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明年火年, 結合九紫離火運
明年肯定是很精彩的一年 「大火年」
烈火有多炙熱.... ? 新官上任三把火離火運+丙(火) 午(火) 年
大概跟金紙起爐一樣,振奮人心...怕被燒到
突發性爆火暴動,或星星之火卻燎原之勢,是非常有可能。
你認為只是小事不足為道...後果都是想像不到的加倍加倍再加倍。
三元九運20年,明年絕對是未來20年裡現世報特別快的一年。
記得注意身體健康不要過度燃燒。
2026年是丙午年,丙屬陽火、午也是陽火,火火相疊,運勢最旺、能量最強。屬火的行業、命格喜火的人、女性、中年女性,這段時間運勢有顯著提升。火代表光明、熱情、速度、創意、科技等領域,這些也會在這20年快速發展。
天干的五行屬性 (前陽後陰,丙丁都是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甲、乙:: 屬木。
丙、丁:: 屬火。
戊、己:: 屬土。
庚、辛:: 屬金。
壬、癸:: 屬水。
地支的五行屬性
寅、卯、辰:: 屬木。
巳、午、未:: 屬火。
申、酉、戌:: 屬金。
亥、子、丑:: 屬水。
十二地支是天干的「地上對應」,同樣分陰陽,規律是
單數支為陽,雙數支為陰。
對應如下:
陽支:子、寅、辰、午、申、戌(奇數 → 陽)
陰支:丑、卯、巳、未、酉、亥(偶數 → 陰)
五行裡雖然地支主五行是木火金水,
但四庫(辰、戌、丑、未)皆為土,承載調和四季。
故稱藏干,就是地支裡「潛藏的天干」。
以上組合一甲子(60年) 就會重新來過。
於是東方人看運勢 就是拿同天干地支去對應前一輪迴的事件
當然東方人看運勢對照的案例 也會以亞洲為主
上一個丙午年是1966年,
1966年發生的重要大事
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這一場影響深遠的政治運動自當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發布後全面展開,紅衛兵在全國各地興起,引發「破四舊」等大規模社會運動。
北京天安門廣場於8月動員紅衛兵,毛澤東多次接見紅衛兵,推動文革。
3月8日河北邢台發生強烈地震(邢台大地震),嚴重災情波及數十萬人。
香港、澳門出現左翼力量動盪,澳門「一二.三事件」爆發,蔓延到1967年香港「六七暴動」。
台灣則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同時設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開啟台灣經濟轉型。
印度總理尼赫魯之女英迪拉·甘地在1966年1月11日接任印度總理。
這些事件標誌著上一個丙午年(1966年)成為亞洲以及世界歷史變革的重要年份。
可以看的出來是地底能量很猛,火氣有點大很多革命動盪,女性被看見的年份。
有網友問那請問1966年出生 明年該留意什麼事
小編保守地說,赤馬紅羊兼逢九紫離火運,宜靈活應變不宜計劃
代表滿60歲,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度過了一甲子的歲月
接下來不管運勢 都要注意身體健康, 這時開始養生,能讓後面二三十年有更多體力去完成想做的事
火和發炎有關,炎很大,平常沒有在保養身體,那這一年可以說很容易罹癌或出意外(突然血壓高)的一年。
翻了一下和占星時代密碼有關的文
好喔~沒得(抄) 參考,小編簡單的整理一些好了。
新聞媒體曾談
戰後嬰兒潮(Boomers, 出生1946-1964) vs.千禧世代(Millennials, 出生1980-2000), 兩大世代,在媒體再現或評論上,很常被併置(juxtapose) 。千禧世代中 尤其是1980~1990之間被視為草莓族,大為討論,但隨著時間每個世代都會慢慢熟成,草莓族也成為經濟支柱的三明治,也許每個世代都有辛苦的點,這裡就先不談每個年紀的責任和義務,單純看每個世代的人格特質共性。
沉默世代(Silent Generation, 靜默世代)
出生時間:1928-1945
這一代人,誕生在大蕭條與二戰的陰影之下。童年多半伴隨著物資匱乏、社會動盪,甚至戰爭的記憶。
因為那樣的環境,他們學會了忍耐、安份、紀律。不張揚,不多話,這正是「沉默」這個名字的由來。他們重視集體大於個人,守規矩,服從秩序。
