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 注音符號: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 漢語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解釋:
「沆瀣一氣」是一個成語,比喻彼此氣味相投、互相勾結,多含貶義,常用於形容壞人互相串通、結黨營私的行為。典故來源:
此成語出自宋代錢易的《南部新書》。
唐代有個叫崔沆的官員,主持科舉時錄取了名叫崔瀣的考生。由於兩人姓氏相同( 「沆」「瀣」相連 ),當時有人諷刺他們是「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暗示他們有私相授護之嫌。後世便以此成語形容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使用範例:
- 這些官員與商人沆瀣一氣,共同謀取不法利益。
- 他們兩人貪污舞弊,簡直是沆瀣一氣!
近義詞:
同流合汙、狼狽為奸、沉瀣一氣
反義詞:
潔身自好、志同道合(褒義)、涇渭分明
注意:
「沆瀣」原指夜間的水氣或露水,但成語中已轉為貶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