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國觀察室
導言
2025 年 10 月 21 日,日本選出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這一政治里程碑不僅象徵女性突破了日本政壇的天花板,也意味著保守政治的再強化。她的上台,將對日本內政、對中政策、台日關係以及亞太地緣安全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將從三個面向分析:其一,日本政治的轉折與延續;其二,施政方向與對台合作可能;其三,日本社會與國際社群的觀望與挑戰,最後從台灣視角提出反思。
一、日本政治的轉折與延續
高市早苗的當選,象徵日本政治出現罕見的性別變化,但其背後仍是傳統保守派的權力延伸。她出身於奈良縣,曾任總務大臣與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政治立場一貫強調「國家安全」與「自主防衛」。在自民黨內,她被視為安倍晉三的政治繼承者之一,與黨內鷹派保持密切合作。

她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自民黨內部在長期執政疲態後,試圖以「女性領袖」的象徵性突破來重整形象。安倍派與部分維新會議員的支持,使她得以在議會中取得多數。這種政治組合雖打破傳統框架,卻仍延續「安倍學派」的核心理念:強調經濟振興、修憲、國防自主與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性別並未讓她成為進步象徵。高市一貫反對女性天皇、反對同性婚姻、主張家庭倫理與傳統價值,並在媒體自由與文化政策上持強硬立場,部分施政理念與日本民意調查意願有所衝突。日本媒體普遍評論,她是一位「穿著高跟鞋的保守派」。因此,這場「女性突破」更像是保守政治的現代化包裝,而非進步改革的起點。

二、施政方向與對台合作的可能
高市在施政上將延續「強政府」與「戰略投資」的經濟模式。她主張政府應積極介入關鍵產業,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生物科技與國防裝備,視之為日本未來的國家安全支柱。這與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類似,但更具國安導向。市場對其「新安倍經濟學」反應正面,股市短線上揚,但學者警告,若無配套改革,可能導致財政赤字惡化與社會分配不均。

外交與安全方面,她明確支持修憲,強化自衛隊地位,並主張日本應具備「攻擊性防衛能力」。在中國軍事擴張與台海緊張的背景下,高市傾向推動更積極的區域安全角色。她曾多次表達「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立場,認為維護台海穩定是日本國家利益的一部分。這種語調延續了安倍的戰略思維,也反映日本國內安全意識的轉變。

對台政策上,高市被普遍視為「親台派」。她主張深化台日經濟、科技與人員交流合作,尤其是在半導體供應鏈與資安防護領域。《日本政策研究院》(JPRI)分析指出:高市將推動「日台科技互補戰略」,以強化區域產業韌性。不過,她對外來移民與居留管理仍持保守態度,對台灣專業人才長期赴日發展仍存在制度性限制。

高市的另一挑戰,是在「美日同盟」與「區域自主」之間取得平衡。她傾向深化與美國的安全合作,同時尋求日本在印太架構中的主導地位。然而,美國大選變數與中國的反制手段,可能使日本陷入地緣政治拉鋸。對台灣而言,這既是安全合作的契機,也是政策調整的風險來源。
三、日本社會與國際觀望的挑戰
日本國內社會對高市的態度呈現兩極化。一方面,多數民眾對女性首相的出現感到振奮;另一方面,她的保守政策引發自由派與年輕選民的疑慮。根據《朝日新聞》與《NHK》10 月下旬的聯合民調,約 54% 的受訪者對她的經濟政策持「審慎觀望」態度,僅 32% 認為她能有效改善物價與薪資停滯問題。學界普遍指出,她必須在半年內展現具體成果,否則可能重演「象徵性改革」的命運。
在政黨層面,高市依賴自民黨與維新會的聯合多數,但這種結構削弱了她的政策自主性。維新會雖支持經濟自由化,但在防衛預算與修憲議題上立場不一,未來若意見分歧擴大,可能導致國會對立加劇。《日本政策論壇》(JPF)指出:她的政治生命將取決於「能否在權力妥協中維持核心信念」。
亞太各國對她的態度亦複雜。美國歡迎她強化日美同盟、支持民主夥伴,但中國外交部已警告「不得以台灣問題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韓國媒體則評論,高市的修憲與軍事政策可能引發東北亞新一輪軍備競賽。澳洲與印度則對日本在印太戰略中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肯定。總體而言,國際社群既期待她帶來政策穩定,也警戒她可能造成區域緊張升溫。
結論
高市早苗的當選,是日本政治史上的分水嶺。她的出現,代表日本社會在象徵層面突破了性別藩籬,卻也揭示出保守體制對權力的再鞏固。從區域安全角度看,她的強硬立場可能使日本在台海問題上更具戰略角色;從台灣角度看,這既是合作契機,也意味更高風險。台灣應以「務實合作、策略分散」為原則,一方面深化科技、防衛與民間連結,一方面保持自主判斷,不盲目寄望於任何外部力量。
在變局中,台灣應警覺:歷史上最危險的時刻,往往誕生在「希望」的表象之後。
參考資料
- 《朝日新聞》,〈高市早苗、新政権発足 女性首相誕生に国内外注目〉,2025 年 10 月 22 日。
- NHK,〈世論調査:高市内閣への期待と不安〉,2025 年 10 月 25 日。
- 《日本經濟新聞》,〈株価続伸、「高市トレード」に市場反応〉,2025 年 10 月 22 日。
- Reuters, VIEW: Sanae Takaichi becomes Japa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Oct 21 2025.
- The Guardian, Sanae Takaichi on course to become Japan’s first female PM after coalition deal, Oct 20 2025.
- AP News, Japan’s first female leader is an ultraconservative star from a male-dominated party, Oct 21 2025.
- Japan Policy Forum, The Future of Conservative Politics in Japan, Oct 2025.
-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 Economic Outlook under Takaichi Administration, Oct 2025.
- Financial Times, Tokyo’s new leadership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do-Pacific strategy, Oct 22 2025.
- 時事通信社,〈高市政権、改憲・防衛予算拡大に意欲〉,2025 年 10 月 23 日。
- 朝日論壇,〈女性首相の誕生と保守政治の変質〉,2025 年 10 月。
- 東京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日台安全合作の現状と展望〉,2025 年 10 月。
- CSIS, Japan’s Evolving Role in the Indo-Pacific Security Architecture, 2025 Oct.
- 共同通信,〈高市首相、台湾との経済協力強化を検討〉,2025 年 10 月 24 日。
- Mainichi Shimbun,〈社会的課題に保守的姿勢、若年層からの反発も〉,2025 年 10 月 2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