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理 /《7個習慣決定未來》

7個習慣決定未來 / 圖擷取自誠品線上
習慣不是造就你,就是毀掉你。
我們可能無法選擇家庭、無法離開某個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掌控我們的習慣。就像上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裡面說一樣,我們可以從舊的人生劇本中,找的新的劇本,而這個劇本是自己可以掌握。
一切改變都從「由內而外」開始。
書中的七個習慣又分成兩大類:
自我控制 -「個人成功」
習慣一:主動積極 - 為你的生活負責。
習慣二:以終為始 - 界定你生活中的任務和目標。
習慣三:要事第一 - 設定優先順序,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 - 「公眾成功」
習慣四:雙贏思維 - 培養大家都能獲益的態度。
習慣五:知彼解己 - 誠懇傾聽別人的話。
習慣六:統合綜效 - 跟別人一起努力,完成更大的成果。
強化前面六個習慣
習慣七:不斷更新 - 定期讓自己日新又新。
我們先養成習慣,習慣再塑造我們。
- 英國詩人
在做七個習慣之前,先思考自己的思維模式,因為思維模式決定一切。
思維模式是什麼?
思維模式就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觀點、參考架構和信念。
思維模式就像一副眼鏡,對自己和生活抱持不完整的思維模式時,你看到甚麼,最後就會得到什麼。(思維 -> 偏差 -> 限制。)
例如:
你相信自己很笨,這個信念就會讓你變的愚蠢,你就會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看法。
相反,要是你相信自己很聰明,這個信念會投注在你做的每一件事上,進而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
如果對思維模式已經有所了解,或是釐清自己的思維模式了,接下來就是這本書的重點 - 七個習慣。
作者的七個習慣:將未來以帳戶作為比擬,將習慣以財富作為比擬。
做得好的部分,代表存進你的財富,你的未來會越來越富裕。
做得不好的部分,代表提出你的財富,你的未來會越來越貧脊。
*富裕與貧脊指的不是真正的金錢,而是你未來成功的可能性。
再區分兩個部分:個人成功跟公眾成功。
個人成功:為自己負責,創造命運。
公眾成功:影響他人,啟發與鼓舞別人。
習慣一:主動積極,是了解其他習慣的關鍵
傾聽自己的言詞
被動消極的言詞:把力量交給某人。(我無能為力、我必須這樣、我就是沒辦法...)
主動積極的言詞:把決定權交回自己。(看看有那些辦法、我選擇這樣、一定有辦法...)
暫停按鈕:當生活處於暫停狀態,運用四種人性工具
自覺: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良知:明辨是非。
想像力:揣想新的可能性。
自主意志:有選擇的力量。
你是駕駛自己人生的司機,還是乘客?
人們總是責怪環境,認為是環境讓他們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但我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出頭的人都會站起身來,尋找他們所要的環境。要是找不到,就自己創造環境。
-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
習慣二:以終為始,掌控你的命運,不然別人就會取而代之
「以終為始」的意思是,要培養一個明確的圖像,描繪出你在生活中想達到的境地。決定你的價值觀,設定目標。
一旦沒有自己的目標,我們往往會立刻跟隨願意領導的人。
撰寫使命宣言並設立目標,幫助把自己的使命劃分成許多小部分。
設定目標的五個重要關鍵
一號鑰匙:計算成本(預計時間、步驟)
二號鑰匙:白紙黑字(具象化)
三號鑰匙:去做就對了(全心投入,力量會增強)
四號鑰匙:運用重要時刻(新開始或處低潮時期最適合做這件事)
五號鑰匙:運用繩子往上爬(尋求他人幫助)
掌控你的命運,不然別人就會取而代之。
習慣三:要事第一,「要」與「不要」的力量
運用【時間象限】學會訂出優先順序,掌握時間,先做重要的事。

7個習慣決定未來 / 圖自製,內容擷取書
你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哪一個象限?
先做最重要的事,懂得說「不」。
把時間轉移到長期重要但不急的事(第二象限)
減少拖延(第一象限)
拒絕不重要的事(第三象限)
適度放鬆但不沉溺(第四象限)
行事曆三步驟法:
1.找出「大石頭」=最重要的事。
2.優先排「大石頭」時間在行事曆裡。
3.再填入其他活動。
技巧:
1.每週花 15 分鐘規劃。
2.根據「角色」規劃(如學生、朋友、家人、工作)。
3.實行中可隨時調整,別追求完美。
永遠不要讓恐懼替你做決定;決定要由你自己來做。
我們征服的不是這座山,而是自己。
- 艾德蒙・希拉瑞(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的人)
習慣四:雙贏思維,是一種平等與合作的思考架構
四種思維模式

