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花了 20 分鐘在 Word 裡排版一份文件。標題調得漂漂亮亮,項目符號排列整齊,字體大小都恰到好處。按下傳送鍵,信心滿滿地等待同事回覆。
結果呢?
「欸,你傳的檔案格式跑掉了耶。」同事傳來訊息,還附上一張慘不忍睹的截圖——我的精心排版完全崩潰,看起來就像綁匪的恐嚇信。
我知道你一定也遇過這種事。
這就是為什麼全球數百萬開發者(包括我)最後都投向了 Markdown 的懷抱。它不華麗、沒有花俏的功能列,但它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在任何地方都能正常運作。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為什麼 Markdown 會成為開發者的寫作首選,以及為什麼你可能也會愛上它。
什麼是 Markdown?(一分鐘快速了解)
Markdown 是一種純文字格式,用簡單的符號來標示樣式。就這麼簡單。
你不需要點按鈕、不用記快捷鍵,只要在文字前後加上特定符號就好。想要粗體?輸入 **粗體**。想要標題?輸入 # 標題。就是這麼直覺。
Markdown 是 John Gruber 在 2004 年創造的,目標很單純:讓網路寫作像寫 email 一樣簡單。而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就算是原始格式也很容易閱讀——你不需要特殊軟體就能看懂 Markdown 文件的內容。
五個讓開發者愛上 Markdown 的理由
一、簡單到你可以在喝咖啡時學會
大部分寫作工具的學習曲線都很陡峭。Word 有數十個選單、數百種功能,要精通可能要花上好幾年。HTML 需要記一堆標籤和網頁標準。LaTeX 雖然強大,但出了名的複雜。
Markdown 呢?基礎語法五分鐘就能學會。
整個核心語法只有幾個你可能早就在用的符號:
#代表標題**代表粗體*代表斜體-代表清單[]()代表連結
就這樣。沒有複雜的選單、不用到處找功能、不需要安裝任何外掛。
想要建立標題?輸入 # 我的標題。
想要粗體?用雙星號包起來:**重要內容**。
想要連結?用中括號和小括號:[Google](<https://google.com>)。
來看一個完整範例:
# 專案概述
這是**很重要**的專案資訊。
主要特色包括:
- 語法簡單
- 通用相容
- 工作流程快速
詳細說明請看[文件]([<https://example.com>)。](<https://example.com>)。)
這就是一份完整的文件,包含標題、強調、清單和連結。如果你會打這些符號,你就會寫 Markdown。不需要任何訓練。
二、純文字 = 永恆相容
這是一個讓人沮喪的現實:專有格式會消失。
還記得試著開啟 1990 年代的 Word 文件嗎?超級困難。雲端服務會關閉、軟體公司會打格式戰爭,你精心整理的文件最後可能變成數位化石。
Markdown 檔案就是純文字。
它能在任何裝置、任何作業系統、任何文字編輯器上開啟——今天可以,五十年後也可以。你的 iPhone、你的 Linux 伺服器、你阿嬤的老 Windows XP 電腦,通通都能讀取純文字。
好處多到數不清:
不需要專有軟體。 你不用花錢買 Microsoft Office 或 Adobe Creative Suite。任何文字編輯器都行——記事本、TextEdit、vim、VS Code,甚至手機的備忘錄 App 都可以。
檔案超級小。 Markdown 檔案裡沒有隱藏的格式資料。一份 10 頁的文件可能只有 5KB。載入瞬間完成、同步毫不費力、備份輕鬆無比。
永遠不會過時。 純文字從計算機誕生之初就存在,而且永遠不會消失。你的 Markdown 檔案會比市面上所有寫作軟體都活得更久。
版本控制超友善。 Git 這類工具跟純文字搭配得天衣無縫。你可以追蹤每一次修改、合併多人的文件、隨時回到任何版本。試試看用 Word 文件做這些事吧。
三、讓你專注在寫作,而不是格式
傳統文書軟體的常見流程是這樣的:打一句話、伸手拿滑鼠、點粗體按鈕、選取文字、按下套用、手回到鍵盤、繼續打字、停頓——咦,我剛剛打到哪了?
