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曼報討論了拍賣行的商業模式與競爭格局,而我也藉此寫了一篇啟發:解構天價拍賣:一場精心設計的人性遊戲,與品牌護城河的啟示
在第一篇文章的最後,曼報丟出了 4 題有趣的思考題,或許也可以試著練習思考看看:
- 藝術品市場究竟是供給端重要還是需求端重要?
- 藝術品的投資價值高嗎?如果比股票等投資項目低,人們交易的理由是什麼?
- 藝術品的流動性高嗎?是否會有「市值封存」的困境?
- 為什麼藝術品經常與「逃稅」甚至是「洗錢」扯上關係?
前言
當我們談論藝術市場時,腦中浮現的往往是拍賣會上不斷刷新的天價紀錄、名流雲集的奢華晚宴,以及那些似乎與世隔絕的傳奇作品。然而,在這層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驅動這個市場的,是一套更深層、更原始的運作邏輯。它關乎人性的慾望、權力的象徵,以及對「價值」本身定義權的爭奪。
這究竟是一個由供給還是需求驅動的市場?藝術品作為一項投資,其回報該如何衡量?而這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雙寡頭結構,又為何總是與避稅、洗錢等爭議如影隨形?
引擎與方向盤:永恆的需求與被壟斷的供給
許多市場分析的老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供給與需求需要關注哪一方?
我認為,要解開藝術市場的謎題,必須先探問藝術品的本質。它早已超越商品範疇,成為地位、權力與文化資本的終極符碼。這完美對應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頂層—「自我實現」。這種根植於人性的深層渴望,為市場提供了永不枯竭的「需求引擎」。
然而,一個由無限需求驅動的市場,其價值為何沒有因普及而變得廉價?答案弔詭地在於供給端。高端藝術市場的價值,並非來自於「滿足」需求,而是源於供給的「極度稀缺」與「人為控制」。
價值由稀缺性所定義。一件作品之所以能成為天價,正因它是獨一無二的。市場的權力玩家深諳此道,蘇富比與佳士得之所以能鞏固其雙寡頭地位,正是因為它們扮演了市場的「守門人」,壟斷了頂級作品的供給管道。它們不僅決定了哪些作品能登上舞台,更重要的是,它們掌握了詮釋這些作品價值的話語權,從而引導、甚至創造了市場需求。
因此,我認為需求是市場存在的「引擎」,但被精巧控制的「供給」才是決定價格與權力結構的「方向盤」。永恆的慾望為市場提供了燃料,但供給端的稀缺性,以及其可被操縱的特性,才是這個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的真正奧秘。
雙重回報:為何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資產?
那麼,藝術品的投資價值高嗎?如果單純從財務回報率來看,它或許不如股票。但人們交易的理由,從來就不只是一筆冰冷的財務計算。
我認為,藝術品的價值在於其獨特的「雙重屬性」,它能同時提供兩種看似矛盾的回報。
第一重是「精神紅利」,這正是我起初思考的「興趣與炫耀」。
擁有一件曠世傑作所帶來的社會地位提升、文化品味認同、以及每日的審美愉悅,是任何股票代碼都無法給予的。對頂級藏家而言,這種非財務的精神回報,其價值甚至遠超金錢。
第二重則是它作為「另類資產」的金融屬性。
在通膨時代,藝術品是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在全球化的資產配置中,它與傳統股、債市的低相關性有助於分散風險。更關鍵的是,近年來「藝術金融」的崛起,已將藝術品變為可抵押、可產生現金流的動態金融工具,徹底擺脫了過去只能掛在牆上的靜態宿命。
人們交易藝術品,正是在追求一種「財務回報 + 精神紅利」的總回報。正是這種獨特的複合價值,讓它對全球富豪產生了無可取代的吸引力。
市值封存的困境與解鎖之道
然而,藝術品作為資產,其天生的缺陷便是極低的流動性。
高昂的交易成本、漫長的銷售週期,以及狹窄的買家群體,使得藏家普遍面臨「市值封存」的困境—帳面上坐擁億萬財富,卻無法快速變現。
有趣的是,解開這個「封印」的鑰匙,恰好就掌握在當年設下門檻的市場巨頭手中。拍賣行透過公開拍賣與私下洽購,提供了將封存市值轉化為現金的主要途徑。而藝術金融服務的出現,則提供了更極致的解決方案:它允許藏家在不出售資產的前提下,透過抵押來釋放流動性。
可以說,整個高端藝術市場的商業模式演進,其核心目標之一,就是為了解決自身的流動性困境,為頂級藏家提供更多元、更高效的價值「解鎖」工具。
陽光下的陰影:監管的灰色地帶
最後,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為何藝術品總是與逃稅、洗錢等非法活動扯上關係?答案的核心,在於法規的漏洞與產業的特性完美結合。
藝術品「估值主觀、便於攜帶、交易私密、監管寬鬆」的四大特性,使它不幸地成為了非法活動的完美載體。主觀的價值認定,為虛報價格、洗白資金提供了空間;跨國的輕易流動與交易的匿名傳統,為隱藏資產來源提供了完美掩護。相較於監管嚴格的金融業,藝術市場長期以來更像一片灰色地帶。
藝術本身是無辜的,但它獨特的產業屬性,使其在缺乏有效監管的環境下,成為了資本遊戲中最陰暗角落的理想工具。
結論
總而言之,藝術市場遠非一個單純的買賣平台。它是一個建立在人性慾望之上,透過精巧的供給控制來定義價值,並融合了金融與精神雙重回報的複雜生態。它的堅不可摧,與它的爭議纏身,或許都源於同一個本質:這是一個有能力自己制定遊戲規則的世界。
如果好奇以上問題的答案,就立即加入《曼報 Pro》,將可以獲得更多起法與知識邊界的拓展~一起探索商業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