但也因為這種背景,他們往往成為後來社會的「穩定力量」:可靠、吃苦耐勞,願意承擔責任。這一代人為戰後的嬰兒潮鋪了路,雖然他們自己比較壓抑,但正因如此,下一代才有空間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 戰後世代)
出生時間:1946-1964
二戰後的繁榮,讓這一代人出生率激增。他們的共通特質是重視努力與穩定:工作、存錢、買房、養家,這些都是生命裡的里程碑。也因為繁榮開始出現了信用卡的機制。他們相信「努力就有回報」,並見證了工業化、消費社會的快速成長。於是,Boomers 成為經濟與文化的中堅,也成為後代年輕人最常抱怨的「守成派」。
X世代(Gen X, 鑰匙兒童世代)
出生時間:1965-1980
他們放學回家,常常自己開門、自己煮麵。父母忙碌,孩子因此學會獨立與自理。
他們既不像父母那樣深信權威,也不像千禧世代那樣樂觀,而是帶著務實與懷疑精神生活。冷戰、石油危機、經濟動盪,讓他們知道世界並非永遠穩定。
同時,他們是傳統與數位的橋樑:黑膠、錄音帶、街機遊戲是童年,但後來又親眼見證了網際網路與電腦的革命。
千禧世代(Millennials, Gen Y)
出生時間:1981-1996/2000
這一代在全球化浪潮中長大,青春期正好迎上網路的誕生。
他們特質是:自由、多元、重體驗。對他們來說,旅行、友情、創造的經驗,比單純「存錢買房」更有價值。
但也因此,他們常被前輩批評為「太脆弱」,因為他們拒絕再用拚命換來的安穩。他們選擇在體驗中找到自我,而不是用犧牲去換取肯定。
Z世代(Gen Z, 數位原生世代)
出生時間:1997-2010/2012
這是第一批真正與智慧型手機一同成長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是即時的:社群、影音、迷因文化,成為語言的一部分。
他們的特質是:自我表達、多元價值、玩梗文化。他們不接受單一標準,對性別、身分、文化有更大的包容性。對權威,他們選擇質疑,對世界,他們透過螢幕參與。
α世代(Gen Alpha, 平板世代)
出生時間:2010-2025
他們是「平板長大」的一代,AI、線上課程、元宇宙對他們來說都是日常。
這一代的特質是:天生的數位適應力,以及對世界危機的早熟意識。他們的童年裡有疫情、氣候議題,也因此可能更強調永續與共生。
他們或許會成為最早把「虛擬與現實」無縫整合的一代。
小編需要在這裡補上,2000年過後開始掀起電子支付,從紙鈔到信用卡,再到電子支付,金融支付的驚人演進!虛擬貨幣開始於2009年,以比特幣的誕生為標誌,由化名「中本聰」的個人或團體於2008年發表的《比特幣白皮書》中首次提出,並於2009年啟動了比特幣的金融系統。 換句話說當虛擬幣成熟後,這一代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將未來貨幣完全虛擬化的一代。
時代的流轉
沉默世代,用忍耐與紀律守住秩序。
嬰兒潮世代,相信努力就能翻轉人生。
X世代,獨立務實,學會在矛盾中自處。
Y世代(千禧世代),尋找自由,讓體驗勝過擁有。
Z世代,數位原生,用螢幕與世界對話。
α世代,與科技共生,正在書寫未來。
也就是說2026年
是下一個世代的開始(少子化仍然還是人的世代)
根據人口統計學家Mark McCrindle的定義,
Beta世代主要是年輕千禧世代和較年長Z世代的子女
β世代
代表數位時代的新篇章,
標誌著科技與生活融合更深的全新世代
他們生活在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智慧家庭、深偽技術、虛擬實境等技術成為生活重要部分,也可能對現實世界探索興趣減少。
將面臨更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環保和永續理念是他們的核心價值觀,視之為基本期望而非流行。
α (阿爾法) 和β (貝他) 是希臘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隨著希臘文明的發展而形成並廣泛使用。其實人類的符號,往往也有巧合,就像藝人常常會說自己的第一部主角戲的角色命運,也會往往反映在自己的現實人生裡,成為一個符號映射。
XYZ 世代被比喻為「文化世代」,暗示這個世代可能重視文化、藝術、多元表達和價值觀的多樣性,也許他們的身份認同和生活方式深受文化風潮影響。
αβγ(可能是為了象徵或代表另一個世代)被比喻為「科學與宇宙世代」,意味著這個世代更重視科學探索、科技進步和宇宙空間的未知,代表著理性、創新與對未來的想像。
「世代」的劃分,大概都落在 20~25 年 左右,而這個週期,其實和占星學中某些「世代行星」的運行週期,有非常緊密的呼應。
