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ca d'Italia
以下是過去七天內(截至 2025 年10 月中旬)在 意大利 發生的四大重點新聞,每一則皆包含事件概要、重要影響,以及可觀察的發展方向。
1. 經濟成長下修:Bank of Italy將2026年增長預測由 0.9% 調降至 0.7%
概要:意大利央行指出,2026年經濟成長預測從先前的 0.9% 下調為 0.7%。主要原因為:
- 美國與歐盟之間的新關稅安排,對歐盟出口造成壓力。 (Reuters)
- 歐元升值使意大利製造/出口競爭力減弱。 (Reuters)
- 第二季 GDP 出現-0.1% 的季比衰退。 (Reuters)
影響:
- 出口導向的意大利經濟面臨新挑戰,特別是在機械、汽車、奢侈品等依賴海外市場的產業。
- 成長乏力可能導致就業、市場信心和公共財政壓力上升。
- 政府與央行未來可能需要透過財政刺激或改革來提振成長。
可觀察的發展:
- 預計 2025 年的 GDP 成長仍維持約 0.5%。 (Reuters)
- 隨著 Q3 GDP初步數據將於10 月30日公布,值得觀察是否有成長回升跡象。
- 若出口與歐元走勢持續逆風,意大利將面臨進一步下修風險。
2. 財政表現優於預期: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稱意大利進入「良性循環」但仍需改革
概要:IMF 歐洲部門負責人 Alfred Kammer 指出,意大利在財政赤字控制上表現優於預期,2024年赤字降至 3.4% GDP(2021年為 8.9%)(Reuters)。這使債券利差降低,利率成本下降。(Reuters)
不過,IMF也提醒:在歐盟復甦基金(Recovery Fund)結束後,若缺乏結構性改革,成長仍可能停滯。
影響:
- 財政紀律改善為政府創造更大「財政空間」,理論上可支持公共與私人投資。
- 債務比率(約 137% GDP)仍舊居高不下,是長期風險。 (Reuters)
- 投資者信心可能因此改善,有助債券市場穩定。
可觀察的發展:
- 若政府在制度改革(例如勞動市場、生產力提升、稅制簡化)方面有所突破,可望真正轉向成長型經濟。
- 若經濟持續低迷,財政雖好看但成長匱乏,可能導致中期風險積累。
3. 政府規劃從銀行與保險業募集 110 億歐元以資助減稅方案
概要:根據 《金融時報》報導,政府計畫於三年內向銀行與保險公司籌募 110 億歐元,以資助對中低所得家庭的所得稅減免(例如將稅率從 35% 降至 33%)(Financial Times)。其中 2026 年目標為超過 40 億歐元。
在籌款方式方面,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引發銀行業股票下跌,與執政聯盟內部(如 Forza Italia)的政治張力也浮現。 (Financial Times)
影響:
- 若成功實施,減稅方案可提振家庭可支配所得與消費,對經濟可能有正面作用。
- 銀行與保險業成為目標,可能面臨更高稅收或特殊負擔,金融業風險可能上升。
- 財政平衡需配合新的收入來源,否則可能削弱「良性循環」的政策基礎。
可觀察的發展:
- 銀行/保險業具體承諾與協議如何敲定,監督機制是否健全。
- 減稅方案的實施進度與對中低收入階層的實際效應。
- 若金融業反彈或不配合,政策轉向可能發生。
4. 農場爆炸案:三名 Carabinieri警官在撤離過程中喪生
概要:2025 年10 月14日,位於維羅納近郊 Castel d'Azzano(約距離維羅納市10 公里)一處農場,在準備強制搬遷時發生爆炸,造成三名 Carabinieri 警官死亡、13人受傷。檢察機構指控三名 Rampini 兄妹蓄意製造爆炸,被控謀殺。 (AP News)
當局表示,這是第二次嘗試搬遷,而兄妹此前已威脅「炸掉屋子」。 (AP News)
影響:
- 對執法部門與社會安全體系是一重大打擊,引發警方安全制度檢討。
- 民眾對強制搬遷、土地糾紛與社會邊緣群體可能產生更高警戒。
- 政府與地方當局需要釐清搬遷、農地使用、法律程序等相關制度缺口。
可觀察的發展:
- 檢方後續調查、司法處理進度如何,以及是否引發法律改革或政策調整。
- 是否會有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及其對強制執行政策的影響。
- 公共輿論與政治人物對該事件的反應,以及政府相關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