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大廈的夜晚總是安靜得詭異。
大部分住戶白天上班,夜裡回家只是匆匆路過,沒人會停下腳步看那面老舊的走廊鏡。
但近來,這棟樓開始變得「不對勁」。
10月7日,晚上十點半。
住在五樓的陳怡婷正準備洗澡,浴室裡霧氣瀰漫。她擦拭鏡面,看到自己的倒影比她「慢了一拍」。
她眨眼——倒影沒有眨。
她歪頭——倒影卻笑了。
「……什麼鬼?」
陳怡婷猛地退後,打開門。客廳的燈閃爍了一下。
她喘著氣,拿起手機想拍照,卻看到鏡面中,倒影舉起了手——但她自己什麼也沒做。
手機畫面震動,彈出一則陌生訊息:
【妳看起來很漂亮。】
發訊號碼沒有登錄,顯示來源:「鏡中」。
她尖叫一聲,衝出浴室。當晚,她報警。
次日凌晨,警方進入鏡湖大廈。
林奕辰和搭檔徐啟文登上五樓,走廊空氣悶濕。天花板上的燈泡閃爍不定。
「又是鏡子問題?」徐啟文小聲問。
「報案人說鏡子自己在動。」林奕辰簡短回答。
他推門而入,看到陳怡婷蜷縮在沙發角落,渾身顫抖。
「我……我沒發瘋。那鏡子真的笑了,我發誓。」
林奕辰注意到浴室門半掩,鏡面正對著門口。
他走近——鏡面光滑如水,卻映出一層細微波紋。
他用手電筒照射,發現鏡框底部有一道極細的裂縫,似乎滲出水氣。
「這棟樓地下有管線嗎?」
「有,老舊排水管。上次水管爆裂就在這一區。」徐啟文翻看筆記。
林奕辰陷入思考:「那水氣怎麼從牆內滲到鏡子裡?」
他貼近鏡面,忽然聽見低低的笑聲——像女人壓抑的氣音。
「嘻……嘻嘻……」
聲音從鏡子裡傳出。
他一瞬間抽身,鏡面卻安靜如常。
「錄下來。」他冷靜地命令。
技術人員架設錄音筆與紅外線攝影機。
凌晨一點半,鏡面再次出現異常:溫度感應顯示鏡面比室溫低五度,但沒有冷氣或通風。
錄音筆捕捉到低頻噪音,類似人聲笑語。
而畫面中——鏡面反射出另一間房間的影像。那裡燈光閃爍,有人影閃過,像是從鏡的另一側走過。
凌晨三點整。
樓上傳來重物墜地聲。
警方衝上六樓,發現住戶黃國欽倒臥在客廳中央,眼神呆滯,喃喃重複一句話:
「我看到我自己在睡覺……那個人還在呼吸……」
醫護人員將他送醫,診斷為急性精神創傷。
但警方調取他家監視畫面時,發現那晚他確實站在鏡前超過二十分鐘,表情僵硬,像是在對話。
最後一幀畫面,他笑了——鏡中的倒影卻沒有笑。
10月8日,鏡湖大廈管理員室。
周志豪翻閱舊報表,聽著走廊外腳步聲漸近。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林奕辰開門直問。
管理員臉色一沉:「警官,有些東西……知道也沒用。」
「你指的是什麼?」
「那面鏡子,不是原來的。」
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張泛黃的施工單,上頭寫著:
「1984年,地下層裝修工程。鏡湖建設提供特製鏡面裝置。」
「這棟樓以前叫什麼名字?」林奕辰問。
「湖景新村。那時候還有個游泳池。」
「游泳池?」
「在地下,後來封起來。聽說有小孩在裡面溺死……那面鏡,就是蓋在那區牆上的。」
林奕辰靜默。
外頭風聲穿過破裂的玻璃,像有人在耳邊低語。
周志豪抬頭,低聲說:「那孩子的媽媽,每晚都在找他。你們看到的女人,大概是她吧。」
同日深夜,警方監視錄影——鏡湖大廈五樓。
紅外線鏡頭拍下的畫面裡,走廊無人。
但鏡面裡卻映出數個住戶影像,像是倒映著不同時間的畫面。
有的在開門、有的在走、有的在哭。
而在畫面最深處,一個女人站在鏡中,長髮遮臉,慢慢地笑。
監控時間標註:03:00:00。
那是張語彤消失的時刻。
🔎 偵查方向
環境關聯性:五樓與地下層皆出現鏡面異常現象,疑似建築結構內部藏有導電或反光通道。
歷史資料:鏡湖大廈前身為「湖景新村」,1984年曾有兒童溺斃事件,或與鏡面來源有關。
心理與聲音異常:錄音顯示多段低頻女性笑聲,音頻頻率接近人類耳語,來源未明。
鏡面異象連鎖:五樓住戶、六樓住戶相繼出現視覺幻覺與失控行為,警方考慮暫時封樓。
📄 警方報告節錄(內部文件)
案件編號: TPD-2025-1007
類型: 特殊連續事件(疑似群體幻覺)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鏡湖大廈5~6樓
報案人: 陳怡婷(租戶)
現場狀況: 鏡面出現水氣與低溫反應;錄音偵測到不明笑聲。
附帶事件: 六樓黃國欽精神崩潰,重複自述「看到自己在睡覺」。
鑑識結果: 鏡面背後含高濕度與金屬離子殘留,疑似與牆內舊管線相連。
後續處置: 封鎖五至六樓;地下層預計進行結構掃描。
備註: 鑑識組於錄像最後一秒發現反射影像「時間標記不一致」,待技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