出那些不敢寄出的話。
但有時,在夜裡,我仍會聽見門口的鈴聲輕響。
那聲音輕得像是一封信被投進郵筒的瞬間,提醒我:有些人,無論是真實或是幻想,都會以某種方式,抵達。
霧散之後,我依舊會寫信。
只是這一次,我不再寫給任何人。
我知道,信的另一端,會有人 — 或者某段記憶 — 在靜靜地回信。
補充說明:
章節中所放置之示意圖插圖,僅作故事氛圍示意使用,非商業用途。
(後記 –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