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驗證該選 Bearer 還是 Header?一次搞懂使用方式與安全性差異

Josh-avatar-img
發佈於n8n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對於要讓外部系統觸發你的 webhook 或 MCP Server(例如 n8n 的 MCP Server Trigger)時,常見的驗證選項有 Bearer Auth 與 Header Auth。兩者都能驗證請求來源,但設計理念與安全性不同。本文用實務角度說明如何使用、各自優缺點,以及在什麼情境下該選哪一個。

什麼是 Bearer Auth

  • 核心觀念:任何「持有」權杖(token)的人就可存取受保護資源。
  • 常見型態:JWT(JSON Web Token)或其他不透明的 access token。
  • 標準背景:屬於 OAuth 2.0 的權杖使用方式(RFC 6750)。

如何使用 Bearer Auth

  • HTTP 標頭固定格式: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伺服器端驗證流程:
    • 解析 Authorization 標頭。
    • 檢查 token 是否有效(簽章、發行者、受眾、時效等)。-(選用)驗證 scope/權限。
  • 範例(curl):
    textcurl -X POST https://example.com/webhook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eyJhbGciOi..."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event":"ping"}'

什麼是 Header Auth

  • 核心觀念:用自訂的 HTTP 標頭與值(通常是 API Key)進行驗證。
  • 常見作法:X-API-Key: <your_api_key>,或 X-Auth-Token: <token>。
  • 沒有統一標準,名稱與格式可自訂,實作簡單直接。

如何使用 Header Auth

  • 自訂一個固定的標頭名稱與密鑰值。
  • 伺服器端驗證流程:
    • 檢查該標頭是否存在且值正確。
  • 範例(curl):
    textcurl -X POST https://example.com/webhook \
    -H "X-API-Key: sk_live_abc123"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event":"ping"}'

安全性比較

  • 標準化程度
    • Bearer Auth:高度標準化(OAuth 2.0 / RFC 6750),與多數雲服務與框架相容。
    • Header Auth:非標準,易用但可攜性與一致性較低。
  • 金鑰/權杖生命週期
    • Bearer Auth:通常具備短時效(例如 15 分鐘),可降低洩漏風險;可搭配 refresh token 更新。
    • Header Auth:多為長期靜態 API Key;若洩漏,風險持續至你手動輪替。
  • 權限範圍
    • Bearer Auth:可設計 scope/claims,細緻授權(唯讀、限定資源等)。
    • Header Auth:多半是全域權限或粗粒度授權,不易精細控管。
  • 實作成本
    • Bearer Auth:需要 token 簽發、驗證機制(例如 JWT 驗簽、黑名單、時效檢查)。
    • Header Auth:設定一組固定金鑰即可,導入成本低。
  • 結論(要點)
    • 重視安全、可擴充與權限細緻化時,優先選 Bearer Auth。
    • 內部服務、原型驗證或低風險場景,可採 Header Auth 求快。

在 n8n(MCP Server Trigger)中的實作建議

  • 選擇 Bearer Auth:
    • 在節點設定中填入你要驗證的 Bearer Token。
    • 來自客戶端的請求必須帶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適合對外服務、需要更嚴謹控管的整合。
  • 選擇 Header Auth:
    • 指定自訂標頭名稱(例如 X-API-Key)與值。
    • 來自客戶端的請求需帶上該標頭與正確值。
    • 適合內網或暫時性整合,未來若向外開放建議升級至 Bearer。

最佳實務清單(不論選哪一種都應採用)

  • 強制 HTTPS/TLS:避免權杖或金鑰被竊聽。
  • 最小權限與分權:
    • Bearer:用 scope 限縮可用操作與資源。
    • Header:至少使用不同金鑰對應不同用途/環境(dev/stage/prod)。
  • 設定時效與輪替:
    • Bearer:權杖短時效+可撤銷機制(黑名單或版本號)。
    • Header:定期輪替 API Key,建立撤銷流程與緊急更換指引。
  • 要求重放保護(進階):
    • 要求請求包含 timestamp、nonce,伺服器驗證時效窗格與唯一性。
    • 或採用 HMAC 簽名(body + timestamp),伺服器端驗證簽章。
  • 網路層限制:
    • 搭配 IP allowlist、防火牆/WAF 規則、速率限制(Rate Limit)。
  • 稽核與監控:
    • 記錄成功與失敗驗證、來源 IP、User-Agent、失敗原因。
    • 建立告警門檻(例如失敗率上升、異常流量激增)。
  • 錯誤處理:
    • 不要在錯誤訊息中透露金鑰格式或驗證細節。
    • 對未授權請求回應 401;權限不足用 403。

情境選擇指南

  • 對外 API、第三方整合、多服務協作
    • 優先使用 Bearer Auth,受益於標準化、短時效與細緻權限控管。
  • 內部自動化、私有網段、原型測試
    • Header Auth 可快速上線,配合 IP 限制、金鑰輪替與稽核即可滿足多數需求。
  • 高敏感資料或需法規遵循
    • Bearer Auth 搭配短效權杖、細緻 scope、重放保護與稽核紀錄。

常見問題速覽

  • Bearer 一定要用 JWT 嗎?
    • 不一定。JWT 常見且易於無狀態驗證,但也可用不透明 token,由伺服器查詢狀態。
  • 可以同時用 Authorization 與自訂 Header 嗎?
    • 可以,但需明確紀錄與文件化,避免客戶端混淆;且伺服器端要定義清晰優先順序。
  • 為什麼我用 Header Auth 也覺得很安全?
    • 若搭配 HTTPS、IP 限制、金鑰輪替、稽核與速率限制,Header Auth 在許多內部場景已足夠。但一旦要對外、需要細緻授權或可撤銷能力,還是建議改用 Bearer。

