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接續我的朝聖之路故事。若想看懂前後脈絡,建議從第一篇開始讀起。)
第四天的早晨,八點零七分。
昨晚和中國女孩們擁抱道別了。今早我和瑞典男、韓國女士一起出發。不久,她說要保存體力,就先不說話、走在我們前面。
今天的目的地是 Puente La Reina,全程 23.8 公里。
我和瑞典男邊走邊聊,自然地進入節奏。離開潘普洛納 (Pamplona) 後,眼前展開的是一片金黃,麥浪起伏如海。我笑想,也許這種景色就是歌裡的「fields of gold」吧。

一路上,不斷遇見熟悉的面孔:第二天在祖比里 (Zubiri) 與我對床的韓國與哥倫比亞男子,還有那位韓國女士。

中午左右我和瑞典男在休息站買了個三明治分著吃,3 歐元,我給他 1.5 歐。他收下時我竟有些失落——或許我潛意識裡以為他會婉拒,當作一種客氣的表示吧。
我們才走了一個早上,還在彼此摸索。
在山頂 Alto del Perdón,韓國女士幫我們拍照。我們突然意識到——這是第一次合照。

下一瞬間,又回到自在的節奏:或交談、或靜默並行。有時他走在我前面,一陣子後會停下等我。我心懷感激。
沿途的村鎮漸漸富裕起來,乍看彷彿置身於加州呢。教堂前,我認出第一天在 Roncesvalles 庇護所走廊碰見的四位台灣年輕人,彼此遠遠揮手。

午後時分,終於踏上通往 Puente La Reina 的橋。

瑞典男的庇護所早就訂好了;今天相處愉快,我也決定跟著住同一間。自 Roncesvalles 之後,我就沒再預訂任何住宿,喜歡讓緣分帶我走到哪住到哪。

Albergue Puente 的前台人員提醒我們,晚上六點有奔牛節,全城將通宵狂歡。
上樓進房,赫然遇到堪薩斯城的那位男生——就睡在我下鋪!昨日路上遇到的匈牙利男也同房。瑞典男則睡在我對面的上鋪——下鋪都被搶光了。
他們問我們是否要去看奔牛。「當然要啊!」我笑說,其實對奔牛節一無所知。
瑞典男先去洗澡。前幾天我都睡前才洗,當時優先找吃的或漫遊探索,西班牙也乾燥。但現在房裡全是男性熟人... 我也決定先去洗。這也就成了我的慣例。
我開始注意到,朝聖之路真的把人與人之間拉得很近——瑞典男打赤膊在房裡走動,其他男生也差不多,而他就睡在我對面。我也換上了每天走完路之後唯一的一套衣服——平時休息用,晚上也會穿著睡覺。忽然些許害羞——從幾乎陌生人到室友,不過一日。
洗完衣服、休息一會兒後,我跟他說我到樓上陽台吃點東西(房裡禁止飲食),請他等我一起去看奔牛。

回到房裡卻不見他身影。傳了訊息,略感失落,便自己出門。
走到一半,夾腳拖竟然斷了!一路順遂的我,第一次遇到小插曲。不過我沒太在意——在朝聖之路上,最會學的就是放下。每天都太充滿,容不得太多計較。於是我決定光腳走。
路上問人方向,一位多明尼加男子好心陪我走到現場。他說著西語,我只聽懂他好像去過台灣。人真好。
瑞典男回訊息了,說他找到好位置,叫我從餐廳進再從另一邊出。我心想:「餐廳這麼多,哪一家啊?」結果奇蹟似的,我真的看到他!
原來我們誤會了——他以為我說要外出吃東西,所以時間到就自己先去看奔牛了。
走了一天,也還在摸索彼此吧。
廣場氣氛熱鬧,我們等著等著,終於看到一群男子從街角衝出,被公牛追著跑!
之後又靜了一會兒。
我們開始四處找奔牛「熱點」。人群擠擠,但瑞典男個子高,手舉高拍下來了。
正當準備離開時,我轉頭一看,走出人群的是一位以為不會再見到的——
第一天的英國帥哥!






















