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島的日文為「豊島」,豐島曾是日本最大規模的非法工業廢棄物排放地,早期廢棄物處理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時代背景也缺乏環境保育的意識,企業多年來無視並破壞自然生態,讓它以往被視為「垃圾之島」,經過居民數十年的抗爭與政府調停,逐步清運和淨化作業,才得以重生,造就如今的藝術之島。
實際走在豐島,某些角落仍殘留被廢棄物所傷害的氣息,有些地方是陳舊殘破的,在美麗的島嶼上有種強烈的衝突感,不過,這裡的藝術品每個都令人驚艷,是最棒的人文教育,這裡也是最讓我思考何為「富足」的島嶼。
本次是周六參觀豐島,交通方式為「公車+步行」,僅有甲生的去程合搭計程車,一日行程可參考threads分享
前往豐島的交通須特別留意,僅有座位較少的高速船,島上巴士也是不允許站立的小巴,可能會有中途站牌無法上車的情形,這裡的腳踏車也一車難求,去的時候天候不佳,為了安全,島上直接不開放租借腳踏車。這些因素加上豐島的高人氣,提早排隊、長時間等待的心理準備是需要的。
家浦港的遊客中心外面就是公車等候處,志工會舉牌通知是往哪裡的公車,標示很清楚。搭巴士建議從起站和終點站搭,觀察人潮很方便,也比較不必擔心搭不上。遊客中心內有旅遊指南、船票售票口,旁邊有伴手禮和紀念品的店,以及租借腳踏車的窗口。
個人最期待的就是甲生區的3件作品,原本公車是9點多才發車,看的時間會比較趕。沒想到很幸運,在排公車時,前方的日本高松市民詢問是否一起合搭計程車,瞬間多了很多觀賞的時間。去程跳表計費為1500日圓,平均下來一人約3百多元,推薦可以採這個方式。
此外,也推薦透過app買巴士一日券(1500日圓),巴士單趟400元,只要搭4次就划算,上車時出示給司機看,不需要一直找零錢,若沒搭這麼多趟就當作回饋當地也很好。
下車後,一入眼簾的是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的「跨越國境・潮」。
孩子們身上都標示不同經緯度,面對四周方向,象徵在戰爭或局勢不穩的國家,對世界和平、美好未來的祈願。據說本次有增加台灣經緯度的孩子,想去的人可以找找看那位孩子在哪裡!這真是一件非常溫柔的傑作,吹海風、踩在細沙,撫摸著孩子的臉,感覺到希望的能量,非常療癒。

往前走便是「Place for sea dreamers」,據官網了解到這件創作是「幻想海洋的人們坐下來眺望海洋的椅子」,也是本次官方手冊的封面作品,是我最想看到的畫面之一。
實際看到這座長椅真的太感動,它非常巨大,約6公尺長,即便是陰天,面對天空及海洋仍然非常漂亮,完全體現人們的盼望與嚮往。之前做功課的時候每天翻著這本手冊翻到都累了,也許是這件美好的作品讓我能心懷期待,靜心準備,能親眼見到真的十分滿足。


走路約6分鐘,抵達塩田千春「線的記憶」,作品9:30才開放,在外面等候一段時間。
一踏入館後眼前的景色相當震撼,整個房屋僅運用3台素麵製造機,創造出龐大、錯綜複雜的編織空間,象徵「已經不再需要但無法割捨的事物」,乘載人們對這塊土地與生活的記憶。
紅線在梁柱上僅用釘書機固定,現場參觀的人不少,但大家都屏氣凝神地四處查看和拍照,真的是非常厲害的作品。