結語

  • 想要安全與擴充性並重,選擇 Bearer Auth,建立完善的權杖生命週期與權限設計。
  • 想要快速導入且使用範圍受控,選擇 Header Auth,並用網路與作業流程上的管控來補強。
  • 不論何者,HTTPS、最小權限、稽核監控與金鑰/權杖輪替,都是不可省略的底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sh的沙龍
3會員
44內容數
分享知識
Jos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在使用 n8n 的 AI Agent 節點時,你可能注意到一個叫做「Max Iterations」的參數,旁邊預設填著數字 10。這個小小的設定,其實是掌控 AI Agent 行為、避免失控的關鍵!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解析這個參數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Thumbnail
2025/10/14
在使用 n8n 的 AI Agent 節點時,你可能注意到一個叫做「Max Iterations」的參數,旁邊預設填著數字 10。這個小小的設定,其實是掌控 AI Agent 行為、避免失控的關鍵!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解析這個參數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Thumbnail
2025/10/02
n8n AI agent串接Discord Bot密技
Thumbnail
2025/10/02
n8n AI agent串接Discord Bot密技
Thumbnail
2025/10/01
UPDATE workflow_entity SET active = false WHERE id = 'XXXXXX';
2025/10/01
UPDATE workflow_entity SET active = false WHERE id = 'XXXXXX';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什麼是多因素驗證 (MFA)? 多因素驗證 (MFA) 是一種登入保護機制,需要使用者提供多個不同的驗證方式來確認身份。除了輸入密碼,使用者還可能需要: 輸入發送到手機的驗證碼 掃描指紋或面部 回答安全問題 這樣即使密碼被盜用,未經授權的用戶也很難登入帳戶。 為什麼需要多因素
Thumbnail
什麼是多因素驗證 (MFA)? 多因素驗證 (MFA) 是一種登入保護機制,需要使用者提供多個不同的驗證方式來確認身份。除了輸入密碼,使用者還可能需要: 輸入發送到手機的驗證碼 掃描指紋或面部 回答安全問題 這樣即使密碼被盜用,未經授權的用戶也很難登入帳戶。 為什麼需要多因素
Thumbnail
在串接第三方 API時,需要定期刷新 token,那有沒有辦法針對 request 和 response 做配置,在 token 過期時先做刷新、再做請求呢?本文要介紹利用 axios 套件提供的攔截器刷新 token 的作法。
Thumbnail
在串接第三方 API時,需要定期刷新 token,那有沒有辦法針對 request 和 response 做配置,在 token 過期時先做刷新、再做請求呢?本文要介紹利用 axios 套件提供的攔截器刷新 token 的作法。
Thumbnail
延續先前的筆記,「網路請求」是瀏覽器和伺服器的溝通橋梁,目的是為了取得資料庫內的資源,除了 CORS 這種瀏覽器本身的阻擋機制,伺服器也會需要進行「身分驗證或授權」這道阻擋,並不是使用者有帶上 header 告知身分,就一定可以把資料 response 回來的。
Thumbnail
延續先前的筆記,「網路請求」是瀏覽器和伺服器的溝通橋梁,目的是為了取得資料庫內的資源,除了 CORS 這種瀏覽器本身的阻擋機制,伺服器也會需要進行「身分驗證或授權」這道阻擋,並不是使用者有帶上 header 告知身分,就一定可以把資料 response 回來的。
Thumbnail
前言 只要把後端對外,或者網站對外,就一定會被攻擊,有自己用自己的電腦當 server 架站過就一定知道,只要一對外,每天都會收到一些隨機的攻擊,最常見就是別人在亂試 api 看能不能猜對,通常是猜不到啦,鬼知道你的 api 長什麼樣子,更別提要帶什麼參數,能猜對真的是會通靈。 儘管如此,你可能還是
Thumbnail
前言 只要把後端對外,或者網站對外,就一定會被攻擊,有自己用自己的電腦當 server 架站過就一定知道,只要一對外,每天都會收到一些隨機的攻擊,最常見就是別人在亂試 api 看能不能猜對,通常是猜不到啦,鬼知道你的 api 長什麼樣子,更別提要帶什麼參數,能猜對真的是會通靈。 儘管如此,你可能還是
Thumbnail
講完 get 來講 post,那這兩個 call api 的方法有什麼差別呢?先記得一個原則,要傳遞機密的資料用 post,如果要傳遞的參數被別人知道也無所謂就用 get post 是傳遞資料到後台,資料不會顯示在 url 上,get 是傳遞參數到後台,參數會直接顯示在 url 上和後端的終端上,像
Thumbnail
講完 get 來講 post,那這兩個 call api 的方法有什麼差別呢?先記得一個原則,要傳遞機密的資料用 post,如果要傳遞的參數被別人知道也無所謂就用 get post 是傳遞資料到後台,資料不會顯示在 url 上,get 是傳遞參數到後台,參數會直接顯示在 url 上和後端的終端上,像
Thumbnail
API Gateway 是什麼? 參考上圖,API Gateway 是一個程式,位於 Client 和 Microservice 之間。當伺服器架構採用這種設計後,會有以下優點: 架構彈性 - 當伺服器架構需要調整的時候,Client 不需要調整(前提是 API 維持不變)。 IP Listing
Thumbnail
API Gateway 是什麼? 參考上圖,API Gateway 是一個程式,位於 Client 和 Microservice 之間。當伺服器架構採用這種設計後,會有以下優點: 架構彈性 - 當伺服器架構需要調整的時候,Client 不需要調整(前提是 API 維持不變)。 IP Listing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