占星學中的「世代行星」
在占星學裡,我們通常把影響「一整代人」氣質的行星,稱為世代行星,因為它們運行緩慢,影響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個群體。
天王星:公轉一圈約 84 年 → 每星座停留約 7 年
海王星:公轉一圈約 165 年 → 每星座停留約 13~14 年
冥王星:公轉一圈約 248 年 → 每星座停留 12~30 年不等(因為軌道偏心大)
可以看到,海王星與冥王星的移動週期,和世代年齡帶非常接近。
世代 vs 行星
沉默世代(1928–1945)
海王星處女/天秤 → 紀律、群體、秩序
冥王星巨蟹/獅子 → 家庭、民族國家、戰爭陰影
→ 這代人確實重視安份、集體、紀律。
嬰兒潮世代(1946–1964)
海王星天秤/天蠍 → 愛、理想主義、性革命
冥王星獅子/處女 → 戰後重建、服務與工作倫理
→ 這一代追求愛與和平,卻也背負「工作等於身分」的價值觀。
X世代(1965–1980)
海王星天蠍/射手 → 靈性探索、宗教反思、自由追尋
冥王星處女/天秤 → 勞動、健康、關係課題
→ 這代人懷疑權威,但追求個人自由與獨立。
千禧世代(1981–1996/2000)
海王星射手/摩羯 → 信仰 vs 現實的拉扯
冥王星天秤/天蠍 → 關係議題、親密、權力遊戲
→ 他們帶著全球化視野,重視多元文化,卻也被權力結構影響。
Z世代(1997–2010/2012)
海王星摩羯/水瓶 → 科技理想、虛擬化、網路連結
冥王星射手/摩羯 → 真理、教育、權力體制
→ 他們是數位原生人,網路就是生活,強調自我與多元。
α世代(2010–2025)
海王星雙魚 → 靈性、共感、虛擬世界、無界限
冥王星摩羯/水瓶 → 結構崩解、社會新秩序、科技民主化
→ 他們將成為「AI+靈性」並存的一代,世界對他們來說沒有清晰邊界。
先看世代週期的邏輯
從 Silent Generation(1928–1945) → Boomers(1946–1964) → Gen X(1965–1979/80) → Millennials(1980–1995/2000) → Gen Z(1995/2000–2010s中期) → Gen Alpha(2010–2025/2030左右)
大致都是 15–20年一個波段,對應 冥王星換座+海王星換座 的組合。
冥王星(約12–30年一宮)=權力結構、社會大課題、世代課題的深度轉換
海王星(約14年一宮)=集體夢想、靈性氛圍的轉移、文化想像的轉換。
當這兩個世代行星換宮時,往往「新世代」就會浮現。
2026年之後的大背景
冥王星水瓶(2023–2043)→冥王星雙魚(2043–2067)
海王星牡羊(2025–2039)→海王星金牛(2039–2052/53)
2025–2026 是一個 超級世代閾值:
土星雙魚收尾 → 冥王星水瓶定居 → 海王星牡羊
這意味著「世代思維」會快速轉場,AI、加速奇點、數位身份、科技倫理,全部集中爆發。
至於β世代的範圍會落在2045還是加快到2030年 不得而知
可以推測範圍的收尾年份,
就會是下一個人類奇點。
保守推算(延續傳統20年週期)會落在2045年
加速推算(因科技奇點提前分水嶺)會落在2039/2040年
(因海王星牡羊→金牛的轉折,科技落地+物質世界大洗牌,可能比過去更快劃分出「獨立的一代」)
占星結合未來世代特質
2026–2040(海王星牡羊+冥王水瓶)
「勇敢實驗的一代」
出生即在 AI、虛擬現實、太空探索、基因編輯的爆炸時代
個人意志感超強(牡羊海王)
同時深具社群烏托邦理想(冥王水瓶)
很可能是一代「挑戰人類與AI邊界」的人
2040–2052(海王星金牛+冥王水瓶後期→雙魚開局)
「地球重建的一代」
聚焦永續、物質資源、身體與科技融合
金錢、食物、土地、感官享受的定義被徹底重塑
可能是一代「再地球化/再感官化」的人
總之以上是我們有生之年可以見證的。
花絮補充:
用天干地支五行來看比較火的幾年有
2026 丙午 火(火)
2027 丁未 火(土)
2036 丙辰 火(土)
2037 丁巳 火(火)
2038 戊午 土(火)
用2037年的丁巳去查歷史
上一個丁巳是1977年
羅馬尼亞佛蘭西亞7.2地震
印尼森巴娃島外海南部8.1地震
世界第一次使用光導纖維,進行即時電話通話
科學家開始用細菌生產胰島素。
Wow!訊號,大耳朵紀錄72秒來自人馬座。
電影《星際大戰》在美國上映。
台灣第一座積體電路工廠在新竹竹東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