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評】《小菊的世界》:世界的小菊
文/思尋@映後就談
(含劇透)
《小菊的世界》是一部黑白電影,於2023年上映,登上有「日本奧斯卡」美譽的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大首位。作品由阪本順治編劇及執導,他的作品經常刻劃社會邊緣人及人性,而在今次作品,阪本順治描繪三位青年在江戶末年的相遇及經歷。
阪本先生特意使用黑白攝影,兩色呈現出光線及大自然交織出柔和唯美的影像,時而樸素寫實,時而閃閃生輝。但除了美感外,黑白拍攝的作用是令本片第四位「主角」比較「易入口」。沒錯,除了主人翁小菊、以及兩位倒夜香維生的男主角外,「糞便」便是本片的「老是常出現」的故事焦點。
《小菊的世界》以排泄物為敘事核心,講述草根階層的故事,題材大膽,卻又合乎情理。1633年,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頒佈鎖國政策,目的是防止基督教勢力擴張,但同時亦將世界拒於門外。在這經濟內縮的時代背景,貧苦百姓矢亮(池松壯亮飾)與中次(寬一郎飾)一起搭檔,收購糞便,繼而轉手賣給農夫作化肥,以維持生計。因為職業關係,二人偶爾會被人欺凌。另一邊廂,小菊(黑木華飾)與武士父親(佐藤浩市飾)一起生活,小菊有學識,在寺院教小孩讀書寫字。 三人偶爾避雨而相識,其後展開情誼。

【影評】《小菊的世界》:世界的小菊
阪本先生直視穢物,提出尖銳的探問:人類明明每日都會排泄,為何就是看不起倒夜香、視之為低賤工作?擔任倒夜香以外的工作就是比較高尚嗎?欺負矢亮的大宅惡霸終日賭博,他對社會的貢獻真的較多嗎?
無論是喪父之苦的療癒過程、或是倒夜香而面對的「骯髒」與世俗的冷嘲熱諷,阪本先生希望就三名主角的苦難,講述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並對現今世界處世之道有所暗示。
「他們的智慧,是在非常時候讓他們堅韌的泉源,也是他們最深處的人生真理。這些智慧和真理,對我們現代世界的狀況簡直是當頭棒喝。」他寫道。
從電影對白中,觀眾可以窺探阪本先生認為當代人該如何自處。在河邊一幕,矢亮把木船停泊及登岸後,向中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議把糞便加水「呃秤」,甚至去偷竊賺快錢。
聽罷,中次認真地拒絕了他。他要老實做人、學書寫字。與矢亮相返,中次並沒有看低自己的職業,而是好好工作,珍視生命中的際遇和善意,自我增值。
「哥,你誇下海口講大計時說得威風,但去抽糞時,你會卑躬屈膝,罵不還口......你志氣大心靈弱,勇氣一點也沒有。大家見我們掩鼻而過,不是因為屎臭啊。」中次說。
矢亮當頭棒喝。二人不嫌衣服沾上糞便,搭上肩膊開懷大笑。在這些細節,阪本順治捕捉了平民在困境時展現的骨氣,以及污穢中也能保持純真。

【影評】《小菊的世界》:世界的小菊
導演把「世界」一詞放在電影名稱,必有其意,亦呼應電影裏,小菊的武士父親及寺院和尚均有教導「世界」之意。那麼,「世界」在佛學或哲學有何意義?
在一次便秘如廁期間,小菊父親與中次閑聊起來。他首先問中次知否「世界」是何物,其後解釋,「世界」就是在天空的盡頭,天空「無盡無涯」,而平民大眾終於發現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也許小菊父親通過「世界」之意,批評政府鎖國政策的不智,害苦平民百姓;也許他是提醒中次要心胸遼闊,思想開明,在亂世間秉持高尚人格。而在佛學中,「世界」不僅指宇宙,更象徵心境所投射的世界。它是心靈與行為的映照;是悟的契機,以及實踐自我修行與認知的場域。
返本歸元,從電影名字和譯本可讀出導演的巧思與心意。日本的電影名稱是《せかいのおきく》,直譯為《世界的小菊》;中文譯名卻是《小菊的世界》;而英文《Okiku And The World》,則意指《小菊和世界》。三種語言的命名各有側重,卻指向一個核心: 小菊既是屬於世界的一部分,自身也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她擁有自己的價值、思想、感情、理想及愛的能力,而人與人之間無分貴賤。
「小菊和世界」不僅可以理解為她和自身世界觀共存,也可象徵小菊與中次的戀愛,作浪漫的詮釋。小菊被中次的純愛打動,最終放下包袱,勇敢地選擇愛他。而中次學會閱讀的第一個詞,正是小菊父親教導他的「世界」,他一直朝著看見更廣闊的世界的目標奮鬥。這對戀人終於沒有被世俗眼光及階級所束縛,選擇活出自己堅信的價值,愛自己想愛的人,修成正果。

【影評】《小菊的世界》:世界的小菊
《小菊的世界》令我想起19世紀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 的詩《Auguries of Innocence》,節錄如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花一世界:只要具備洞察力,人們就能在最微小、最平凡、甚至污濁的事物中發現深刻的真理與美麗。

【影評】《小菊的世界》:世界的小菊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