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內部清洗與權力焦慮|習近平的「安全幻覺」與台灣安全識讀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文/島國觀察室

一、從「反腐」到「奪權」:軍中整肅的劇本

十月中旬,北京再度掀起一場震撼波。何衛東、苗華、林向陽等九名解放軍高層,被一口氣開除黨籍與軍籍。名義上是「嚴重違紀違法」,實際上卻是一次權力清洗。這次風暴來得突兀,卻又在意料之中。因為在習近平治下,軍方的「反腐」早就成了權力的潤滑劑,也是黨內鬥爭最有效的武器。

中國國防部在記者會上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可動搖」,並稱此次行動「彰顯黨中央肅紀反腐的堅定決心」。字面上看,是正風肅紀;但背後潛藏的是習近平對軍中忠誠度的焦慮。

raw-image

何衛東曾任東部戰區司令,對台方向的最高戰略單位。苗華則是政治工作部的掌舵者,位階僅次於軍委副主席。這兩人被同時「雙開」,等同直接重組了解放軍的核心中樞。外媒形容這是「六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方整肅」。而時機,在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前夕典型的「先清場、再開會」節奏。

在中國政治中,「整肅」永遠不是臨時起意。它是制度性的自我淨化,卻也是統治焦慮的表現。每當體制內部積壓矛盾、信任崩塌,就會有人被「反腐」成祭品。

二、阿婆的裹腳布:一場永遠剪不斷的權力焦慮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的鬥爭是「血淋淋的生死牌局」,那習近平的鬥爭更像是「無休止的忠誠測驗」。從 2012 年起,習上任不到三年,就讓兩名副國級上將徐才厚、郭伯雄先後落馬。火箭軍、裝備部、戰區、總裝系統輪流「被反腐」。十多年過去,劇情不斷重播,主角換了又換,卻永遠演不完。

raw-image

這場「裹腳布式」的清洗,有三個特徵

(一)它永遠以「反腐」為名

中共體制裡的「反腐」,並不是制度化監督,而是政治化篩選。只要誰的忠誠被懷疑、或誰的勢力太大,隨時都能「有案可查」。這是一種權力再分配的過程,而非真正的清廉工程。

raw-image

(二)整肅總在重大會議前後發生

明居正教授在評論中就指出,習近平每逢「政權轉折」或「內部失控」時,都會藉由清洗重申權威。他稱之為「中國特色的政治防腐劑」:它確實能暫時穩住權力,但也會讓體制的血管愈來愈僵硬。

raw-image

(三)整肅的代價,是軍心浮動

國防安全研究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 INDSR)分析指出,長期的反腐清洗讓中層軍官普遍陷入「懼錯文化」,大家都怕被查、怕被點名,寧可不決策、不承擔。軍中「能做事的人」逐漸學會沉默,而「最安全的人」則成了最忠誠的應聲蟲。

raw-image

從這角度看,整肅並沒有讓解放軍更強,反而讓它更像一支被政治警察看守的軍隊。每一位將領都在學習「如何表忠心」,而不是「如何打勝仗」。

三、忠誠比專業更重要:強軍夢的反向壓力

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在 2024 年《中國軍事力量報告》中指出: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受到「嚴重的內部紀律與反腐運動干擾」。其中包括裝備採購延宕、供應鏈中斷、人員任命凍結等問題。換句話說,這場看似「純淨」的清洗,實際上正在延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系統升級。

raw-image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的評估則更直接:中國的問題不在於錢不夠,而在於「制度摩擦過多」。每一次整肅都會迫使部隊重新適應新的指揮體系,這在短期內削弱戰備效率。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也指出,火箭軍與裝備部的重組至少讓戰略導彈部隊的演訓計畫延宕半年以上。

raw-image

但矛盾的是,習近平仍以「忠誠」作為最高準則。2025 年初他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強調:「軍隊要政治過硬、紀律過硬,任何人不得妄議中央。」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能力可以學,忠誠不能教」。

問題在於,當忠誠高於專業,整個組織就開始自我麻痺。明居正教授曾形容:「這是一種制度性的自殘,因為它要靠不信任才能維持控制。」這句話點出中共的核心困境:它能以恐懼維穩,卻無法以信任統御。

四、軍心不穩與社會焦慮:從上而下的震盪

表面上,這場清洗只發生在軍中;但實際上,它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安全幻覺」。

北京當局近年高調宣傳「強軍夢」,同時又不斷告誡幹部「保持警覺、嚴防滲透」。這種雙重訊息導致兩種相反的心理效應:上層更加焦慮,下層更加保守。軍心不穩,最終會滲入社會。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近年中國青年入伍率下降,軍工企業離職潮加劇。許多工程師寧願跳槽到民企,也不願在軍工體系受層層監控。

raw-image

同時,退役軍人群體的不滿聲音也在社群平台擴散。官方不得不以「維穩津貼」安撫。這些跡象都顯示:整肅雖能重建權威,卻無法重建信任。

raw-image

「而信任的崩塌,正是體制真正的安全漏洞。」

五、台灣的「相對安全期」:也許是我們的幻覺

這一波解放軍高層整肅,確實讓台海局勢短期降溫。東部戰區人事更迭頻繁,對台方向的戰略節奏暫時被打亂;火箭軍重整期間,導彈測試減少,美國印太司令部的監測數據也顯示解放軍的聯合作戰演練出現空窗期。

