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人跟我說,早就知道越南ETF會漲,三年前沒抱到現在,錯失行情。讓我想到一年前早就知道DDR 4、DDR3會缺貨,結果南亞科沒抱到現在,也沒有賺到,"早知道..,沒有賺到.."似乎是事後諸葛的通病,早上半睡半醒之間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很多事情,是"時間問題",無事不報,時機未到,是"等的時間不夠久",來的時候,措手不及,本來是可以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的等待,結果常常變成連滾帶爬的面對"來的那刻"
(1)一年前按DRAM的歷史,DDR4、DDR3一定會有缺貨潮,結果沒來,最後放棄等待,清倉,這一季開始大爆發,真的出現了,只是晚了一年(2)越南ETF:三年多前看好越南經濟,9~11押越南ETF,等了近二年,始終越南股市上不來,放棄,結果今年被川普課高關稅,經濟下行,反而爆漲,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但終究從10元上來,漲了60%,只是花了3年的時間。
(3)ABF載板高檔下來,跌到谷底,景碩從257跌到80,HPC、AI需求成長,ABF載板終將供需平衡到供不應求,股價谷底反轉。
(4)台達電:長遠佈局一直看好,趨勢緩慢向上,300上下盤了4年,今年火箭升空。
(5)宜鼎佈局AI、IPC需求,190~240也整理了一年,今年營收月月增,營收創新高,股價也創新高
(6)這個連想到台積電、家登、信邦、牧德的問題
a.台積電:美股七巨頭的晶片,90%由TSMC製造,那還有什麼好懷疑的?買下去,趨勢向上,萬里無雲,但會不會有物極必反?
b.家登:ASML高階的EUV Pod獨家供應,製程越先進,市佔率越高,趨勢向上,但為什麼營收出不來?出了什麼問題?是有競爭者搶單?還是只是時間延後?
c. 信邦:看好切入半導體設備、機器人,充電樁、太陽能領域的線束端子,但營收始終出不來,是出了甚麼問題?景氣衰退,掉單,還是時間延後?延到什麼時候?與其乾耗,資金無效率,不如換股,等營收成長再回來,左側交易改成右側交易。
d. AI泡泡越吹越大,美股、台股持續創高,買了怕追高,不買怕沒賺到,賣了怕賣飛、不賣怕大跌,貧婪與恐懼在拔河,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泰極否來的憂慮在提醒著自己。
我想,很多人都面對一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覺得不安就賣出減碼,不安就不要買,不甘心賣低又怕跌就分批賣,不安心買高又怕沒有上車就分批買,順著自己的直覺,克制一些恐懼和貪婪,少賺一點,少賠一點,有點參與感就好。
看好的公司,始終沒有漲,想想台達電、台光電、台積電的結果,如果是時間問題,就等下去,如果是公司技術造成掉單了,就說再見了。AI泡泡遲早會破,但至少1年、2年還不會,2年後誰也不知道,不過即使2年後才會到,2年內,股市漲多了還是會跌,跌完了再漲,賺夠了,就分批減碼,跌深了,就分批加碼,這一直股市是周而復始的定律。
越南ETF沒賺到會後悔?不會,3年漲60%,美股漲100%的一大堆,不要每支漲的都想賺,只要手中的會漲就好,
南亞科沒等下去會後悔?不會,南亞科得看美光、三星、海力士產能分配的臉色,抱著沒信心,不安心,抱喝湯的小弟,不如改抱吃肉的大哥美光,抱美光這種有信心的,才能安心,才能看清希望,結果一樣賺到。
抱著信邦、家登沒有賺到,資金沒效率,會後悔?自己抱著有信心,時間問題,每年殖利率3%~5%,誰知道那天像台達電噴上去,上車都來不及?我沒有信心去追高,有信心低接,就抱著等,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說穿了,股市就只是信心問題,有信心才能克服等待的時間,沒有信心,就很難熬過漫長的等待,而信心來自於對公司產品、技術、市場趨勢的瞭解及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