用 Markdown,你的手永遠不用離開鍵盤。
你一邊打字、一邊用符號標記格式,整個流程一氣呵成。想要粗體?在前後加上 **——不用滑鼠、不用點擊、不用切換思緒。你的思路保持連貫。
格式化會變成肌肉記憶。寫幾份文件後,輸入 **重要內容** 會像打字本身一樣自然。你不是在想格式——你是在想內容、想創意。
比較一下這兩種流程:
傳統文書軟體流程:
- 輸入「重要概念」
- 拿滑鼠
- 選取文字
- 點工具列按鈕
- 手回到鍵盤
- 想一下剛剛打到哪
Markdown 流程:
- 輸入
**重要概念** - 繼續寫
就這樣。沒有中斷、沒有破碎的流程,只有純粹、不受干擾的寫作。
對於每天要花好幾小時創作內容的開發者和寫作者來說,這種差異是顛覆性的。你寫得更快、思考更清晰、完成文件時不會一直被格式問題打斷。
四、技術內容的最佳選擇
如果你曾經試著在 Word 裡放程式碼,你就知道那有多痛苦。
Word 會「熱心地」重新格式化你的程式碼——改引號、調縮排、破壞語法。把程式碼從 Word 複製回文字編輯器?祝你好運修復那一團亂。
Markdown 是為技術寫作而生的。 它處理程式碼的方式超級優雅,無論是行內程式碼片段還是多行程式碼區塊,都能完美呈現語法標色。
行內程式碼的寫法:
使用 `print()` 函式來顯示輸出結果。
`user_id` 變數儲存了使用者 ID。
呈現效果:使用 print() 函式來顯示輸出結果。
def hello_world():
print("Hello, World!")
return True
技術寫作者需要的一切,Markdown 都有,而且完全不會有格式問題。
五、打開整個開發者生態系
學會 Markdown 一次,你就解鎖了整個工具和平台的生態系。這不是誇飾——Markdown 是開發者世界的通用語言。
GitHub 用 Markdown 寫 README 檔案、文件、issue 留言、pull request 說明。你貢獻的每個開源專案大概都在用 Markdown。
靜態網站產生器,像是 Jekyll、Hugo、Gatsby、Eleventy,都把 Markdown 當作主要內容格式。你可以用 Markdown 檔案建立整個網站——部落格、文件站、作品集,通通沒問題。
筆記軟體,像是 Obsidian、Notion、Bear、Joplin,都是以 Markdown 為核心打造的。你的筆記可攜、可搜尋,永遠不會被鎖在專有格式裡。
部落格平台,包括 Dev.to、Hashnode、Ghost,還有 Medium(有格式限制)都支援 Markdown。寫一次,到處發布。
文件工具,像是 GitBook、Docusaurus、MkDocs,能把 Markdown 檔案變成漂亮又好搜尋的文件網站。
就連通訊平台,像是 Slack、Discord、Microsoft Teams,都支援 Markdown 風格的格式化功能,讓你快速設定文字樣式。
學習 Markdown 不只是學一種語法——而是加入一個工具無縫協作的社群。你的 Markdown 技能會在你使用的每個平台上持續累積價值。
結語:你的旅程現在開始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個轉變:從點擊工具列選單、處理格式惡夢,到用純粹、可攜的純文字寫作——而且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正常運作。
Markdown 不只是工具——它是思維的轉變。
它代表選擇簡單而非複雜、可攜而非綁定、專注而非分心、純文字而非可能十年後就打不開的專有格式。
開發者社群選擇 Markdown 不是偶然。他們選它,是因為它有效。
純文字很強大。它能在任何裝置、任何年代運作。它很永恆——你的檔案會比市面上所有軟體都活得更久。它很實用——基礎語法幾分鐘就能學會,馬上就能開始生產。
你今天投資 10 分鐘學習 Markdown,就能在未來幾年、跨越每個平台、每個專案、每次協作中,享受高效寫作帶來的回報。
重點整理:
- Markdown 很簡單:核心語法幾分鐘就能學會,不需要複雜軟體
- 通用相容:純文字在任何裝置上都能用,而且永遠都行
- 開發者生態系:支援 GitHub、文件、部落格和無數工具
- 無摩擦寫作:雙手不離鍵盤,思緒保持流暢
- 永久保存:你的 Markdown 檔案會比所有專有格式都活得更久
準備好深入了解了嗎?
現在你已經知道開發者為什麼愛用 Markdown 了。想知道怎麼開始嗎?
我整理了一份完整的 Markdown 新手速查表,裡面有視覺化的語法範例、常見錯誤和修正方法,還有一個 5 分鐘練習挑戰,能讓你快速成為自信的 Markdown 使用者。
把它加入書籤。你在最初幾天會不斷參考它,而且它會成為你精通 Markdown 過程中最常用的資源。
你會先寫什麼呢? 是你正在做的專案的 README 檔案嗎?下次會議的筆記?還是你自己的技術部落格?不管是什麼,你現在都有能力用優雅、簡單、可攜的方式把它寫出來了。
實用資源書籤
- Markdown 新手速查表 — 我整理的完整新手指南
- Markdown Guide — 完整的參考資源和教學
- GitHub Flavored Markdown — GitHub 官方語法規範
- Dillinger.io — 馬上開始練習的線上編輯器
- Typora — 漂亮的桌面版 Markdown 編輯器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按愛心收藏,或分享給也在學習寫作工具的朋友。有任何問題或想法,也歡迎在留言區跟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