乍看之下,台灣似乎「相對安全」,但這只是權力轉換期的副作用,不是結構性改變。

《國防安全研究院》提醒:不要把「對方亂」等同於「我方安」。軍隊的混亂未必削弱意志,反而可能讓決策更衝動。習近平若將整肅視為「除舊布新」的契機,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動行動,以鞏固「領袖威信」。

明居正教授在節目中提到:「當專制者陷入孤立時,他最需要的,不是和平,而是掌聲。」這句話對台灣而言,是最真切的警鐘。

六、我們該注意什麼:六個方向的冷靜準備

  1. 把觀察變成數據
    台灣必須建立自己的「解放軍權力變動觀測站」,定期追蹤人事任命、戰區調動、軍演節奏與裝備延宕,避免只依賴外媒的碎片報導。這是一場長期情報戰,不是輿論戰。
  2. 強化「抗消耗」思維
    對岸內部的動盪,可能讓它改採「灰色地帶+長期壓迫」的戰略。台灣需強化防空、反艦、後勤與戰損修復能力,延長作戰耐力,讓對方無法速勝。
  3. 民防與基礎設施要先行
    軍方的穩定不是單一依靠。台灣應把防災與防衛整合,從電網、通訊、醫療到物資供應,建立「戰時韌性」,讓社會不會因突發事件而失序。
  4. 資訊戰必須反守為攻
    解放軍整肅後,宣傳系統會加倍強調「反腐、純軍」的正當性。我方媒體與教育體系應以事實核查、公開資料與國際合作方式反制,而非陷入情緒反應。
  5. 外交協作與情報聯防
    對美國、日本及歐洲的安全合作,應納入「軍權重構監測」的情報共享層級,讓盟友了解台海風險的變化,而非事後被動回應。
  6. 內部政治穩定是最好的防衛
    若台灣內部因政黨惡鬥削弱國安共識,將被北京認為「可乘之機」。應建立「跨黨派溝通機制」的國安底線,例如國防預算、能源備援、後備制度等,讓敵人找不到心理破口。

七、結語:專制的恐懼,是民主的機會

這幾年,習近平的中國越來越像一個「以清洗為常態」的政權。整肅頻率愈高,反而透露權力的不安。

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不需要靠恐懼維繫忠誠;一支真正穩定的軍隊,也不會因將領落馬而震盪。而當北京忙於「清內鬼」時,台灣應該加強各項防線。

「相對安全」不是上天恩賜,而是對方焦慮留下的縫隙。能不能把這縫隙變成真正的安全,取決於我們是否冷靜、務實、持續準備。

歷史的吊詭在於:當對岸陷入權力的惡性循環時,台灣唯一不能做的,就是繼續政黨惡鬥


參考資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記者會實錄》,2025年10月。
  • 路透社,《中國開除兩名軍方高層黨籍與軍籍》,2025年10月17日。
  • 美聯社,《中國第二號將領與其他八人遭開除》,2025年10月18日。
  •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整肅九名解放軍高層》,2025年10月。
  • 國防安全研究院,《習近平全面加強政治清洗,可能影響解放軍備戰》,2025年。
  • 明居正,《中共內部權力鬥爭與安全焦慮》,政論節目整理稿,2025年。
  •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軍力十圖解析》,2025年。
  •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平衡報告 2025》。
  •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事力量報告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國觀察室
174會員
99內容數
島國觀察室風格守則: 我是《島國觀察室》專欄作者,專注於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專注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結合理性分析與歷史比較,提供具戰略視野與預測性的觀點。
島國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美國國會近期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再度引起台灣社會的關注。許多輿論將其中的「台灣安全合作倡議」視為美國對台政策邁向「戰略清晰」的重要指標。
Thumbnail
2025/10/16
美國國會近期通過《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再度引起台灣社會的關注。許多輿論將其中的「台灣安全合作倡議」視為美國對台政策邁向「戰略清晰」的重要指標。
Thumbnail
2025/10/15
當中國試圖以強勢手段鞏固政權與民族敘事,其內部結構卻愈加類似一戰前的奧匈帝國:權力集中、族群矛盾、軍事擴張與社會失衡並存。急於以「統一」之名解決台灣問題,不僅難以挽回合法性,反可能成為威權體系崩解的催化劑。
Thumbnail
2025/10/15
當中國試圖以強勢手段鞏固政權與民族敘事,其內部結構卻愈加類似一戰前的奧匈帝國:權力集中、族群矛盾、軍事擴張與社會失衡並存。急於以「統一」之名解決台灣問題,不僅難以挽回合法性,反可能成為威權體系崩解的催化劑。
Thumbnail
2025/10/08
文/島國觀察室 中國再度啟動「清朗行動」,要求社群平台清除「負面情緒」內容。這項看似維護秩序的舉措,其實揭露出極權最深層的恐懼—對「人性」的恐懼。當國家開始審查情緒、抹除不滿,人民的順從不再是被迫,而是一種被馴化的本能。這不只是治理策略,而是一場潛行於心理的基因改造工程。
Thumbnail
2025/10/08
文/島國觀察室 中國再度啟動「清朗行動」,要求社群平台清除「負面情緒」內容。這項看似維護秩序的舉措,其實揭露出極權最深層的恐懼—對「人性」的恐懼。當國家開始審查情緒、抹除不滿,人民的順從不再是被迫,而是一種被馴化的本能。這不只是治理策略,而是一場潛行於心理的基因改造工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戰爭發生躲地下室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但不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被解放軍殺害的可能性非常極高)
Thumbnail
(戰爭發生躲地下室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但不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被解放軍殺害的可能性非常極高)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