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頻發的2025年:佛法教我們的敬畏與慈悲
❏ 從颱風災害看因果業報的深層意義
2025年8月,回顧這一年的天災人禍,令人深思。強烈颱風重創南臺灣,高雄、臺南、嘉義地區農作物受損,民宅工廠倒塌淹水,連著名的南鯤鯓代天府牌樓也應聲倒塌。然而,在災難中我們也見證了人性的光輝—同修們發放慰問金、動員救災,展現了學佛人的慈悲本懷。
❏ 神明擋災?佛法更深層的啟示
許多人疑問:十二根柱子的大牌樓都被吹倒,是否如網路傳言「神明為臺灣擋災」?這位法師提醒我們,佛菩薩的加持護佑,往往超越肉眼所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對天地自然抱持「敬畏」之心。
人類壽命短暫、力量渺小,都受因緣果報支配。一旦心行偏差,可能引發蝴蝶效應,造成人與自然的共業災難。當行善的人減少,自私自利者增多時,人類整體福報必然下降,天災人禍接踵而來。
無論是日本作家的災難預言,或是各種末日論調,我們都不應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想要在這動亂的世界中全身而退,需要正確的做法:
● 多懺悔:檢視自己的身語意造作 。
● 多修福:積極造作善業 。
● 反躬自省:觀察需要調整改進之處,檢視己過。
這不僅是個人修行,更是拯救世界的使命。當修行人越來越少,乃至無人行善時,世界離毀滅就不遠了。以佛法智慧面對天災人禍,轉化共業為淨業。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V1HqYmc_Fos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五府千歲南鯤鯓總廟牌樓為百姓擋災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