從甲生地區搭小巴回家浦港後,因為美術館預約11:15,還有約一小時的空檔,於是先去參觀豐島橫尾館,真心感謝高松市民的幫忙,讓這天行程變得很順利。
「豐島橫尾館」是豐島最令我驚豔的館場,原本只覺得這個地方很神秘,但實際參觀後很喜歡!因為室內禁止攝影,只能記錄戶外的造景。
這個建築是由建築師永山祐子與藝術家橫尾忠則共同改建老屋而成,門口和四周使用大片的深紅色窗戶,很衝擊視覺,所有顏色瞬間被吸收,只留下單一的濃烈色彩,讓人有種來到異度空間的幻覺。室內展示許多用色鮮豔、強烈又大膽的畫作,每一幅充滿諷刺、幽默的趣味,風格新奇獨特,連廁所也很特別。
後來才認識到場館的主題在探討「生與死」,裡面的館藏都很符合這個精神,推薦大家不要錯過豐島橫尾館!
參觀完畢後,從家浦港搭巴士前往豐島美術館。
「豐島美術館」也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有名的場館之一,它位在面海的彎道旁,這個彎道坡度驚人,有工作人員指揮交通,也有不少立牌提醒騎車安全,感覺從這裡騎車下坡會很刺激。
(以下會說明內部參觀體驗,介意者請跳過~)
實際參觀「豐島美術館」,完全能理解為什麼成為如此經典的美術館,真的很棒。
美術館四周都是草皮,外面有一段蜿蜒曲折的長走道,每個參觀者都必須走過這段走道才會到達入口,走道旁有樹林、盡頭面海,這個設計讓人從匆忙、雜亂的狀態沉靜下來,讓大家心裡都「準備好了」再進入。
進入前工作人員會簡單說明注意事項,包含室內禁止攝影、地板會有水、請輕聲細語等等,即可進入(需拖鞋)。
它的本體是一座大型、灰白色的圓弧狀建築,上方各有一個巨大的天洞,能和外面的森林和天空連結。除了建築本身什麼也沒有,空無一物,地板上幾處有不同形狀大小的水。大家在這裡非常安靜,只看著水珠的形成、流動、匯集、合流到水窪,在這裡你想站、躺、或坐著都可以。
原本剛踏入時沒有很進入狀況,只是看著四周,內心卻一堆想法飄過,才意識到自己的腦海是那麼混亂;直到時而觀察水滴,時而閉眼休息,時而望向天空,浮躁和緊繃的心思配合呼吸,才慢慢沉澱下來。就這樣,在裡面完全不看手機,不在意他人地變換姿勢、四處走動,留下了難忘而深刻的體驗。
難以形容這個原始、純粹的過程,它讓人平靜到忘記時間、忘記所有雜念,你只需要存在就好,只是觀察不禁就有點想落淚,那是一種獲得解放的釋然,很感動。
結束後,到旁邊的建築買了明信片紀念裡頭的樣子,咖啡廳設計也很特別,像是迷你版、有桌椅的豐島美術館,推薦在這裡稍作休息。在這裡買了當地的鹽味冰淇淋,非常好吃。
離開美術館後,步行至島廚房,但這間競爭激烈,沒有先預約或來領整理券幾乎是難以吃到,好險隔壁就有「食堂101號室」,雖然排隊的人也不少,但有幾組人不在場,體感上沒有太久。
人氣餐點是使用當地食材製成的豬肉套餐,家常料理的美味口感,環境很好。工作人員很親切,上菜時發現我們剛好在拍照,即使手上有餐點仍馬上擺pose給我們拍。
用餐完畢,在唐櫃岡附近邊走邊看作品,發現豐島的藝術作品多以「留存島上的昔日記憶」為精神,運用當地的材料陳設而成,為島嶼增添了寧靜和念想。其中,「空的粒子」旁邊就是知名的「唐櫃清水」,相傳是弘法大師所挖掘的天然湧泉水,有分成洗手用和飲水用的兩個管道,在這裡也用沁涼的水洗了手。
在清水前站牌等巴士回程,接近下午3點左右的2班車都因為滿員無法上車,於是決定搭到唐櫃港再往回搭乘。唯一可惜的就是擔心沒車可搭,所以捨棄唐櫃港附近作品,但回到家浦港後趁還沒排船票,趕緊去いちご家買草莓冰,外帶回港口邊等船邊吃。
豐島的遊客很多,4點左右開始排船票,4點半時工作人員發整理券確認人數,有整理券才能上船,有半數人需要等加班船。
直島和豐島也許非藝術祭期間來,體驗會更加有餘裕,但很開心這次的豐島之旅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