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市位於島根縣東部,南與廣島縣接壤,是島根縣內唯一一個不臨海的市,南部從毛無岳(海拔1,062公尺)延伸至中國山脈,北部則延伸至出雲平原,地勢高低差較大;斐伊川及其支流赤川、三刀屋川、久野川,以及它們的支流阿用川和吉田川流經本市,總面積553.18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為森林和土地。
雲南市南鄰縣府松江市和出雲市,與這兩座城市在通勤、上學和商業區等社會經濟領域有著密切的聯繫;此外,透過中國高速公路尾道松江線連接雲南市與山陽地區和四國地區,進一步促進雙方在產業和旅遊領域的交流。因八岐大蛇傳說而聞名的斐伊川流經雲南市,市內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和神樂(神舞),此外,還發掘了包括加茂岩倉遺址和神原神社古墳在內的眾多遺址和古墓;自古以來,斐伊川支流周圍的低地就盛行農業,而山區則盛行打鐵和燒炭,由於本市位於連接山陰和山陽的干線公路旁,因此作為連接陰陽的交通樞紐而繁榮發展,總人口33,943人。 https://www.city.unnan.shimane.jp/unnan/

圖片來源:雲南市官網
雲南市的地方創生在日本備受矚目,它被譽為 「自治體經營改革的典範」 。其核心特色是:透過徹底的「行政改革」與「財政健全化」,將節省下來的資源精準投資於「育兒支援」與「醫療服務」,打造一個讓年輕家庭能夠安心生活的「育兒・醫療先進都市」。
雲南市是由多個町村合併而成,面臨著嚴峻的人口減少與財政壓力,他們沒有選擇被動等待,而是進行了一場「由內而外」的寧靜革命,其本質是 「先治好政府的病,再用健康的政府去治地方的病」。
[核心特色:以「財政重建」為基礎的「未來投資」]
雲南市的策略極度務實,其成功建立在一個清晰的因果鏈上:行政效率化 → 財政節餘 → 投資育兒與醫療 → 吸引並留住人口 → 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色一:魄力的「行政改革」與「財政健全化」
1.「選擇與集中」的策略:
做法:雲南市對所有公共服務進行了徹底的盤點與評估,大膽地 「廢止」或「委外化」了許多非核心、效率低下的公共服務與設施。例如,關閉利用率低的公民館,將資源集中到核心設施上。
成效:這大幅削減了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將公務員人數減少了約30%,並成功從財政赤字轉為黑字,累積了超過100億日元的財政儲備。
2.「事業評估」制度:
做法:引入類似企業的「事業評估」制度,對每一個公共項目進行嚴格的成本效益分析,確保納稅人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特色二:日本頂級的「育兒支援」政策
1.「雲南市型次世代育成支援」:
做法:利用行政改革節省下來的資金,雲南市推出了全國頂尖的育兒經濟支援,其核心包括:
.高中畢業前的醫療費完全免費。
.生育祝賀金(每胎30萬日元)。
.第三胎以後的保育費完全免費。
.提供豐富的育兒券、嬰幼兒用品補助等。
成效:這直接瞄準了年輕家庭最大的經濟負擔,成為吸引移居者的最強磁石。其兒童人口比例下降速度遠慢於全國平均水平,顯示政策已見成效。
★特色三:強化「偏鄉醫療」與「健康長壽」
1.「在宅醫療・介護一體化」:
做法:為了應對高齡化與醫療資源不足,雲南市大力推動「在宅醫療」(居家醫療)。他們整合了醫生、護士、照護師等資源,建立了一個完善的支援系統,讓高齡者能盡可能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接受照護,有尊嚴地老化。
成效:這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也有效控制了社會保障費用的急速膨脹。
2.「健康長壽事業」:
做法:積極推動預防醫學和健康促進活動,目標是延長居民的「健康壽命」,減少醫療支出。

圖片來源:雲南市官網
[具體推動策略:參與式民主與資訊透明]
★策略一:「自治坐談會」制度
做法:這是最具特色的草根民主實踐。市政府將全市分為56個小區域,每個區域定期舉辦「自治坐談會」,由市長或部門主管親自出席,與居民面對面討論預算、政策與社區問題。這確保了政策能真實反映民意,也贏得了居民對艱難改革的理解與支持。
★策略二:徹底的「資訊公開」
做法:將所有預算、政策評估結果、會議記錄等在網上完全公開,接受全民監督。這種極致的透明度建立了官民之間的信任關係。
[總結:雲南市的地方創生成功關鍵]
1.「先節流,後開源」的財政紀律:證明了地方創生必須有健康的財政作為基礎,否則一切福利政策都是空中樓閣。
2.「投資未來」的明確優先順序:毫不猶豫地將資源集中在「育兒」和「醫療」這兩個決定人口與社會未來的關鍵領域上。
3.「官民共治」的治理模式:透過「自治坐談會」和資訊公開,將居民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參與者和監督者,形成了改革的合力。
4.「務實主義」與「數據決策」:不受意識形態或慣例束縛,一切以數據和效果為依歸,敢於做艱難的決定。

圖片來源:雲南市官網
[與其他地區的對比:]
1.與日吉津村類似,同屬「福利驅動型」,但雲南市是從財政破敗的邊緣通過自我改革實現了這一點,其路徑更為艱辛且具有示範意義。
2.有別於益田市的「文化創業」或奧出雲町的「神話旅遊」,雲南市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 「卓越的治理能力」 和 「高品質的公共服務」。
雲南市的案例傳遞出一個強有力的信息:地方創生最根本的起點,往往在於政府自身的革新。它為那些同樣面臨財政困境和人口危機的地方政府提供了一條可借鑑的道路:通過勇敢的自我改革,創造資源,並將其精準投資於人的身上,從而開啟一個良性循環。 他們販賣的不是風景或特產,而是一個 「能讓人安心成家立業、養兒育老」的未來。

圖片來源:雲南市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