7個習慣決定未來:思維類型 / 圖自製,內容擷取書
習慣五:了解別人+讓對方了解
當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傾聽,通常會用三種方法回答,就是判斷、建議和挖掘。(讓對方立刻封閉心門)
了解別人
1.用眼耳心靈傾聽(7%溝通內容、40%語氣感覺、53%身體語言)
2.設身處地(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
3.向鏡子學習(不判斷,不提出建言,只反映現況)
讓對方了解
如果你花時間傾聽對方,對方傾聽你的機會就大為提高。
習慣六:統合綜效,合作創造出超越個體的成果
當兩人或多人一起解決問題時,能創造出超過各自單打獨鬥所能達成的結果。目的不是妥協,而是「創造第三條更好的道路」。

7個習慣決定未來:統合綜效 / 圖自製,文字擷取書
達成統合綜效的行動步驟
1.界定問題或機會
2.先理解對方的構想(習慣五:傾聽)
3.再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習慣五:解己)
4.腦力激盪,開放創造
5.找到高遠的道路(最佳解決方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
能定期更新與增強生活中的四個主要面向:身體、大腦、情緒、心靈。
讀後心得 /《7個習慣決定未來》
很多道理,其實我們早就懂了,但「懂」和「做到」之間,差的就是練習。
《7個習慣決定未來:柯維給年輕人的成長藍圖》這本書不只是談七個習慣而已,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練習」的書。現在有很多人開設陪練的課程,主要是有個人帶你一步一步地完成目標,因為在前往目標的路上是孤獨的。
而這本書,就像是一位人生的陪練教練,陪你一步一步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變好,而是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又該如何改變。作者在每一個習慣後面,都放上了「跨出一小步」的做法,幫我們把「想改變」拆解成可以「行動」的小步驟,讓成長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被實踐的目標。
習慣之所以難變,大概是因為我們常常無法針對自己的弱點,找到真正適合的方法。而這本書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視角,也許正是我們曾經努力過卻沒想到的方向。
對我來說,看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找答案。這本書可以篩選出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標」,也教如何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節點,慢慢完成。就像登山一樣,一步一步走,終究能抵達山頂。
雖然書中的例子多以學生為主,但我覺得不只是給年輕人看的。
年輕人看,是學習;上班族看,是重新調整。
有些觀念看似簡單,但當我們真的去做時,才會發現自己的弱點在哪,也才明白成長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步一步去靠近理想的自己。
我最喜歡書裡那句話:「我們越是善加利用,他們就變得越強健。」
每一次的主動、傾聽、反省,其實都是在訓練內在的肌肉,培養出習慣的力量。
當我們願意多練一次,就會多一點力量,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習慣,是需要練習的。
而每一次的練習,都是讓我們更接近理想自己的過程。
反思啟示 /《7個習慣決定未來》
- 今天,你要仔細傾聽自己的話語。算一下,講了多少次的消極言詞,例如「你讓我如何如何」、「我必須如何如何」、「他們為什麼不能怎麼做」、「我沒法如何如何」。
- 找出一樣能代表你的東西,一種花、一首歌、一隻動物等,為什麼能代表你?
- 找出一件拖延已久、卻十分重要的事,然後在這星期排出時間,把它做好。
- 找出你覺得是典型雙贏思維的人。你最欣賞這人的什麼地方?
- 如果你很喜歡講話,就找個日子休息一下,整天傾聽別人說話。只在必要的時刻,才開口講話。
- 找出一個令你不快的人。這人和你有什麼不同?對方有什麼正面特質?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什麼?
- 如果你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今天開始寫日記。
適合閱讀族群 /《7個習慣決定未來》
- 尋找方向的學生
-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
- 想重新調整步伐的人
- 找更好生活方式的人
++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 ++
++ 喜歡『讀書筆記』,歡迎加入【隅光書房】++
++ 不定期更新【隅光咖啡廳】,歡迎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